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7)
2023(16939)
2022(14603)
2021(13839)
2020(11640)
2019(26723)
2018(26916)
2017(50684)
2016(28097)
2015(31276)
2014(31390)
2013(30640)
2012(28225)
2011(25150)
2010(25482)
2009(23491)
2008(23345)
2007(20299)
2006(18123)
2005(16280)
作者
(79197)
(65811)
(65202)
(62633)
(41873)
(31476)
(29634)
(25588)
(25093)
(23683)
(22471)
(22281)
(21091)
(20971)
(20704)
(20133)
(19429)
(19424)
(18681)
(18657)
(16390)
(16372)
(15884)
(15070)
(14770)
(14730)
(14586)
(14549)
(13278)
(13014)
学科
(102621)
经济(102469)
管理(86320)
(76577)
(65129)
企业(65129)
方法(42867)
(39080)
数学(36410)
数学方法(35919)
(30729)
中国(29829)
(29208)
业经(25099)
地方(24325)
(24231)
(21504)
财务(21415)
财务管理(21354)
(21086)
企业财务(20266)
(20052)
银行(19999)
农业(19581)
环境(19086)
理论(19026)
(19023)
(18520)
金融(18512)
(17031)
机构
大学(382522)
学院(380692)
管理(147317)
(146518)
经济(142996)
研究(130164)
理学(126064)
理学院(124633)
管理学(122464)
管理学院(121762)
中国(100207)
(82407)
科学(80922)
(79527)
(66052)
(63946)
(59763)
中心(59514)
研究所(59225)
财经(58814)
业大(57283)
(53255)
北京(52223)
(51336)
师范(50834)
农业(49439)
(47634)
(47036)
(43956)
财经大学(43454)
基金
项目(257216)
科学(200939)
研究(190519)
基金(184317)
(160567)
国家(159186)
科学基金(136141)
社会(118255)
社会科(111724)
社会科学(111694)
(102407)
基金项目(97940)
教育(87908)
自然(87851)
自然科(85692)
自然科学(85671)
(84994)
自然科学基金(84081)
编号(78452)
资助(75016)
成果(65442)
重点(57785)
(56541)
课题(54963)
(54233)
(53188)
(49712)
创新(49666)
科研(48755)
教育部(48425)
期刊
(169770)
经济(169770)
研究(118389)
中国(85656)
(66122)
学报(63036)
(58960)
科学(55625)
管理(55350)
教育(49051)
大学(48211)
学学(45099)
农业(39693)
(37583)
金融(37583)
技术(32922)
财经(29387)
业经(27351)
经济研究(25451)
(24977)
问题(21494)
(19913)
图书(19390)
(19285)
理论(18608)
会计(18420)
科技(18258)
财会(16989)
实践(16984)
(16984)
共检索到587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许梦博  
财政生态是指财政制度与政策内部的运行机理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作用结果。从本质上看,财政制度与政策是为了实现公共支出而筹集公共收入,改变市场低效状态和纠正市场失灵的一种政府再分配行为。因此,政治权力决定了财政的存在形式和服务对象,社会生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德军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265个地级市中已有253个地级市实行了市管县体制,管辖着1445个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占县级行政区总数的70%。至2002年,江苏、辽宁、广东、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共16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凌波  
今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点。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乡用县管”的改革试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会龙  郭廷廷  
"省管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与省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践相呼应,理论界对西部地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研究逐渐取得进展,但总体上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本文试图对西部地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成就、问题与不足、发展与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西部地区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后续研究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推进作理论上的铺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奚昌颐  
关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奚昌颐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已进入运行阶段,由于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双轨并行的过渡办法,对既得利益没有作大的调整,多数地方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顺利转轨,实现财政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大转换。双轨并行表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勇  
分权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词。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不仅是"行政系统内"的分权,更重要的是"经济系统间"的分权,即对市场的分权,如逐步放开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以及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改造等等,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各种分权中,财政分权又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正是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使各地方成为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有了与自身利益紧密结合的经济目标,促进了地方间的经济竞争与财政竞争,才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春梅  郑岩  
"省管县"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及县级政府行为的影响,对于评价其增长绩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省管县"改革虽然促进了吉林省县级财政收支总体规模的增长,但对各县财政收支的影响并不一致:以2005年"省管县"改革为分界点,各县财政收支表现为先降后升、先升后升、先降后降和先升后降四种变动趋势。"省管县"改革后,得以扩权的县级政府行为发生了变化,集中体现为县级政府之间为争夺稀缺资源而竞相增加财政支出的竞争愈加激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省管县财政体制是发展县域经济、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但在省管县财政体制实施过程中也遇到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公平和效率、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等方面的难题,直接影响了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功能的发挥。面对地方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本文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县级财政调控功能等深化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承礼  
1994年开启的分税制改革把事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确立为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的依据。这一改革的推行带来了"财力上收、事权下移"的意外结果,使得欠发达地区和基层财政日渐困难。作为互补性的两轮改革,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制度"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分别从收入侧和支出侧试图消除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收支失衡。为了全面系统地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未来需要以政府间职权和职责的清晰划分为前提,从收支双侧着力,为省以下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建华  
基层财政困难影响了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多年来,上层政府通过税费改革等多种措施力图能够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服务能力的大提升,"省直管"体制改革也是出于这种目的。然而,我国基层财政困难有着财政体制与行政级次的双重原因,尽管"省直管"体制有着强大的动力与现实优势,但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外两种力量促使乡镇机构组织职能的合理转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学鲲  
"省管县"是近年来财政部门力推的一项重大改革。自2005年7月1日吉林省白城市所属的洮南、大安、镇赉、通榆四县市(延边州除外)正式开始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来,对省、市、县三级政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就此对白城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以小见大,从微观看宏观,站在局部思考全局,在深入分析改革面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