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5)
- 2023(5948)
- 2022(4910)
- 2021(4777)
- 2020(3908)
- 2019(8846)
- 2018(8439)
- 2017(16344)
- 2016(9279)
- 2015(10217)
- 2014(10329)
- 2013(9993)
- 2012(9407)
- 2011(7982)
- 2010(8508)
- 2009(7786)
- 2008(8338)
- 2007(7356)
- 2006(6639)
- 2005(5976)
- 学科
- 管理(36225)
- 业(31455)
- 济(30278)
- 经济(30247)
- 财(27558)
- 企(27381)
- 企业(27381)
- 务(14083)
- 财务(14054)
- 财务管理(14010)
- 企业财务(13330)
- 财政(12757)
- 制(11238)
- 方法(11026)
- 中国(10594)
- 农(10379)
- 政(10337)
- 数学(9703)
- 数学方法(9442)
- 策(8857)
- 银(7646)
- 银行(7642)
- 地方(7467)
- 度(7188)
- 制度(7183)
- 体(7104)
- 行(7081)
- 业经(6861)
- 税(6562)
- 及其(6396)
- 机构
- 学院(120367)
- 大学(117150)
- 济(49923)
- 经济(48696)
- 管理(45710)
- 研究(39981)
- 理学(38108)
- 理学院(37754)
- 管理学(37170)
- 管理学院(36944)
- 财(35966)
- 中国(34163)
- 京(24416)
- 财经(23280)
- 科学(22080)
- 经(20955)
- 江(20317)
- 所(19921)
- 中心(19215)
- 研究所(16979)
- 农(16801)
- 财经大学(16739)
- 北京(15806)
- 州(15583)
- 院(14692)
- 经济学(14684)
- 省(14490)
- 业大(14396)
- 范(14386)
- 师范(14281)
- 基金
- 项目(71408)
- 科学(56028)
- 研究(55414)
- 基金(51048)
- 家(42954)
- 国家(42536)
- 科学基金(36985)
- 社会(34204)
- 社会科(32393)
- 社会科学(32383)
- 省(28098)
- 教育(25903)
- 基金项目(25624)
- 编号(23512)
- 自然(23361)
- 划(23076)
- 自然科(22806)
- 自然科学(22803)
- 自然科学基金(22375)
- 资助(22311)
- 成果(20999)
- 课题(16746)
- 部(16171)
- 性(15950)
- 重点(15873)
- 发(14874)
- 项目编号(14732)
- 制(14479)
- 创(14398)
- 教育部(14118)
共检索到201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广玲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财政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财政调控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对象,既能进行总量调控,也能矫正经济结构,并能根据经济运行状态变化及时调整调控范围与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经济结构 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财政宏观调控,即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整套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财政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尤其在我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推进各项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来自国际方面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十二五"时期的各项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要在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张世平
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宏观调控卫生资源,其投入原则、投入方向等可以影响卫生福利政策。投入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增长原则;(4)稳定原则。投入方向:划分中央、地方层次,医学科研招标,构建社区医院体系,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
理论概念 原则 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华
一、从省际间人均财政收支变动系数看我国财政的一般性再分配功能众所周知,1980年代实施的财政包干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地方的经济活力,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源,使地方财政所占比重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中央政府对地区间的调节和再分配功能迅速下降。由于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分化,再加上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昌文
财政手段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出财政手段在调控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与金融手段等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政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新阶段采取的"松紧搭配"反方向的组合,如何根据经济新常态下的失衡特点提高宏观政策松紧搭配组合方式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其可行性和针对性?如何控制其政策作用力度等等,是本文讨论的基本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防风险和汇率贬值压力并存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所倚重的工具正在由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部《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中对财政政策的定调是要"更加积极有效"。从预算增速和赤字率等指标来看,一般公共预算内财政政策在"量"上基本符合预期;亮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预算外准财政的加码;二是财税政策更加追求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义
加强宏观调控与完善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考刘家义[国家审计署北京100039]我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强劲增长势头,市场机制开始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和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但市场固有的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兆祥 郭红玉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