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
- 2023(939)
- 2022(846)
- 2021(748)
- 2020(605)
- 2019(1314)
- 2018(1267)
- 2017(2001)
- 2016(1311)
- 2015(1561)
- 2014(1622)
- 2013(1225)
- 2012(1116)
- 2011(989)
- 2010(1103)
- 2009(859)
- 2008(767)
- 2007(684)
- 2006(539)
- 2005(495)
- 学科
- 教学(3473)
- 理论(2575)
- 学法(2530)
- 教学法(2530)
- 管理(2495)
- 济(2154)
- 经济(2154)
- 学理(1977)
- 学理论(1977)
- 业(1834)
- 教育(1583)
- 企(1546)
- 企业(1546)
- 技术(955)
- 中国(926)
- 方法(808)
- 农(785)
- 组织(753)
- 数学(736)
- 研究(721)
- 政治(673)
- 数学方法(671)
- 体(664)
- 思想(657)
- 制(639)
- 思想政治(636)
- 政治教育(636)
- 治教(636)
- 德育(635)
- 技术管理(558)
- 机构
- 学院(15662)
- 大学(13884)
- 研究(4584)
- 管理(4080)
- 技术(3881)
- 职业(3602)
- 济(3505)
- 理学(3474)
- 理学院(3432)
- 经济(3322)
- 科学(3287)
- 管理学(3237)
- 管理学院(3216)
- 京(2909)
- 农(2810)
- 江(2780)
- 技术学院(2772)
- 中国(2767)
- 范(2732)
- 师范(2671)
- 职业技术(2627)
- 业大(2503)
- 教育(2374)
- 州(2324)
- 所(2283)
- 中心(2199)
- 农业(2174)
- 研究所(2120)
- 师范大学(1964)
- 工程(1937)
共检索到2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宏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实践型高素质艺术人才,是每一所艺术高校必须解决的首要命题。广西艺术学院依托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实验区的建设,转变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桓
传统手工印染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属于一种古老的织物装饰手段和独特的工艺美术,具有家庭作坊式生产的特点和鲜明的民族工艺美术。传统手工印染艺术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品种繁多,包括雕版印、蜡染、手绘和扎染等染制方法。将传统手工印染技术与教学工作进行融合,不仅可使手工印染技术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顺应服装发展的新趋势,突破传统印染技术的束缚,促进服装饰品和家纺产品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具有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实践特色应用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欣
以巴黎第八大学为例,通过对其本科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由灵活的课程选修体系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建立职业规划,理论研究和拓展思维能力的课程是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型艺术人才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社会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数十个领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但现实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创新能力、电脑软件操作技术或艺术设计实践经验而无法胜任艺术设计工作。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整体上偏离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目标,因此,重新审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刻不容缓。由王大为、陈明明与陈姝潓合著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探索》(九州出版社,2018年5月版)分艺术设计教育起源、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这三个层面来总结艺术设计教育规律。本书对我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樊孟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有深度、有品位、高端和精致的生活,对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设计性和艺术性都潜在地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各种设计类专业遍地开花,不断增设和扩招。其中偏具体设计的专业,如服装设计、动漫设计、桥梁设计、广告设计、机械设计等,多开设在服装类或艺术类对口院校,其学科基础厚实、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应用性强、特色鲜明。然而,偏宏观与稍上位的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霞 王琦
新财经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响应与调整,新技术融入、学科交叉融合、优秀文化滋养成为发展方向。建构“价值引领·多元联动·协同育人”新财经培养模式和“价值教育·文化滋养·新技术融入·素质拓展”新财经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新财经实验班先行先试和教学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性应用型新财经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霞 王琦
新财经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响应与调整,新技术融入、学科交叉融合、优秀文化滋养成为发展方向。建构“价值引领·多元联动·协同育人”新财经培养模式和“价值教育·文化滋养·新技术融入·素质拓展”新财经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新财经实验班先行先试和教学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性应用型新财经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伏永祥 王德明 郭万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并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立军 刘彦文 周玉基
开展艺术技术融合的教育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到数字化时代必然发展趋势,但各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艺术、技术不能有效互动融合,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能与职场需求相匹配的问题,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协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艺术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主线、双课堂、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并概括总结了具有艺术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符合教学规律的"六型"实践教学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蕾
本文根据"3+2"职教师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教师资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允成 韩娟 海江波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具有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福利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破解中国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模式。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基础理论坚实、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现代农林人才成为研究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乔莹洁
宗世英撰写的《艺术视觉素养》一书从理论基础、技术路线、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四个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阐释了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内涵、标准及教学模式构建等问题;界定了艺术设计专业视觉素养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与学生学习的相互关系;构建并验证了面向视觉素养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直观的思考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已成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珏
为了满足"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在总结不同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点—平面—立体"三方面提出了"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融会贯通"式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导向型"实践教学内容、"N+3+1"实践教学形式和多样化实践教学成果。最后,"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府校"+"校院"+"校企"实践基地建设,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引入,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项保障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慧民 龚束芳 纪雪岩 张莉莉 车代弟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近年重点专业建设中已成为具北方寒地特色的新兴专业,形成系列教学成果:形成创新教学为前提的教学理念;构建全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打造"232"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主干课立体化配套教材体系;建成主干课精品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主干课多媒体教学方式;建成主干课试题库组卷为主体的考评体系;为园林行业与社会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磬
艺术鉴赏能力属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整体艺术鉴赏水平相对较弱,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高校开设了艺术鉴赏类课程。通过艺术鉴赏类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人格魅力。文章以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作为出发点,探讨高校艺术鉴赏类课程开设的实践意义,分析高校艺术鉴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完善方式。
关键词:
高校 艺术鉴赏类课程 实践 教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