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4)
- 2023(6073)
- 2022(5131)
- 2021(4701)
- 2020(3910)
- 2019(9007)
- 2018(8675)
- 2017(17590)
- 2016(9604)
- 2015(10425)
- 2014(10519)
- 2013(10475)
- 2012(9921)
- 2011(9018)
- 2010(9325)
- 2009(8606)
- 2008(8460)
- 2007(7838)
- 2006(7116)
- 2005(6443)
- 学科
- 济(44788)
- 经济(44759)
- 业(28907)
- 管理(28277)
- 企(23503)
- 企业(23503)
- 方法(17283)
- 数学(15046)
- 数学方法(14697)
- 农(13270)
- 地方(11715)
- 中国(11059)
- 财(10935)
- 业经(10438)
- 产业(9241)
- 制(9230)
- 策(8603)
- 农业(8339)
- 学(7914)
- 贸(7746)
- 贸易(7742)
- 易(7514)
- 技术(7282)
- 结构(6855)
- 地方经济(6816)
- 银(6572)
- 银行(6560)
- 体(6482)
- 务(6312)
- 行(6299)
- 机构
- 学院(140595)
- 大学(137270)
- 济(63086)
- 经济(61783)
- 管理(55575)
- 研究(48511)
- 理学(47453)
- 理学院(46968)
- 管理学(46128)
- 管理学院(45866)
- 中国(37066)
- 财(29069)
- 京(28765)
- 科学(28398)
- 所(24151)
- 财经(22319)
- 江(22119)
- 中心(22089)
- 研究所(21674)
- 农(21269)
- 经(20047)
- 经济学(19105)
- 业大(18831)
- 北京(18426)
- 院(17874)
- 范(17590)
- 州(17481)
- 师范(17436)
- 经济学院(17127)
- 农业(16466)
- 基金
- 项目(90014)
- 科学(71859)
- 研究(67152)
- 基金(65112)
- 家(55819)
- 国家(55390)
- 科学基金(48080)
- 社会(42888)
- 社会科(40964)
- 社会科学(40954)
- 省(35617)
- 基金项目(32975)
- 自然(30340)
- 教育(30053)
- 划(29640)
- 自然科(29618)
- 自然科学(29613)
- 自然科学基金(29103)
- 资助(28300)
- 编号(27251)
- 成果(22571)
- 发(21337)
- 重点(20201)
- 部(19882)
- 课题(19440)
- 创(18465)
- 发展(17589)
- 国家社会(17558)
- 展(17323)
- 创新(17266)
共检索到214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道庆
在“西部大开发”和已加入WTO的现实条件下 ,西部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深入研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 ,解决西部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 ,加快实现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姚战琪
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结构变动的贡献度增大,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高。本文从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重点探讨如何保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各种效应的协调互动,剖析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因素,提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结合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 工业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宗瑜 谭静 宋韶君
本文以世界消费模式转变与新一轮世界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为切入点,着眼第一产业结构性供给不足及受到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束缚、第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及国际国内新需求新消费的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但受到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的拖累,提出"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新产业组织形态。与新产业组织形态相适应,在产业升级路径设计上,以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作为产业升级的载体、以第二产业支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并打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连接的通道、以技术创新加快与吸收新一轮世界工业革命成果而助推产业升级、以"一带一路"投资战略与加大对欧美经济发达体投资力度支撑产业升级。"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除了进行产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宇晖 孙兆慧
我国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面对的是经济严重失衡的基础和结构:第一产业发展的滞后,使我国经济迟迟不能进入成熟阶段,长期拖着“四化”的后腿,制约了综合国力的提高。为此,“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重点及政策措施选择都必须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原生型工业化 产业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论产业结构优化和政府政策选择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王述英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求社会供求在总量上平衡,而且要做到二者在结构上平衡。如果说总量是从动态上考察量化关系,结构则是从动态上考察质化关系,离开合理、均衡的结构,总量分析则是没有支撑点的。为此,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益琳 张新 李玲玲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如何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系统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出发,阐释"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和政策干预分析。研究表明:"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实施产业、科技和财政政策有助于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及产业结构发展,但盲目提升政策强度会导致其边际效益减弱;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科技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根据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形成适度、持续和异质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益琳 张新 李玲玲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如何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系统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出发,阐释"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和政策干预分析。研究表明:"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实施产业、科技和财政政策有助于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及产业结构发展,但盲目提升政策强度会导致其边际效益减弱;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科技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两化"深度融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根据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形成适度、持续和异质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 方培林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战略问题。第一,由于结构调整兼备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微观经济增长的双重性质,因而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是调整结构的两种必需手段。第二,由于农业本身是低收益率、高风险产业,其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经济收益,故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关注的,政策导向应优先于市场导向。第三,由于商业性金融的趋利性与农村产业的弱质性、风险性存在矛盾,在金融领域的政策导向直接体现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文章认为,作为以弥补市场缺陷、体现政府意图不以追求自身利润为主要目标来配置金融资源的政策性金融,在当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及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对此,本文重点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来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泊溪 陈淮 胡长顺
一、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思 1.在90年代和更长一些的中、长期过程内,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以资源服务全国,以存量提高效益,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其中核心问题是:从全国的全局出发,实现效益与均衡的统一兼顾,西部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密切结合,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改革与开放的不断发展。 2.在西部经济发展问题上必须兼顾效益与均衡两大目标。效益与均衡是国民经济在区域间资源分配和生产力布局的两大基本目标。其中效益主要指一定的资源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包括适度的速度和综合效益;均衡主要指各类地区发展机会的平等和发展水平的相互趋近。在90年代,西部应当...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伟
中美贸易战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及与之类似的产业政策提出质疑,认为这类产业计划扭曲了市场竞争,体现了中国非市场经济的属性以及政府对市场竞争的干预和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由于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推行和落实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及其他类似的产业政策会形成产能过剩,进而扭曲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损害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美国的产业优势。产业政策并非中国独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中国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其他产业政策需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进行政策优化,以期实现规则约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卢嘉瑞Ⅰ.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特点消费需要的多样性。由于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生活习惯、文化程度、所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不同,从而对消费品的需求产生各种各样的兴趣和偏好,需求的数量、质量。品种、花色也不尽相同,这就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曦 卞靖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市场需求放缓、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增强等各种因素的挑战,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结构调整应以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相协调和提升价值链为战略重点。在政策上,应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促进贸易平衡;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优化外贸区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外贸方式结构。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伟
一、以创新驱动作为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1.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龙头产业,产品赢利能力强,产业结构和新产品开发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对经济的引领、支柱作用明显,但同时存在着增加值率较低、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提升作用不够等问题。在全球高技术产业结构与布局处于新一轮调整时期,要注重自主创新的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