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9)
2023(10984)
2022(9376)
2021(8680)
2020(7066)
2019(16078)
2018(16182)
2017(30535)
2016(17106)
2015(19477)
2014(20104)
2013(19199)
2012(17785)
2011(15950)
2010(16615)
2009(15721)
2008(15780)
2007(14918)
2006(13411)
2005(12859)
作者
(50315)
(41549)
(41528)
(39628)
(26360)
(19939)
(18945)
(15817)
(15813)
(15437)
(14175)
(14058)
(13553)
(13287)
(13247)
(12783)
(12325)
(12263)
(12209)
(11842)
(10624)
(10224)
(10063)
(9556)
(9536)
(9463)
(9148)
(9133)
(8563)
(8243)
学科
(61460)
经济(61351)
管理(57611)
(48729)
(42022)
企业(42022)
方法(21333)
(21226)
(20860)
中国(18970)
(18940)
数学(17068)
数学方法(16722)
业经(15707)
(14638)
(14283)
银行(14257)
(14238)
(13622)
(13590)
金融(13583)
(13514)
贸易(13504)
环境(13457)
(13313)
财务(13242)
财务管理(13194)
(13132)
理论(13002)
企业财务(12324)
机构
学院(245436)
大学(242467)
(96401)
经济(93901)
管理(87943)
研究(84355)
理学(72469)
理学院(71689)
管理学(70366)
管理学院(69924)
中国(68909)
(52714)
(52636)
科学(48562)
(43716)
(41587)
中心(39667)
财经(39263)
(38682)
研究所(38124)
(35090)
北京(34147)
(33225)
业大(32410)
(32041)
师范(31692)
(30656)
农业(29770)
经济学(28956)
(28579)
基金
项目(147081)
科学(114142)
研究(112065)
基金(103392)
(89234)
国家(88425)
科学基金(75195)
社会(68888)
社会科(64967)
社会科学(64950)
(58711)
基金项目(52945)
教育(52542)
(48489)
编号(47572)
自然(47042)
自然科(45880)
自然科学(45868)
自然科学基金(45048)
资助(43447)
成果(41283)
课题(34680)
重点(33437)
(32347)
(32277)
(31237)
(30311)
(29713)
项目编号(28934)
(28337)
期刊
(122936)
经济(122936)
研究(80468)
中国(59640)
(44960)
管理(37261)
(36933)
学报(36415)
教育(34032)
科学(32568)
(30524)
金融(30524)
大学(28278)
学学(26229)
农业(23827)
技术(22850)
业经(20730)
财经(20721)
经济研究(18802)
(17908)
问题(15551)
(13730)
图书(12813)
理论(12535)
国际(12294)
(12015)
财会(11994)
(11758)
会计(11457)
(11272)
共检索到40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丽  吕明瑜  
随着零供矛盾的暴发,互联网领域“二选一”问题频发,引发了关于滥用相对优势地位法律规制问题的讨论。面对“相对优势地位”问题,出现了应由行政规范、民商法还是经济法规制的激烈争论。行政规范具有及时、灵活、针对性强等优势,也存在层级、效力低,整体性弱等不足;民商法具有矫正不诚信、不公平交易的功能,但也存在受限于“形式平等”理念之缺陷;经济法具有纠正市场失灵、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作用,定位相对更加准确,但也存在难以兼顾所有规制目标的局限。因此,构建“经济法+”的综合立法模式,即以经济法为核心,在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分别建立相应制度,并辅之以行政规范、民商法的多元法律体系应是规制相对优势地位行为之合理选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李克强指出:——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今年,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任海洋  
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市场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劳动力使用权不完整、流转权受到限制、收益权残缺。要保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需要完善劳动力产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怡  
我国反垄断行政执法制度采用了"双层多级"模式,与世界主流的反垄断执法体制不同,给我国反垄断执法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在立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仍需不断研究、探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怡  
我国反垄断行政执法制度采用了"双层多级"模式,与世界主流的反垄断执法体制不同,给我国反垄断执法实践带来了很多问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在立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仍需不断研究、探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健  张庆云  朱光华  
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是建设领域市场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什么是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应当包括那些内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什么、等若干基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指出了当前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春来  张术环  
目前学界主要从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内涵、残缺的表现和缺失原因、解决措施来研究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涂维亮  
农村市场化、运行有序化,关键在于农村市场主体的建设。因此,在经营体制上培育创新农村市场主体,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已成为现实的选择。 一、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形态与发展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学千  
如何按照保险法律规范加快社会主义商业保险公司建设步伐,培育保险市场本体,使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应有的配套服务功能,已成为政府和保险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建设规范化商业保险公司的指导思想 商业保险公司是今后一个阶段内我国保险事业的经营主体,肩负着繁荣民族保险业的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宪臣  
信用是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规则。信用是一种经济关系 ,也是一种伦理要求。近年来 ,市场主体的信用缺失已成为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严重障碍。市场主体信用伦理的建设必须德法并用 ,用法律来保障 ,用信用政府的示范作用来推进 ,以强化信用意识来营造氛围 ,同时市场主体要视信用为资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屈浩峰  
拥有自主产权是农民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必要条件,包括诸如组织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产权支持系统是影响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充分条件。市场主体地位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是由经济实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所拥有的权利束决定的。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加强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不合理制度对农民的束缚,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烈  
市场主体论王烈有关市场和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理论界尚有模糊的地方。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的主体是谁?综览所有的理论文章,"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这似乎已经是学术界的公论。可是笔者认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这一命题是不完全的。正确地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阎正  
在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最根本的收获在于破除了一个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新体制。适应这一转变,要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言君  
由于家庭市场主体的存在,国有企业必然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以公有经济为市场主体, 非公有制为补充是现阶段市场主体的总体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