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3)
2023(5848)
2022(4913)
2021(4544)
2020(3604)
2019(7976)
2018(7833)
2017(14820)
2016(7868)
2015(8308)
2014(7744)
2013(7444)
2012(6272)
2011(5634)
2010(5674)
2009(5663)
2008(5463)
2007(4637)
2006(4300)
2005(3875)
作者
(19384)
(16268)
(15864)
(15476)
(10089)
(7711)
(7063)
(6058)
(5978)
(5681)
(5504)
(5237)
(5036)
(5033)
(4969)
(4780)
(4732)
(4721)
(4508)
(4462)
(3954)
(3821)
(3817)
(3722)
(3674)
(3557)
(3488)
(3455)
(3277)
(3156)
学科
(25452)
经济(25418)
管理(22105)
(21586)
税收(20156)
(19989)
(19511)
(17207)
企业(17207)
(11754)
方法(9759)
(7948)
数学(7389)
中国(7221)
数学方法(7197)
业经(7014)
理论(6900)
(6230)
(5855)
财务(5829)
财务管理(5825)
(5530)
贸易(5527)
企业财务(5420)
(5407)
(5346)
财政(5293)
(5265)
农业(5089)
(4518)
机构
学院(102542)
大学(99233)
(39184)
经济(38327)
管理(36766)
理学(31768)
理学院(31477)
管理学(30869)
管理学院(30699)
研究(30367)
(26195)
中国(23265)
(19496)
财经(18992)
科学(18156)
(17023)
(15287)
(14432)
财经大学(13843)
中心(13325)
(12710)
经济学(12654)
(12632)
研究所(12616)
师范(12603)
(12250)
业大(12225)
北京(12062)
(11320)
经济学院(11316)
基金
项目(64534)
科学(50620)
研究(49808)
基金(46105)
(39508)
国家(39189)
科学基金(33953)
社会(31727)
社会科(30062)
社会科学(30054)
(25611)
基金项目(23304)
教育(22807)
编号(22144)
(21132)
自然(20475)
自然科(20015)
自然科学(20011)
自然科学基金(19634)
资助(18683)
成果(18393)
课题(14536)
重点(14468)
项目编号(14451)
(14007)
(13977)
(13915)
(13408)
国家社会(13214)
(13202)
期刊
(45815)
经济(45815)
研究(35743)
(20579)
中国(16677)
(15196)
(15037)
学报(14212)
税务(13466)
管理(13421)
(12200)
教育(11934)
科学(11823)
大学(10597)
学学(10075)
经济研究(8730)
财经(8597)
农业(8407)
业经(8279)
技术(8043)
(7370)
(6740)
金融(6740)
财会(5413)
问题(5220)
商业(5060)
(5004)
会计(4867)
国际(4804)
(4797)
共检索到154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苏明萃  
现代财政制度理论和实践要求重新认识税收特征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现代财政制度下,应从设税、征税、用税的全过程来理解税收"三性"。税收的强制性是对政府及征收机关、纳税人共同的强制,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就公共服务与税收交换契约同意的强制。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现代税收在实质和整体上是得到纳税人同意和认可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交换。现代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它体现着纳税人主体和纳税人权利保护,是以税收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为保障的。税收"三性"是强制与自愿、无偿与有偿、固定与变动的辩证统一,税收"三性"之间由税收的法定性联结。税收"三性"源于税收是人们换取公共服务的支付,源于对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交换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定文  朱锡平  
最优税收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原则———“税收原则”和“非税原则”。兰姆斯等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了一个模型,认为政府为了保证开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后,消费者对每一种产品的实际消费应等比例减少,然后以税收的形式将这一减下来的资源上缴给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对经济效率所产生的破坏程度。鲍莫尔和布莱德福德则提出逆弹性规则,认为在最优商品税体系中,对各种商品征税应与应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即所谓的“反弹性原则”。最优税收理论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的局限性,但其寻求权衡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对我国税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平新乔  
税收与税制研究已经成了我国财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优化”这一理念还不够深入。我们往往强调以征税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等作用,而在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很少见到优化税制的讨论。税收优化的实质是政府行为与规制的优化,这无疑是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为此,我们应该研究最优税收理论,并联系实际,使政策与税制设计体现最优税制的基本准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华   马卓   陈力朋  
随着技术进步,要素流动加快,从空间维度研究税收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基于空间视角的最优税收相关研究日趋丰富。本文从空间经济中最优税收研究问题、空间最优税收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最优税收的福利效应三个方面,梳理了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研究脉络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空间视角下的人口迁移、产业分布、经济集聚等因素被纳入税收分析框架,拓展了最优税收的研究视角;要素流动、贸易关联和税收竞争等皆会影响生产力布局和经济集聚,从而影响最优税收设计;空间最优税收要考虑地理特征,通过恰当的税制设计使得生产和消费达到最优状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总结的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相关研究,将为我国建设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税收的目的物是产权。产权税收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为如何确定税收边界提供理论依据。在产权明确存在的地方,税收或税收权力应当介入,否则会导致税收真空;在产权不存在或不明确存在的地方,税收或税收权力就不应当介入,否则就导致税收或税收权力滥用。从税收的产权本质看,可将税收体系划分为产权交易税、产权收益税与产权静态税。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但这不违背税收的本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小强  王志刚  
最优税收理论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amsey的最优商品税收法则并未考虑税收公平因素,而Mirrlees的最优所得税收法则,可以平衡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不断扩展现代最优税收理论,包括新动态财政理论和税收遵从下的最优税收理论。现代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对于构建最优的税制结构,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俊培  
现代主流税收理论是新古典税收理论、福利经济学税收理论、宏观经济学税收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税收理论的大综合,并不具备一个完美理论体系所应有的严密性,而只是把各种税收学说“组合”到一起,其内部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并且这一理论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都是有疑问的。这样的理论对于建立科学的税收制度似乎并无帮助,甚至可以说反而会引起误导,需要反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小强  王志刚  
最优税收理论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amsey的最优商品税收法则并未考虑税收公平因素,而Mirrlees的最优所得税收法则,可以平衡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不断扩展现代最优税收理论,包括新动态财政理论和税收遵从下的最优税收理论。现代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对于构建最优的税制结构,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威  
帕累托效率不保证竞争过程导致的分配与广为接受的公平概念相一致 ,因而具有分配功能的税收政策在其理论与实践中 ,必须考虑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正如我们在税收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看到的 ,公平优先 ,效率优先 ,还是二者兼顾 ,直接地导出了不同的理论形态和政策结论。本文主要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税收理论的发展脉络 ,在对不同理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进行评介的同时 ,着重分析其间蕴藏的公平与效率含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明  
税收筹划属于企业理财的范畴,是企业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规定和政策导向,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tax savin-qs)利益或税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企业财务筹划活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们更多地是从税收筹划的合法性特征以及于国家、企业和社会的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论证其必要性。税收筹划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单纯从税收筹划的特点和现实意义来认识是很不够的,有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次产业革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开始改变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采取了广泛的支持政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公共服务的改善、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独立的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但基础理论较为薄弱,人才储备仍然不足。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待定,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一系列条件。税收政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应是全方位的。税收政策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要避免因此破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逐步要求重塑税收制度,甚至对公共服务融资方式提出新要求,相应地,也会要求税收理论的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剑鸣  
电子货币作为网络金融的主要工具之一对现代金融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与传统货币相比,电子货币具有在特定条件下发行、流通和交易等特性。电子货币的产生,不仅丰富了传统货币的理论内涵,而且在实践中也丰富了金融发展理论,使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等变化也在悄悄地出现,对现代金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