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
2023(529)
2022(495)
2021(416)
2020(292)
2019(681)
2018(626)
2017(942)
2016(506)
2015(590)
2014(592)
2013(580)
2012(583)
2011(504)
2010(567)
2009(527)
2008(403)
2007(323)
2006(293)
2005(265)
作者
(1631)
(1398)
(1375)
(1271)
(922)
(631)
(627)
(539)
(517)
(477)
(452)
(448)
(442)
(433)
(432)
(423)
(416)
(385)
(382)
(368)
(359)
(354)
(303)
(290)
(286)
(283)
(275)
(271)
(270)
(263)
学科
(3642)
经济(3642)
地方(2193)
(1487)
贸易(1487)
(1425)
地方经济(1285)
(1051)
中国(1042)
出口(976)
出口贸易(976)
(976)
管理(943)
方法(753)
数学(701)
数学方法(693)
(631)
(521)
业经(510)
(504)
环境(495)
(434)
金融(434)
(420)
城市(401)
(399)
企业(399)
产业(395)
资源(365)
城市经济(352)
机构
学院(7623)
大学(7407)
(3478)
经济(3420)
研究(3334)
管理(2478)
中国(2271)
科学(2102)
理学(2097)
理学院(2034)
管理学(2015)
管理学院(1991)
(1661)
研究所(1515)
(1496)
中心(1401)
(1302)
(1272)
(1268)
(1159)
(1154)
师范(1142)
经济学(1139)
业大(1121)
(1064)
经济学院(1059)
科学院(1040)
研究院(1029)
农业(989)
财经(987)
基金
项目(5697)
科学(4488)
基金(4030)
研究(3953)
(3729)
国家(3702)
科学基金(3072)
社会(2660)
社会科(2549)
社会科学(2547)
(2277)
基金项目(2142)
(2044)
自然(1952)
自然科(1894)
自然科学(1894)
自然科学基金(1861)
(1696)
教育(1596)
资助(1475)
编号(1455)
重点(1356)
发展(1348)
(1333)
国家社会(1189)
课题(1153)
(1140)
计划(1134)
(1132)
创新(1094)
期刊
(4101)
经济(4101)
研究(2433)
中国(1591)
学报(1276)
科学(1061)
(1050)
大学(936)
管理(921)
学学(906)
国际(823)
(820)
农业(775)
(775)
经济研究(764)
问题(636)
业经(630)
技术(627)
资源(626)
(603)
金融(603)
教育(566)
地理(517)
(456)
财经(438)
经济地理(412)
(409)
(395)
贸易(395)
商业(392)
共检索到1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敏弦  
本文在认真审视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临海产业,拓展港口腹地,推进海峡西岸港口群更快发展的问题,作出相应的阐述与对策思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是2007年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和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地方物流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又好又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程中,港口是重要的战略支撑和战略依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在如何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晓波  侯祖兵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根据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S”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文章通过西方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城市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经济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基础,提出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增军  
为了不被边缘化,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并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三角洲既可能带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发展,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从海西区建设最终发展到由海峡两岸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首先从两岸一体化起步,加强两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阮俊杰  
基于RS和GIS技术,解译获得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土地利用数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确定海西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海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43×1012CNY;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对总价值的贡献率差异显著,森林的贡献率最高,荒漠最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食物生产价值最低;海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差异明显,西部内陆地区服务价值高,东部沿海地区较低,各生态系统类型服务功能价值分布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本文认为,当前港口成为福建物流的中心节点,港口物流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福建省沿海主要港口进行了宏观规划层次分析,根据各个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港口特征,将福州港和厦门港定位为主枢纽港(第一层次),泉州港和湄洲湾港定位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第二层次),漳州港和宁德港定位为地方性中小港口(第三层次),构建了一个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鹏  张显春  阙菲菲  
本文从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确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结构特征,从而发现当前限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欣  
基于海峡西岸城市群物流业2005-2015年基本指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基于引力矩阵构建物流业关联网络,结果发现:厦门、泉州处于网络中心地位,担任汕尾、揭阳等边缘城市与其他城市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城市群网络密度正不断上升,说明城市群正在不断加强联系,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多的依赖中心城市,否则过多的物流资源受到中心城市配置,容易使边缘城市受到中心城市的控制。其次分析物流业发展协调度,结果显示城市物流业内部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而整体城市群物流业协调度不断提高。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欣  
基于海峡西岸城市群物流业2005-2015年基本指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基于引力矩阵构建物流业关联网络,结果发现:厦门、泉州处于网络中心地位,担任汕尾、揭阳等边缘城市与其他城市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城市群网络密度正不断上升,说明城市群正在不断加强联系,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多的依赖中心城市,否则过多的物流资源受到中心城市配置,容易使边缘城市受到中心城市的控制。其次分析物流业发展协调度,结果显示城市物流业内部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而整体城市群物流业协调度不断提高。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伍  
一、开发和建设福建港口的重要意义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经济开放政策,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海上运输相当繁忙。但我国现有的几个大港和疏港铁路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海港压船压货现象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而且对外造成不良影响,此种被动局面必须扭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筱鹏  
论述了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合理布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盛梅  
绿色海峡西岸建设是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相衔接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人才资源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主力军,人才环境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土壤,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智力才能得以提升,活力才能得以增强,创造力才能得以迸发。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决策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环境优化的重要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雪琴  
阐述了林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对现代林业的影响,认为全面、准确地掌握福建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状况,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绿色海峡西岸现代林业建设有力的人力保障。从人力资源总量及其在不同经济成分单位分布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面对绿色海峡西岸林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及其变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建议和措施,应该着力改善和调整林业人力能级结构,构建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终身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段学军  
以长江干流岸线南京段为例,首先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主要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岸线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其次根据岸线承担功能的重要程度及其对港口布局的生态敏感性的大小,将岸线划分为生态敏感岸段、生态较敏感岸段和生态不敏感岸段;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确定不同岸段港口布局的取向,将其划分为港口优先布局岸段、港口有条件布局岸段、港口从缓布局岸段、禁止港口布局岸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袁书琪  刘丽  
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有重大意义。当前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偏重观光游览,旅游投入偏少;偏重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发掘不够;偏重旅行消费,旅游六要素不完备;偏重旅游旺季,时间上经营不平衡;偏重低级竞争,市场无序现象还比较严重。旅游产业布局存在旅游集散地与目的地错位、星散布局缺乏整合、重复布局分散客流、单体布局缺乏联系等问题。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应集中精力抓准重点,延长产业链,设计旅游精品,调整布局构建多级布局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