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8)
2023(9684)
2022(8630)
2021(8221)
2020(6820)
2019(15958)
2018(15953)
2017(30849)
2016(16971)
2015(19060)
2014(19110)
2013(18884)
2012(17185)
2011(15373)
2010(15023)
2009(13574)
2008(12913)
2007(10903)
2006(9434)
2005(7948)
作者
(49021)
(40398)
(40252)
(38212)
(25537)
(19466)
(18108)
(16139)
(15379)
(14320)
(13864)
(13349)
(12632)
(12572)
(12500)
(12229)
(12157)
(12009)
(11382)
(11372)
(10171)
(9805)
(9634)
(9069)
(9024)
(8987)
(8931)
(8829)
(8038)
(8025)
学科
(64851)
经济(64782)
管理(47159)
(43963)
(36640)
企业(36640)
方法(31679)
数学(27660)
数学方法(27292)
(17347)
中国(15805)
(15419)
地方(15024)
(14994)
业经(14545)
农业(11562)
环境(11102)
(11083)
理论(11022)
(10807)
贸易(10802)
(10449)
技术(10301)
(10002)
(9627)
财务(9558)
财务管理(9544)
(9321)
企业财务(9002)
教育(8990)
机构
大学(233987)
学院(233109)
管理(95988)
(87202)
经济(85139)
理学(84091)
理学院(83153)
管理学(81568)
管理学院(81178)
研究(76749)
中国(54482)
科学(51132)
(49531)
(38609)
(37885)
(37406)
业大(37337)
研究所(35748)
中心(34119)
(31558)
(31431)
北京(31362)
师范(31287)
财经(31041)
农业(29514)
(28382)
(28287)
(26783)
师范大学(25347)
技术(24884)
基金
项目(169371)
科学(132494)
研究(122285)
基金(121991)
(106604)
国家(105736)
科学基金(90899)
社会(74563)
社会科(70552)
社会科学(70529)
(67275)
基金项目(66087)
自然(61256)
自然科(59769)
自然科学(59758)
自然科学基金(58652)
(56166)
教育(55383)
编号(50409)
资助(50272)
成果(39889)
重点(37658)
(36297)
(35841)
(34905)
课题(34239)
科研(32525)
创新(32497)
计划(31166)
大学(31016)
期刊
(92742)
经济(92742)
研究(65870)
中国(39997)
学报(39125)
科学(35611)
管理(34078)
(33528)
大学(29002)
学学(27300)
(26696)
教育(25558)
农业(24165)
技术(20472)
业经(15846)
(15187)
金融(15187)
经济研究(14177)
财经(13859)
图书(13765)
科技(12665)
理论(12474)
(12094)
问题(12015)
资源(11791)
实践(11779)
(11779)
(11579)
技术经济(11269)
(10836)
共检索到325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文楷,李寿考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国需水量迅速增加,尤以城市和工业用水增加最快。据统计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工业用水增长20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12倍,农业用水增长7倍。另外,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占各部门总用水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美国从1970年的52%上升到1980年的60%。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增长也很快,据统计分析,自1953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每增长10%,用水量要相应增长4~8%。建国30多年来,北京市用水量增长40倍,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平顶山等市,也增长20余倍。因而,供水已成为我国多数城市普遍性问题。据1982年对全国216个城市调查统计,每天缺水1,200万吨的城市占80%。不少城市因缺水而限产停产,导致产值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如大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序珩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解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仅河南省1984年县以上水泥厂生产水泥539万吨,比1949年全国水泥产量还多224万吨。本文从分析河南水泥工业分布现状入手,探索水泥工业宏观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微观布局模式,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一、现有水泥厂的分布我国现有水泥工业分大水泥和小水泥。所谓小水泥一般指出地方投资、产品由地方分配,以立窑为主及部分小回转窑生产的水泥。1.大水泥厂的分布1984年河南省大水泥共生产水泥96万吨,其中洛阳水泥厂占48%;平顶山水泥厂占26%;郑州铅厂水泥分厂占26%。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战豫  
文章基于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分析,给出这些产业集聚区分布的规律性描述和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河南省各地区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对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影响水平划分区位,给出产业集聚区布局的区位选择差异;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旭  沈胜添  
一、概况电力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没为电力的超前发展,维持理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可能的。三十多年来,湖南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分别以年递增17%和20%的速度发展。全省有500千瓦以上的水、火电厂近500座,装机容量86.3万千瓦,占全国的4.5%;发电量14735亿度,占3.6%。分别是1949年的253倍和653倍,累计实现利润和税金44亿多元,等于国家对电力工业投资的1.7倍。随着电源建设发展和负荷增长,逐步形成湘中、湘北、湘中北、湘南地区性电网,20千伏电网并入华中电网。1988年建成湖南第一条从葛州坝经常德至株州的500千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近年来,宁夏的工业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开放搞活”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宁夏的工业更加充满了活力,工业投入增加很快,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企业,使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装备不断增强和改善,工业结构和工业部局更趋合理,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1.71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2.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已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6%。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庆红  邢华  胡汉辉  
理清都市型工业的概念、基本形态等基础性问题,把握都市型工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从产业形态、布局形态和企业形态入手,将都市型工业与城市工业布局联系起来,探讨都市型工业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指出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优化城市工业布局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和呼伦贝尔四盟等行政区域。本区经过历史上的发展和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经济区域。三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对此,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研究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既可按省按行政区剖析,也可从经济区考查。本文是从经济区的角度,对其工业结构与布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剑玉  
一、现状特征天津市的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而产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挣扎着发展起来的,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设备落后,布局混乱。建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重并举,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布局,自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下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德昂  李小东  
生产力诸要素若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生产力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联状态——生产力的空间组合——即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布局。在整个国家的空间生产力布局中,又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形成多个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内所集结的生产力的空间配置状况,则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生产力水平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