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6)
2023(3181)
2022(2673)
2021(2622)
2020(2151)
2019(4624)
2018(4423)
2017(7869)
2016(4351)
2015(4584)
2014(4817)
2013(4637)
2012(3903)
2011(3831)
2010(3968)
2009(3925)
2008(3713)
2007(3282)
2006(3169)
2005(2797)
作者
(14238)
(11867)
(11768)
(11160)
(7245)
(5760)
(5114)
(4413)
(4396)
(4127)
(4072)
(4001)
(3918)
(3719)
(3681)
(3656)
(3629)
(3463)
(3428)
(3279)
(3082)
(3040)
(2767)
(2744)
(2684)
(2678)
(2577)
(2540)
(2463)
(2442)
学科
(17182)
经济(17178)
管理(11549)
(9561)
环境(7636)
(6985)
方法(6378)
(5381)
企业(5381)
生态(5352)
理论(4976)
(4970)
地方(4350)
业经(4081)
数学(4050)
数学方法(3902)
资源(3765)
(3685)
农业(3636)
(3513)
中国(3495)
经济学(3337)
(3326)
规划(2862)
环境规划(2756)
经济理论(2432)
发展(2216)
(2204)
(2198)
区域(2188)
机构
学院(67200)
大学(65639)
管理(23551)
研究(23362)
(19885)
理学(19584)
理学院(19279)
经济(19271)
管理学(18731)
管理学院(18607)
科学(18167)
中国(16659)
(14674)
(12316)
师范(12144)
(11896)
(11624)
研究所(11138)
业大(10777)
中心(10636)
(10454)
(10215)
(10140)
旅游(10006)
师范大学(9877)
北京(9612)
(9092)
农业(9064)
(8942)
(8581)
基金
项目(45735)
科学(35098)
基金(32092)
研究(30843)
(29012)
国家(28800)
科学基金(24105)
(19448)
社会(18947)
社会科(17909)
社会科学(17903)
基金项目(17484)
自然(16625)
自然科(16044)
自然科学(16040)
(15849)
自然科学基金(15727)
资助(13864)
教育(13560)
编号(11711)
(10702)
重点(10505)
计划(9353)
成果(8846)
(8655)
科研(8606)
课题(8535)
科技(8444)
(8302)
创新(8115)
期刊
(26797)
经济(26797)
研究(14688)
学报(13207)
科学(11599)
中国(10837)
(10280)
大学(9274)
学学(8652)
农业(7633)
管理(7537)
(6468)
旅游(6468)
(6468)
(6178)
教育(6000)
(5818)
技术(5690)
资源(5632)
学刊(5208)
旅游学(5204)
游学(5204)
业经(5162)
图书(4590)
(3929)
生态(3912)
林业(3904)
(3818)
科技(3487)
业大(3454)
共检索到9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芳  
如何通过优化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当今旅游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某些生态学原理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卓  毛显强  李贞  
在理解生态旅游涵义 ,综述当前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本文探讨如何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和管理生态旅游 ,并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 ,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途径 ,即注重生态旅游区规划和景观生态设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管理等措施 ,促使平遥县由农业大县转变为生态旅游大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洲   翁时秀   保继刚   Jarkko Saarinen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我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与旅游的现实矛盾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但基于社会与政治发展层面深度有效的学术解释缺乏。缘起于结构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将社会-生态过程与政治的尺度交互作为分析对象,为生态问题提供了更加平衡与综合的理论研究进路。文章利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深度考察了政治生态学以及相关的旅游文献,从当代现实、理论缘起、理论发展、旅游参与以及本土议题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国际旅游政治生态学研究思想的3个重要进展趋势:保护地旅游与资源管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态旅游话语意识的后结构主义批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正义的实践行动研究。进一步,文章借助政治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反思了我国生态与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就与现实问题,并结合二十大报告的政策理路探讨了本土旅游政治生态学研究的相关议题:关注保护地旅游历史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关注保护地社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生计的微观政治过程以及关注“两山论”的辩证性与生态发展的现实差距等。文章希冀通过政治生态学的引入,引导中国旅游研究转向生态-旅游人地关系的深入反思,在尊重现实与贴近实践的前提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成就向国际传播的高质量旅游学术成果转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珊  陈可石  仝德  刘堃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骏  古风  
声生态学将声音视为环境当中的景观,强调人与声音以及环境间的关系。而长期以来,城市旅游研究基本都停留在视觉要素领域,但旅游体验是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声景观的优化,可以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景观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声景观具有物理和环境两大类属性,通过以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能够探寻到声级与旅游者感知度的关系,以及声景观环境属性中基调音、标志音、信号音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声生态学的视角对自然与人文声景观的设计及后期声景观的管理、运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城市生态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智  余颖  
山地型地貌占城市边缘地貌面积的比例达一半以上,对山地开发的研究是城市边缘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处于城乡交界区域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使得它的开发有着比平原地区更高的难度。本文从歌乐山生态旅游产业带的规划实践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山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水文单元和景观单元在开发项目选址和规划决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敏  
本文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现目标和假设条件做出调整,分析了基于生态学观的旅游产业利润,并以四川省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述了只有突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限制条件,才能实现以组织生态系统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洪根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翻开《原理》了。每次读阅申老的这部理论新作(《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依依  张小飞  王仰麟  岳隽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与快速蔓延的趋势下,如何协调旅游目的地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具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将旅游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视作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应于人类社会需求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功能的类型、特征与结构,总结了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强调促进要素协调与优化空间配置是实现旅游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国  韩传峰  刘亮  
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性是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界定区域基础设施系统的内涵,分析其结构层次与生态功能,解析区域基础设施系统的运行模式。从系统本质、系统目标、物质能量循环方式,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空间分布与作用等方面,明晰区域基础设施系统运行模式的特征。应用生态工程方法,提出区域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生态设计的方向、原则和机制等。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与维护提供理论支持,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  李斌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东  夏学英  
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为旅游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近年来关于旅游景观的研究颇多,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意识到了旅游研究的整体性和异质性,这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多数研究并没有进入到景观研究的实质范畴,旅游景观研究中的尺度、结构、等级等问题多没有涉及。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旅游景观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成型的方法和指标,为旅游景观研究中所面临的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因此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借鉴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