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3)
- 2023(11839)
- 2022(9866)
- 2021(9166)
- 2020(7473)
- 2019(16752)
- 2018(16876)
- 2017(30606)
- 2016(16302)
- 2015(18081)
- 2014(17951)
- 2013(17430)
- 2012(16588)
- 2011(15256)
- 2010(15849)
- 2009(15052)
- 2008(14881)
- 2007(13873)
- 2006(12816)
- 2005(11496)
- 学科
- 济(81825)
- 经济(81663)
- 管理(50519)
- 业(43657)
- 企(40041)
- 企业(40041)
- 方法(24357)
- 中国(22843)
- 地方(21248)
- 业经(20076)
- 数学(18073)
- 数学方法(17738)
- 农(17632)
- 技术(16858)
- 制(16826)
- 财(15962)
- 学(15736)
- 理论(15418)
- 地方经济(13656)
- 和(13394)
- 融(12992)
- 金融(12991)
- 体(12629)
- 银(12491)
- 银行(12474)
- 行(12092)
- 技术管理(11959)
- 农业(11224)
- 教育(10775)
- 策(10642)
- 机构
- 大学(233475)
- 学院(230883)
- 济(101098)
- 经济(98895)
- 研究(85324)
- 管理(85039)
- 理学(70985)
- 理学院(70129)
- 管理学(68923)
- 管理学院(68446)
- 中国(64794)
- 京(50262)
- 财(48720)
- 科学(47595)
- 所(42368)
- 中心(38061)
- 江(38004)
- 研究所(37394)
- 财经(36335)
- 范(33906)
- 师范(33654)
- 北京(32913)
- 经(32819)
- 农(31391)
- 经济学(31239)
- 院(30363)
- 州(29806)
- 业大(27598)
- 经济学院(27363)
- 师范大学(27208)
- 基金
- 项目(139282)
- 科学(110270)
- 研究(108693)
- 基金(98481)
- 家(83938)
- 国家(83101)
- 社会(71606)
- 科学基金(71606)
- 社会科(66761)
- 社会科学(66736)
- 省(55197)
- 教育(51127)
- 基金项目(50839)
- 划(45545)
- 编号(44186)
- 自然(41942)
- 自然科(40991)
- 自然科学(40984)
- 自然科学基金(40293)
- 成果(38963)
- 资助(38963)
- 创(33813)
- 课题(32437)
- 重点(31384)
- 发(31107)
- 部(30786)
- 创新(30611)
- 国家社会(29031)
- 性(27558)
- 项目编号(27432)
- 期刊
- 济(131776)
- 经济(131776)
- 研究(83294)
- 中国(59982)
- 管理(39345)
- 教育(39249)
- 财(38006)
- 学报(30883)
- 农(30419)
- 科学(29771)
- 大学(25357)
- 融(24520)
- 金融(24520)
- 技术(23769)
- 学学(22605)
- 经济研究(21065)
- 农业(20173)
- 财经(19293)
- 业经(18507)
- 经(17029)
- 问题(15523)
- 图书(14289)
- 技术经济(13592)
- 世界(12534)
- 贸(12420)
- 科技(12260)
- 坛(12196)
- 论坛(12196)
- 国际(11725)
- 业(11081)
共检索到392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晖 程如烟 侯国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香港的平稳过渡及中央政府对其回归后的方针,是香港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繁荣的根本保证。香港仍具有极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中国内地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更为融合,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彩楼 朱琴
近年来,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成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重要视角。本文从创新经济地理测度、创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和创新全球化视角对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创新经济统计测算的研究框架、指标体系和主要方法,归纳它们测算研究的共性,以及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经济 统计测度 指标体系 指数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王秋玉 曹贤忠
创新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创新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过程、机理和调控手段的学科,也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之一。2003年英国学者Karen R.Polenske首次提出了创新地理学概念,尽管创新经济地理学提出的时间不长,其理论体系和系统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但结合世界主要国家日趋活跃的创新实践活动,关注创新问题研究的经济地理学者越来越多,并在创新与知识、创新活动空间、创新活动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影响的成果。展望未来,创新经济地理学者应加强创新经济活动的数据库建设,深化创新活动的空间格局、地域类型、演化过程、创新机理、调控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探讨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创新 新经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揭示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本文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创新 新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宝勤
本文主要就新经济背景下零售业态的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零售业态的概念、分类及演化阶段;其次,在分析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主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经济 零售业态 变革 创新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宝勤
本文主要就新经济背景下零售业态的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零售业态的概念、分类及演化阶段;其次,在分析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主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变革与创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经济 零售业态 变革 创新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瑞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弛 张曙光
经济学家应关注数字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生产力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借此来发展和创新经济学理论。文章集中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从同质性分析向异质性考察转变,论证了经济分析角度从拥有权中心论变成使用权中心论的趋势,进而考察了新经济的分工方式和协调方式及其赋予制度环境和组织"铁三角"——权利(决策/财产)、合约(完全/不完全)、交易(经济和政治)——的新内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剑波 刘正线 裘松雷
随着信息、网络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被称之为“新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新经济”?它在不同场合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这个名词是被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使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后来,国内外的许多人士在许多场合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相对地把其他“传统产业”称为旧经济。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新经济”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晓媛
本文分析了在新经济环境下家电行业面临的挑战表现在高端产品市场缺乏竞争力、出口产品面临着技术壁垒的包围、专利许可费用使成本加大、利润走低。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的挑战,认为我国家电行业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并指出加快我国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步伐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夏锦文
<正>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既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也要回答“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之问。放在以百年计、千年计的“长时段”中审视,自大航海时代拉开全球化序幕以来,现代化率先在西欧突破,随后向全球扩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和各国命运的关键变量。西方国家率先打开现代化大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