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6)
- 2023(14455)
- 2022(12528)
- 2021(12048)
- 2020(10058)
- 2019(23175)
- 2018(22986)
- 2017(44708)
- 2016(24680)
- 2015(27369)
- 2014(27726)
- 2013(26966)
- 2012(25007)
- 2011(22046)
- 2010(22362)
- 2009(20471)
- 2008(20177)
- 2007(17671)
- 2006(15576)
- 2005(13722)
- 学科
- 济(92187)
- 经济(92081)
- 管理(75644)
- 业(69371)
- 企(58711)
- 企业(58711)
- 方法(41340)
- 财(37222)
- 数学(35934)
- 数学方法(35437)
- 中国(25998)
- 农(25799)
- 制(21485)
- 务(20973)
- 学(20895)
- 财务(20888)
- 财务管理(20835)
- 地方(20186)
- 业经(20016)
- 企业财务(19872)
- 理论(16539)
- 农业(16395)
- 贸(16145)
- 贸易(16140)
- 易(15677)
- 银(15675)
- 体(15640)
- 银行(15626)
- 行(14785)
- 策(14692)
- 机构
- 大学(339200)
- 学院(339037)
- 管理(134293)
- 济(133558)
- 经济(130500)
- 理学(115792)
- 理学院(114541)
- 研究(113689)
- 管理学(112594)
- 管理学院(111991)
- 中国(85261)
- 京(72073)
- 财(70257)
- 科学(70082)
- 所(57291)
- 农(53965)
- 财经(52527)
- 研究所(51706)
- 中心(51169)
- 江(50895)
- 业大(49660)
- 经(47611)
- 北京(45730)
- 范(44207)
- 师范(43758)
- 农业(42116)
- 院(41892)
- 州(40625)
- 经济学(38933)
- 财经大学(38735)
- 基金
- 项目(228678)
- 科学(178940)
- 研究(169121)
- 基金(164352)
- 家(142499)
- 国家(141268)
- 科学基金(121289)
- 社会(103999)
- 社会科(98464)
- 社会科学(98435)
- 省(89525)
- 基金项目(86680)
- 自然(79404)
- 教育(78188)
- 自然科(77519)
- 自然科学(77501)
- 自然科学基金(76085)
- 划(75225)
- 编号(70227)
- 资助(68851)
- 成果(58381)
- 重点(50849)
- 部(50404)
- 课题(48686)
- 发(47989)
- 创(47051)
- 创新(43823)
- 项目编号(43732)
- 科研(43619)
- 教育部(43194)
- 期刊
- 济(149049)
- 经济(149049)
- 研究(103791)
- 中国(65631)
- 财(57338)
- 学报(53372)
- 管理(49542)
- 农(48471)
- 科学(47716)
- 大学(40587)
- 教育(40116)
- 学学(38233)
- 农业(33321)
- 融(31221)
- 金融(31221)
- 技术(29517)
- 财经(25530)
- 业经(24184)
- 经济研究(23887)
- 经(21700)
- 问题(19141)
- 图书(17205)
- 理论(16431)
- 业(16245)
- 技术经济(15994)
- 科技(15775)
- 版(15770)
- 现代(15276)
- 实践(15029)
- 践(15029)
共检索到506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颖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规模过大,对民间投资在特定时期、某些领域存在挤出效应,民间投资并未获得充分平等的市场准入和完全公平的服务待遇。因此,财政政策要通过政府投资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充分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少民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迅猛,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强力示范与辐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到向更高层次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以三门峡市为例,在深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重要作用及其面临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 财政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卉
从"微笑曲线"模型可知,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的附加值是不同的,两头高、中间低。文章从这一角度分析,认为珠三角恰恰是位于"微笑曲线"的谷底。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珠三角必须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章提出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珠三角 结构优化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左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郑策
一、影响林业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是制定林业财政政策的前提。林业微观主体是林业的基本细胞,是制定林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对象。对林业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林业财政政策。 Gregory(1972)曾经提到过,在19世纪的欧洲,由于林场主世代相传,他们更注重“传给下一代的农场其生产能力至少应该和自己继承时的情况一样”,因此这些林场主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取得林地期望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地所有权已经变得如同商品一样可以任意买卖,林场的继承变得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玉平
在美国高等教育分散型管理体制下,美国高校的财政政策表现出相应的多元特色。本文着重介绍美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特点、美国高校经常性经费收入(Current-fund Revenue)的主要采源及分配比例以及美国高校经常性经费总支出的分配比例等,以期对我国高校财政政策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洁 韩函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人口红利下降、要素成本上升、资本效率不高、金融资源倾斜、制度供给滞后、科技成果闲置等问题,通过经济学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供求关系的变化过程和预期效果,最后以降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挺 夏禹
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建设高水平国内统一市场的现实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保证。本文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宏观背景,以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时代要求为依据,分析探讨财政政策支持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主要举措,并尝试提出促进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完整内需体系 财政政策 新发展格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龚文斌 刘俊礼 邹丰朗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老河口作为湖北省的县级市,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行政基本单元,如何在县域尺度层面上通过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分区,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模式,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老河口市的建设情况和特点,从财政角度出发,提出了推进老河口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建设 财政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筱峰 刘剑
人力资本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突出了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为各国政府(财政)介入教育投资,并积极采取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国民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教育财力在三级教育间的支出结构与区域间的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教育财政支持政策与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要促进我国教育的优先与协调发展,必须从财政角度入手构建一套完整的教育支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海洲 龙睿赟
2009年7月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经济监测结果发布,并配发了自2008年7月以来"最近十二个月经济预警信号图",该图包括十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以及由这些指标拟合而成的预警指数,称"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底部盘整后,已经基本扭转下行的态势,开始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这是自2008年国民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首份显示经济回暖的报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黎兆辉 韦瑞智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了中国政府宏观政策的新取向。这对于处于后发地位的广西来说,是一场硬仗,打好这场仗的关键在于抓准重点领域,明确任务,合理组织与布局。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和财政制度的供给侧,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负的责任、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财政部门如何调整自身定位、促进财政管理转型升级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当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石培荣 李兴文 张力恒 刘家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2010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