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6)
2023(8429)
2022(6762)
2021(6166)
2020(5133)
2019(11567)
2018(11385)
2017(21976)
2016(11783)
2015(13202)
2014(13436)
2013(13210)
2012(12322)
2011(11132)
2010(11580)
2009(11400)
2008(10417)
2007(9559)
2006(8728)
2005(8062)
作者
(34885)
(28600)
(28420)
(27217)
(17729)
(13434)
(13195)
(11046)
(10873)
(10237)
(9610)
(9439)
(9085)
(9048)
(8973)
(8918)
(8400)
(8326)
(8193)
(8189)
(7368)
(7017)
(7015)
(6586)
(6426)
(6402)
(6395)
(6392)
(5861)
(5805)
学科
(42861)
经济(42808)
管理(33830)
(31688)
(26183)
金融(26176)
(24657)
银行(24633)
(24506)
企业(24506)
(23932)
中国(23019)
方法(16516)
(15690)
(15153)
数学(14969)
数学方法(14767)
(14319)
中国金融(11261)
(10678)
地方(10489)
业经(10355)
(9476)
财务(9421)
财务管理(9403)
(9298)
农业(9297)
贸易(9286)
(9127)
企业财务(8932)
机构
学院(167925)
大学(165628)
(69588)
经济(67873)
管理(59273)
研究(57304)
中国(52194)
理学(49274)
理学院(48789)
管理学(47984)
管理学院(47702)
(38156)
(35018)
科学(32821)
(29189)
财经(29130)
(28295)
中心(28120)
(26195)
研究所(25961)
(25833)
业大(23284)
北京(22870)
农业(22247)
经济学(22239)
(21707)
财经大学(21521)
(20867)
(20828)
(20744)
基金
项目(102523)
科学(78437)
研究(77525)
基金(71489)
(61916)
国家(61350)
科学基金(51041)
社会(48020)
社会科(45624)
社会科学(45610)
(41545)
基金项目(36748)
教育(35080)
(34254)
编号(32525)
自然(30529)
资助(30084)
自然科(29765)
自然科学(29753)
自然科学基金(29178)
成果(27855)
课题(23510)
(23269)
重点(23168)
(22085)
(21621)
(20411)
创新(20349)
项目编号(20069)
国家社会(19758)
期刊
(79033)
经济(79033)
研究(54560)
中国(35912)
(34925)
金融(34925)
(29088)
(26527)
学报(26207)
管理(22487)
科学(21760)
大学(19991)
学学(18987)
教育(18832)
农业(16965)
财经(14639)
技术(14611)
业经(13710)
经济研究(13394)
(12489)
问题(10818)
理论(9910)
(9472)
实践(8992)
(8992)
国际(8658)
商业(8232)
统计(7840)
(7753)
(7580)
共检索到270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海全  唐明知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方面。各部门分别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相应制定了绿色金融各领域的标准或指引,初步形成了我国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2018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对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春尧  李强  王梅婷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促进绿色金融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工具。当前国际组织、大型金融机构制定的绿色金融标准占据主流地位,我国相关标准体系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话语权相对较弱。总体来看,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融入国际绿色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有着较大空间和潜力。
关键词: 标准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海博   王凯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就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而言,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其发展的基石,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之于界定绿色金融的边界、促进绿色金融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自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多部门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规则以来,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是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和规范化发展。而建立健全国内统一、国际认同、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确保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献都提出要大力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向征鸿   刘利红   任丹妮  
<正>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构建并完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是推进绿色金融更加普惠、普惠金融更加绿色的前提和依据。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贵州省分行)牵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框架,融合绿色金融标准和行业政策文件,初步构建起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并结合地方绿色普惠融合实践进行试点运用。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曾绍伦  
发展绿色电力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基于绿色电力产业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比较视角,分析了我国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瓶颈。从倾斜化的金融政策、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三个角度构建了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翔华  孙康  刘盼盼  付光辉  陆伟东  
从绿色建筑相关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看,绿色建筑的标准数量仍显不足,专业覆盖面较窄,现行的标准之间内容不协调、不配套、构成不合理、互相重复等问题逐渐凸显。构建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使标准之间形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内在联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专业分工、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以及绿色建筑本身的特殊属性等不同视角,基于目标(Object)、专业(Professional)和时间(Time)三个维度构建标准体系。同时,从绿色建筑目标实现度和全寿命周期覆盖度两个角度来评价标准体系,能够看出标准体系在不同维度上的实现程度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启武  
本文认为,绿色供应链的标准体系结构包括五部分:绿色供应商选择、评价和控制标准,绿色产品标准,绿色设计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和绿色物流标准。该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建立之后,原来比较模糊的"绿色供应链"就可以进行客观测量和科学评价,从而使"绿色供应链"从观念上升为科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绿色金融标准课题组  王信  
自2016年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峰会公报以来,绿色金融全球共识不断发展。为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绿色项目,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出台了绿色金融标准。但不同标准之间存在差异,不利于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效率。通过对比分析12项绿色债券标准和6项绿色信贷标准,我们认为,可率先推动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合作和趋同,然后逐步实现全球主要绿色金融标准接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特征,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一般性规律,文章以会计信息质量和绿色金融协同为视角,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市场制度完善、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和高水平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重点阐释了会计信息质量与绿色金融在这一系列影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倩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市场供需失衡、发展动力不足等现象日趋凸显。本文通过对绿色金融体系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面临的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完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而从政策创新、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等四方面全方位探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创新路径,为绿色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嘉耘  邓月超  孟冲  赵乃妮  李国柱  王晓飞  马千里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迎来了国际化推广机遇。在分析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化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扩展适用范围、绿色建材辅助建筑全寿命期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国际化升级路径,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框架。针对共建国家复杂多样的国情,进一步提出国际化标准体系推广与应用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吴腾华  
发展金融市场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金融市场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扩张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结构的优化方面。评价金融市场结构优化与否的标准将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标准体系,它具体包括要素标准、功能标准、效率标准、核心竞争力标准、金融技术标准和金融生态标准等。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金融市场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梯度化。其相应的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18个一级指标和50多个二级指标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骏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交通运输结构是导致我国严重污染和大量碳排放的经济学原因。为此,必须改变污染性的经济结构,而改变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是改变投资结构,增加绿色投资。应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建立绿色担保机制、构建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等12种渠道,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得性,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及其融资可得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1.促进经济转型和优化金融结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2010)。"十二五"规划建议也强调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