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0)
2023(5801)
2022(4787)
2021(4643)
2020(3778)
2019(8570)
2018(8655)
2017(17115)
2016(9427)
2015(10902)
2014(10914)
2013(11190)
2012(10164)
2011(9103)
2010(9413)
2009(9231)
2008(9448)
2007(8855)
2006(8290)
2005(7698)
作者
(27100)
(22175)
(22050)
(21274)
(14079)
(10323)
(10175)
(8519)
(8262)
(7977)
(7396)
(7337)
(7201)
(6852)
(6836)
(6758)
(6510)
(6483)
(6476)
(6432)
(5612)
(5478)
(5426)
(5123)
(5095)
(4999)
(4917)
(4763)
(4482)
(4229)
学科
管理(37892)
(34353)
经济(34321)
(31800)
(27543)
企业(27543)
方法(15271)
(14895)
数学(13044)
数学方法(12882)
中国(12627)
(11679)
(10665)
(10119)
财务(10071)
财务管理(10042)
(9763)
银行(9758)
企业财务(9515)
(9178)
业经(8558)
(7421)
(7176)
贸易(7169)
(7065)
(7006)
金融(7005)
(6731)
(6589)
(6429)
机构
学院(137255)
大学(135837)
(56268)
管理(54941)
经济(54816)
理学(44193)
理学院(43770)
管理学(43322)
管理学院(43026)
研究(42096)
中国(38515)
(33876)
(29311)
财经(24869)
科学(22954)
(22372)
(21876)
(21123)
中心(20128)
北京(19414)
财经大学(18389)
研究所(18275)
(18107)
(17158)
经济学(16667)
(16090)
业大(15972)
师范(15953)
(15119)
经济学院(15012)
基金
项目(75903)
研究(59628)
科学(58448)
基金(52999)
(44516)
国家(44095)
科学基金(37265)
社会(36422)
社会科(34529)
社会科学(34515)
(29473)
教育(27912)
基金项目(27263)
编号(26037)
(24707)
资助(22769)
成果(22495)
自然(22336)
自然科(21679)
自然科学(21674)
自然科学基金(21261)
课题(18256)
(17300)
重点(16639)
(16354)
项目编号(16326)
(16196)
(15396)
(15338)
(15133)
期刊
(70740)
经济(70740)
研究(45410)
中国(28889)
(27981)
管理(24878)
(20225)
金融(20225)
学报(16134)
(15919)
科学(15748)
教育(14792)
大学(13212)
技术(13210)
财经(12664)
学学(12267)
业经(12022)
经济研究(10943)
(10899)
农业(10237)
问题(9476)
(8389)
理论(8056)
会计(7566)
现代(7467)
商业(7452)
国际(7237)
实践(7201)
(7201)
财会(7187)
共检索到22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虞俊杰  
2012年6月央行宣布允许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1倍,历史性打破了银行业实行划一存款利率的格局,这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影响深远,也不可避免地给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上浮一定比例定价的储蓄国债带来连锁反应。为此,我国储蓄国债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储蓄国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军  戴俊敏  
在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人民银行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人行在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依据、优势、内容、意义等四方面做了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王晓玮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凭证式国债与电子式储蓄国债并存的局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储蓄国债市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储蓄国债管理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借鉴国际上储蓄国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吕俊  谢娟  舒畅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其具有信用等级高、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国债产品优势逐步减弱,品种较少、发行方式单一、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产品灵活多样、销售渠道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发达国家,研究其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储蓄国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栋  
凭证式储蓄国债自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发行以来,深受国债承销机构和投资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凭证式储蓄国债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储蓄国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为契机,使其成为一只成熟的、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国债新品种,进一步完善我国储蓄型国债的发行管理,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建伟  
一、欧美国家关于储蓄国债政策的讨论与调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金融业爆炸式发展,可流通债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产品,市场容量和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张,欧美发达国家的储蓄国债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发行压力,一些国家对其可持续发展开展了思考与讨论。英国、美国经过讨论认为储蓄国债对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分散国债筹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调整管理策略;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加拿大政府放弃储蓄国债,称这样做将在9年内节约资金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元元  鲁琳  王东刚  
本文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人民银行在储蓄国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指出人民银行应协助构建完备的储蓄国债监管体制和长效宣传机制,将储蓄国债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研究体系,对承销机构实施风险监控,并加强储蓄国债的反洗钱监测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