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5)
- 2023(13301)
- 2022(11687)
- 2021(11064)
- 2020(9305)
- 2019(21662)
- 2018(21850)
- 2017(41345)
- 2016(23076)
- 2015(25823)
- 2014(26112)
- 2013(25294)
- 2012(22942)
- 2011(20597)
- 2010(20841)
- 2009(19164)
- 2008(18875)
- 2007(16286)
- 2006(14478)
- 2005(12929)
- 学科
- 济(83682)
- 经济(83553)
- 管理(68454)
- 业(61985)
- 企(53760)
- 企业(53760)
- 方法(37456)
- 数学(32070)
- 数学方法(31610)
- 财(24756)
- 制(23113)
- 中国(23075)
- 农(22567)
- 业经(20133)
- 学(18501)
- 理论(17167)
- 地方(16414)
- 体(15683)
- 务(14925)
- 财务(14847)
- 财务管理(14814)
- 银(14453)
- 银行(14397)
- 贸(14295)
- 贸易(14289)
- 农业(14285)
- 企业财务(14043)
- 和(13956)
- 教育(13915)
- 易(13837)
- 机构
- 大学(319718)
- 学院(317196)
- 管理(124051)
- 济(121035)
- 经济(118000)
- 理学(107044)
- 研究(106457)
- 理学院(105795)
- 管理学(103918)
- 管理学院(103338)
- 中国(77365)
- 京(68582)
- 科学(65745)
- 财(59733)
- 所(53512)
- 农(49626)
- 研究所(48401)
- 江(47542)
- 中心(47187)
- 业大(46795)
- 财经(46592)
- 北京(43721)
- 范(43659)
- 师范(43282)
- 经(42224)
- 院(38746)
- 农业(38445)
- 州(38306)
- 经济学(35611)
- 师范大学(35024)
- 基金
- 项目(215479)
- 科学(168578)
- 研究(160630)
- 基金(153908)
- 家(133424)
- 国家(132258)
- 科学基金(113436)
- 社会(98646)
- 社会科(93248)
- 社会科学(93223)
- 省(85151)
- 基金项目(81902)
- 教育(75992)
- 自然(73609)
- 自然科(71825)
- 自然科学(71808)
- 划(71498)
- 自然科学基金(70507)
- 编号(66840)
- 资助(63225)
- 成果(55810)
- 重点(48334)
- 部(47630)
- 课题(47253)
- 创(45058)
- 发(44908)
- 制(42232)
- 创新(41906)
- 项目编号(41278)
- 教育部(41140)
- 期刊
- 济(137509)
- 经济(137509)
- 研究(97573)
- 中国(68484)
- 学报(50365)
- 管理(46991)
- 教育(46875)
- 财(46403)
- 科学(45455)
- 农(45188)
- 大学(38796)
- 学学(36009)
- 农业(30930)
- 技术(29064)
- 融(26931)
- 金融(26931)
- 财经(22944)
- 业经(21803)
- 经济研究(20864)
- 经(19480)
- 问题(17081)
- 图书(16524)
- 理论(15955)
- 业(15454)
- 科技(15397)
- 版(14755)
- 实践(14631)
- 践(14631)
- 技术经济(14169)
- 现代(14051)
共检索到473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静 刘占德 杨春雷 布都会
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进一步理顺和优化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导师和研究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进一步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形成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和奖助体系,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真正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成康 董华青 范青明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多种因素中,导师和研究生这两个主体因素的基本素质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进程。随着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日常生活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为表述简洁,本文称为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也偶有出现,笔者通过调研所在学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师生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对中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兴
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三章明确提出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那么,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如何采取具体措施才能有效保障战略的顺利实现呢?尽管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已经逐步完善,但仍有诸多亟需推进的工作。从现状看,当下有三个方面迫切需要加以重点完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晓求 宋东霞 李艳丽 刘庭竹
在阐述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理念、目标的基础上,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培养机制改革 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军
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概念,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如何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评价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 改革 文献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晓求 宋东霞 安志伟
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紧密结合学校特点和优势,对研究生教育的整个环节采取的多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改革措施。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毅英
2007年在我国部分高校中试行的旨在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培养机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关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等改革问题上仍存在不少争议。这些争议,有的是改革自身的不足引起的,有的则是认识偏差导致的。研究表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改革势在必行。导师资助制虽然在国际上已相当普遍,但并非所有的学科专业都要求导师资助;研究生全面收费是实施非义务教育的必然,也是体现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收费改革仍不够深入。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质量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爱红 王雪松 黄国兵
分析了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从生源、导师作用、科研投入、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军队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构想。改革方案包括优化研究生选拔机制、构建"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构建军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关键词:
军队研究生教育 转型 培养机制改革 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涛 雷世富 王忠海
回顾了研究生"三助"工作,认为培养机制改革下研究生"三助"工作具有培养、资助及完善补充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功能。实现"三助"功能,需要建立健全"三助"工作制度;理顺学校、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四者在"三助"工作中的关系;统筹学校资源,多渠道筹措"三助"资金,提高研究生"三助"工作待遇。
关键词:
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 “三助” 资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飞中 吕建新 刘洁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改革的制度环境意识不强,并直接影响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而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效果。为此,地方高校要加强制度环境培育,回归"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思考,构建适合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通过优化招生录取机制的效能性、突出运行管理机制的关键点、提升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化、强化质量监控机制的系统性等策略,达到全面深化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培养质量之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栋 娄枝
在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议:促进培养机制改革、培养目标转向、培养类型调整、培养模式优化的协调统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奖助学金制度;健全研究生学费收费制度;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责;充分调动多个培养主体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多项改革。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深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亚非 林启慧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机制改革 导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雄健
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概念,从效率与公平两个角度对改革进行分析,认为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在效率和公平两个维度均较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进步,体现了"彩凤双飞翼"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爱红
2007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17所高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旨在建构以科研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以导师为主导的培养机制和以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推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随着军事形态的转变和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防事业和部队建设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满足部队对军事高层次人才的急需,军队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正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使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