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8)
2023(15938)
2022(13502)
2021(12577)
2020(10408)
2019(24091)
2018(24153)
2017(46520)
2016(25033)
2015(28261)
2014(28599)
2013(28287)
2012(26017)
2011(23830)
2010(24291)
2009(22283)
2008(21474)
2007(18968)
2006(16945)
2005(15295)
作者
(73905)
(61253)
(60914)
(57926)
(39114)
(29295)
(27575)
(24017)
(23385)
(21965)
(20773)
(20770)
(19587)
(19567)
(18925)
(18780)
(18196)
(17767)
(17471)
(17438)
(15454)
(15243)
(14866)
(14071)
(13807)
(13650)
(13571)
(13391)
(12436)
(11934)
学科
(121702)
经济(121595)
管理(69575)
(65371)
(53361)
企业(53361)
方法(48309)
数学(42134)
数学方法(41416)
中国(31481)
地方(29737)
(28483)
业经(25482)
(24296)
(22467)
农业(19355)
(18708)
理论(18442)
(18353)
贸易(18339)
(17641)
(17248)
地方经济(17173)
环境(16974)
(16778)
(16737)
金融(16735)
银行(16735)
技术(16275)
(16135)
机构
学院(361810)
大学(361642)
(150025)
经济(146676)
管理(141688)
研究(125697)
理学(121745)
理学院(120367)
管理学(118055)
管理学院(117418)
中国(93780)
(78273)
科学(77328)
(66108)
(63743)
研究所(57805)
(56606)
中心(55797)
(53428)
业大(52328)
财经(52299)
北京(50412)
(48941)
师范(48503)
(47321)
(45477)
经济学(44852)
(43851)
农业(43836)
经济学院(39894)
基金
项目(240359)
科学(188437)
研究(176464)
基金(172227)
(149545)
国家(148276)
科学基金(127268)
社会(110282)
社会科(104549)
社会科学(104518)
(94908)
基金项目(90569)
自然(82348)
教育(81370)
自然科(80422)
自然科学(80408)
(79333)
自然科学基金(78910)
资助(72605)
编号(72498)
成果(58995)
(54674)
重点(53767)
(52136)
课题(50784)
(49374)
创新(46026)
科研(45254)
教育部(44808)
国家社会(44651)
期刊
(174338)
经济(174338)
研究(111691)
中国(72673)
管理(55064)
学报(54529)
(52061)
科学(51480)
(48188)
教育(43295)
大学(41657)
学学(39097)
农业(36278)
技术(34917)
(32410)
金融(32410)
经济研究(28546)
业经(28034)
财经(25502)
(21849)
问题(21818)
技术经济(19596)
图书(19400)
(18597)
统计(17853)
理论(17255)
科技(17226)
商业(16820)
现代(16509)
(16071)
共检索到547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凯  
一、山东省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趋势基本是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平稳下降,出口率随经济增长的波动同向变化,其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其典型特征是消费率下降,投资率上升。这个阶段是短缺经济时期,人均GDP在3000元以下,全省经济以满足基本生活消费为主,消费对经济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师顺祥  
山东经济发展与外资利用师顺祥一定规模和一定构成的资金投入是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条件,是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引进外资,合理使用外资是各国发展经济,弥补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山东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采用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立民  孙永利  张鹏  
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部九州及山口地区,经济上的互补性构成了环黄海经济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勋  
济南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姜绍华的新著《21世纪山东经济发展前景研究》,该书以山东这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审视山东经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该书虽然是在党的十六大之前写成的,但内容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浏览全书,觉得该书特点突出,在立足点、切入点和思路创新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失为一部学术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研究方面的力作。该书的主要特点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百汉  
山东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及其对策中共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李百汉近年来,山东经济的发展已引起普通关注,伴随“九五”序幕的拉开,山东经济发展可能出现什么变化?如何保持现有的发展势头和经济地位?本文将作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和意见。一、山东经济的发展及其趋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丙志  
山东,被人们称为我国的又一个“悄悄崛起的经济大省”,震动了国人,甚至有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下个世纪初看山东”的说法。山东崛起的因素可能是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共性因素最多的一个省份。因此,“山东模式”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认为,“山东模式”留给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农业为基础的自我积累型经济在中国,按省一级行政区划统计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成分,山东可能是得分最高的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勇  宋书巧  宁常郁  
桂东经济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已现雏形。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已得到广泛推广,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也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发展;区域内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某些地区旅游业的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和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山东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传统的农业区,自春秋战国直到唐宋,山东一直居于全国经济发展前列。12—14世纪的数百年间,山东几经战乱兵燹,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破坏,经济地位严重逆转。进入明代,政府的移民屯垦为山东经济的重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浚通推动了鲁西平原商品经济率先起步;而明中叶赋役制度的变革则为山东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清知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8%左右,大多数山区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区。如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井岗山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处在贫困之中。贫困山区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建设生态经济群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汤萱  
准确判断广东当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是科学制定广东未来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从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程度、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阶段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四个维度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广东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未来将努力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广东已处工业化后期最后阶段,将向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过渡;广东已基本完成"起飞"阶段,正进入高额大众消费时代;广东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将从"发展中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灵敏  杨运祥  刘新庚  
对于没有地理、自然条件优势的广大内陆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凭借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东风 ,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模式 ,邵东经济现象可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秦宏  陈薇娜  李嘉晓  
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为依据,可以将山东沿海典型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成民营经济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生态经济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五种发展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山东沿海县(市)应从工业化、城镇化、特色化、集群化、开放化、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发展组团化七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升,以推动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洪军  莎娜  
本文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探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差异明显,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增长更多依赖隐性环境指标;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强化单方面环境指标并不必然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摆脱显性区域环境指标的负面影响,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的有效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阴玥  徐衍  
现阶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SWO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发展模式,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角度提出优化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