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8)
2023(2489)
2022(1989)
2021(1814)
2020(1484)
2019(3533)
2018(3341)
2017(6548)
2016(3649)
2015(3749)
2014(3802)
2013(3770)
2012(3357)
2011(3056)
2010(3218)
2009(2896)
2008(2612)
2007(2327)
2006(2050)
2005(1995)
作者
(10215)
(8516)
(8489)
(8088)
(5287)
(4045)
(3797)
(3255)
(3224)
(2921)
(2907)
(2835)
(2807)
(2708)
(2699)
(2668)
(2656)
(2519)
(2480)
(2407)
(2255)
(2089)
(2050)
(2000)
(1907)
(1890)
(1839)
(1714)
(1687)
(1681)
学科
(15878)
经济(15871)
(9253)
管理(8723)
(7143)
企业(7143)
方法(6802)
中国(6671)
数学(6301)
数学方法(6175)
结构(4980)
(4561)
(4128)
产业(4063)
地方(3875)
(3770)
(3151)
业经(3079)
(3052)
产业结构(2928)
农业(2766)
体制(2733)
(2632)
财务(2614)
财务管理(2610)
(2530)
贸易(2527)
企业财务(2502)
(2456)
(2374)
机构
学院(50248)
大学(49926)
(22285)
经济(21893)
管理(18063)
研究(18020)
理学(15792)
理学院(15560)
管理学(15253)
管理学院(15156)
中国(12818)
科学(11139)
(10359)
(10099)
(9037)
研究所(8282)
(8124)
财经(8090)
中心(7707)
经济学(7650)
(7412)
(7409)
业大(7369)
经济学院(6913)
(6712)
(6667)
师范(6608)
北京(6573)
农业(6377)
财经大学(6017)
基金
项目(34443)
科学(27482)
基金(25425)
研究(24143)
(22419)
国家(22242)
科学基金(19174)
社会(16077)
社会科(15346)
社会科学(15340)
(13598)
基金项目(13065)
自然(12401)
自然科(12141)
自然科学(12137)
自然科学基金(11945)
教育(11481)
(11376)
资助(10887)
编号(9250)
重点(7941)
(7706)
(7669)
成果(7424)
(6897)
国家社会(6834)
课题(6832)
教育部(6643)
大学(6640)
科研(6524)
期刊
(23832)
经济(23832)
研究(15371)
中国(9704)
学报(8530)
科学(7684)
(7582)
管理(7388)
(7104)
大学(6758)
学学(6443)
教育(5505)
技术(4764)
农业(4725)
经济研究(4623)
财经(4206)
(4042)
金融(4042)
(3739)
业经(3705)
问题(3277)
统计(2603)
技术经济(2564)
商业(2537)
(2511)
(2423)
(2366)
(2327)
科技(2192)
决策(2151)
共检索到7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漆向东  
优化就业结构能产生扩大就业的结构效应。因为就业结构优化促进了就业质量提高,从而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经营效率提高、对劳动者个体人力资本提升和创造潜能发挥、对国家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都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有效增长,扩大就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就业水平高低与经济增长快慢相吻合,扩大就业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管子》就业思想的要点是:提倡侈靡的消费,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提高就业弹性的政策措施是: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民就业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宇  
面对经济增长下滑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发展承揽国际服务外包不失为"保增长、促转型"的战略选择之一。承揽国际服务外包能有效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本文认为,可采取放松关键性基础设施管制、产业政策规范化、引导成熟的商业实践和规范、加速企业模块化改造、开发人力资源等政策措施,促进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扩大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促进就业和适度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财政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结构性就业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就业状况表现为:一是企业结构性就业有较大调整;二是产业结构性就业比重变化明显;三是城镇失业人数在不断增长和失业率趋于上升。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经济增长和失业压力面临更大困难。扩大就业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就业补助金制度;加大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扶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使得单位结构性和产业结构性就业变化较大,从而导致我国自然失业率较高,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扩大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化解较高的失业率水平,可以通过选择实施如下一些有差别的或偏微观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就业:一是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四是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五是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金融支持;六是增加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月季  
收入分配是影响需求和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市场需求不旺和就业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继续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扩大需求和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启用公平分配政策,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不断扩大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天勇  
未来 10年间 ,如何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难题 ,而且也是一个最重大、最尖锐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扩大就业机会应从战略、策略和政策上认识和处理好十个重大关系 ,包括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和适度技术产业 ;调整企业结构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调整宏观政策取向 ;处理速度、结构与就业的关系 ;加快城市化进程 ;增强人口地区流动 ;安排好社保规模与就业水平的关系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以及处理城市建设与增加就业的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勤  王东海  蒋代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丽  
文章对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珠  黄桦  
在对山西与全国及部分地区的劳动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山西劳动就业存在劳动力总体素质低、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有偏差等问题。在新时期,山西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从单一产业就业向三产并举就业转变,努力扩大就业容量;积极创优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就业促进工作的五个转变,推动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天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02年4月28日在京共同召开了“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策研讨会”。有关政府部门、高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信长星  
2013年1月12日至1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国500强企业、中国100强民营企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部分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会。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经济调整期中国企业的转型发展",旨在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措施,有效助力中国企业良好有序的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出席了12日下午的会议并讲话,本期关注特将讲话内容全文刊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振球  程婷  王振  
本文利用199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克服内生性的分析技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关控制变量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降低失业率有积极作用;正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提高失业率具有正效应,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同作用对降低失业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呈正相关。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我国当前提出的"降增速、调结构、转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段龙龙  汪丹  
本文利用就业结构动态优化指数(EMI)、经济收敛诊断估计法和泰尔熵指数区域分解法,对我国中东西三大政策区2000-2010年间就业结构优化效应、经济收敛速率与收入分配格局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收敛和就业结构优化显著影响我国区域收入分配差异。若经济收敛条件内生,就业结构优化与收入分配差距呈负相关关系;若经济收敛条件外生,则就业结构优化与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正相关。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差距极化效应明显大于就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收入差距涓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