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3)
- 2023(8807)
- 2022(7267)
- 2021(6615)
- 2020(5693)
- 2019(12695)
- 2018(12348)
- 2017(24229)
- 2016(13248)
- 2015(14806)
- 2014(14987)
- 2013(14882)
- 2012(13268)
- 2011(11619)
- 2010(12006)
- 2009(11797)
- 2008(12687)
- 2007(11573)
- 2006(10485)
- 2005(9970)
- 学科
- 企(84346)
- 企业(84346)
- 业(79308)
- 管理(72673)
- 济(57373)
- 经济(57245)
- 财(33032)
- 方法(27739)
- 务(27242)
- 财务(27207)
- 财务管理(27181)
- 企业财务(26076)
- 业经(21559)
- 数学(19996)
- 数学方法(19815)
- 制(19802)
- 体(15020)
- 技术(14554)
- 划(13851)
- 体制(13715)
- 策(12702)
- 企业经济(12607)
- 和(12098)
- 经营(12088)
- 理论(11723)
- 技术管理(11022)
- 中国(10796)
- 决策(9951)
- 农(9682)
- 计划(9617)
- 机构
- 学院(199980)
- 大学(197262)
- 管理(86330)
- 济(86237)
- 经济(84643)
- 理学(73640)
- 理学院(73075)
- 管理学(72386)
- 管理学院(71995)
- 研究(55274)
- 财(50284)
- 中国(47822)
- 京(39618)
- 财经(38689)
- 经(34900)
- 江(31202)
- 财经大学(28756)
- 科学(28045)
- 商学(26676)
- 商学院(26456)
- 所(26298)
- 经济学(26092)
- 中心(25790)
- 北京(24816)
- 州(24294)
- 经济学院(23404)
- 研究所(22472)
- 业大(22469)
- 经济管理(21417)
- 农(20975)
- 基金
- 项目(120351)
- 科学(98079)
- 基金(91794)
- 研究(89360)
- 家(77057)
- 国家(76352)
- 科学基金(69533)
- 社会(60435)
- 社会科(57484)
- 社会科学(57467)
- 基金项目(48235)
- 省(46129)
- 自然(45050)
- 自然科(44105)
- 自然科学(44095)
- 自然科学基金(43438)
- 教育(41449)
- 资助(38034)
- 划(37549)
- 编号(34816)
- 制(29781)
- 成果(28670)
- 部(28075)
- 创(27099)
- 业(26277)
- 重点(26063)
- 教育部(25534)
- 人文(25216)
- 创新(25171)
- 国家社会(24934)
- 期刊
- 济(100465)
- 经济(100465)
- 研究(59749)
- 财(48677)
- 管理(41215)
- 中国(36818)
- 科学(23736)
- 融(23274)
- 金融(23274)
- 学报(22807)
- 财经(21268)
- 大学(19241)
- 技术(18599)
- 学学(18578)
- 农(18254)
- 经(18054)
- 财会(16258)
- 业经(15592)
- 经济研究(15152)
- 会计(14053)
- 教育(13196)
- 问题(12220)
- 技术经济(11623)
- 农业(11096)
- 通讯(11036)
- 会通(11020)
- 现代(10627)
- 贸(10441)
- 经济管理(10332)
- 务(9757)
共检索到30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席 陈岱松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具有职业经理人特征的、适应市场经济运作需要的优秀企业经理人就难以足量产生。中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理人选择机制的合理取向应该是: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梁洪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解晰 张伟
本文以2012年沪深两市22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地位,表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特征;其次,结合央企规章制度,本文构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ICI,评价内容涵盖了COS0内部控制框架中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要素,并具体划分了24个子指标;最后,根据央企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本文选取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
关键词:
央企 内部控制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艳洁
一、引言国企改革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多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早先的绩效考核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利润增长的背后,缺乏系统而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绩效考核容易停留在业绩增幅等表面的数据上。我国央企规模巨大,在央企考核引进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之前,对央企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考核主要采用年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显然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其在任期内的经营及决策能力和绩效成果。所以,依据央企生产经营特点采取科学设计、综合经营盈利与风险控制的考核指标才是确定央企高管绩效薪酬的最佳方式。央企要抓住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有利时机,需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推进结构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凌文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行为的特殊规律和九大治理难题,分别为整体上市问题,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和自愿性问题,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境内外同时上市的规范运作及其监管问题,分拆上市问题,以股份支付收购非同一控制下的资产问题,财务公司的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以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等。结合神华集团在整体上市过渡期的安排、中国神华的公平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和神华财务公司注入中国神华等3个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最后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央企控股 资本市场 整体上市 国企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利辉
<正>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要开展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并购重组,提升规模优势,改善公司治理,形成规模效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高质量成长,而并购重组能够提供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购要避开价值陷阱,开展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并购重组,进而实现专业整合,获取前沿技术,提升规模优势,优化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改善公司治理,形成协同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领 宋常
基于2010—2018年中央企业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公告,探讨国家审计对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显著抑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虚增收入行为,该效应在审计年度和公告年度均存在。通过PSM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效应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会计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越多,国家审计抑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效应越显著;而公告披露的其他问题不影响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虚增收入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贝贝 陈乾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型央企集团作为国企改革的主力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改革过程中伴随的央企高管变更(央企"换帅")具有治理效应吗?文章从盈余管理这一视角,研究央企"换帅"对控股上市公司的影响。与已有研究发现企业内部高管变更增加盈余管理的结论不同,本研究发现央企"换帅"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后仍保持不变。进一步地,当央企高管强制变更、继任高管来自集团外部时,该变更对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大;此外,央企高管主要通过变更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提升了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本研究丰富了企业集团以及企业盈余管理领域的文献,为央企"换帅"的积极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并为政府部门更有效地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付楠楠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社会审计质量,损害了社会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本文以2010—2018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国家审计能够抑制这一行为。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高、事务所行业专长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更能显著地抑制审计意见购买;多次审计以及审计机关查出问题数量越多,国家审计抑制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效应越明显;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在同行业和具有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未被审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张嘉硕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分红制度,这种政策带来的强制性分红压力会沿着企业控制层级往下转移。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分红对中央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企业会通过减少盈余的方式规避该政策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金子塔层级越低的中央企业这种规避行为越明显。进一步,中央企业面临强制性分红压力与业绩考核压力时,更注重业绩考核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曾莲 张宇 王筱钰
巡视监督是维护国企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中纪委的巡视监督能够有效遏制国企避税。巡视对非四大审计的企业、市场化进程较差地区的企业、投资者监督较差的企业和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等五类企业避税的监督作用更强;巡视次数越多,监督避税效果越好;国资委比中纪委巡视监督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系数更大,但显著程度低于中纪委巡视监督;巡视监督主要通过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来降低避税。因此,我国应不断完善中纪委的巡视监督制度,构建巡视监督与内外监督协调统一的监督制衡体系,增加巡视监督频率,并加强与国资委巡视监督的沟通与配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获宝 童樱
本文结合国内外分部报告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2012年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分部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乐 谢德仁 陈运森
本文研究私人控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监督和行业竞争对经理人激励的影响。具体地,以实际控制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否来衡量实际控制人监督的力度,基于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与实际控制人不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公司相比较,实际控制人以董事身份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公司的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且这一关联关系只出现在所处行业竞争程度相对较高的公司中。本文的发现意味着,对于私人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参与薪酬委员会的运作来有效监督和改进经理人激励机制,完全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未必最优。本文的发现也为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正面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真 赵丽萍
本文以81家央企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9~2011年样本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和净利润(NP)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国资委出台的新考核标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新旧考核标准对EVA和N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企业盈利与否,只有当央企EVA大于零的时候能通过国资委的考核标准,由此也说明国资委对推行EVA促使央企合理利用资本的决心,以及由利润导向转为价值创造导向的政策转变。
关键词:
EVA NP 央企考核 价值创造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