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5)
- 2023(4456)
- 2022(3686)
- 2021(3737)
- 2020(2994)
- 2019(7053)
- 2018(7104)
- 2017(13360)
- 2016(7530)
- 2015(8003)
- 2014(8032)
- 2013(8006)
- 2012(7193)
- 2011(6014)
- 2010(6178)
- 2009(5869)
- 2008(6460)
- 2007(5275)
- 2006(4999)
- 2005(4578)
- 学科
- 财(29521)
- 济(23467)
- 经济(23426)
- 管理(23391)
- 税(21790)
- 业(20870)
- 税收(20355)
- 收(20179)
- 企(17471)
- 企业(17471)
- 财政(14780)
- 政(12083)
- 制(11074)
- 务(10715)
- 财务(10694)
- 财务管理(10649)
- 收入(10367)
- 企业财务(10095)
- 中国(9248)
- 农(8443)
- 体(8230)
- 方法(7582)
- 体制(7253)
- 数学(6938)
- 数学方法(6800)
- 地方(6292)
- 度(6028)
- 制度(6025)
- 银(5825)
- 银行(5822)
- 机构
- 学院(88578)
- 大学(87242)
- 济(39126)
- 经济(38370)
- 财(35574)
- 研究(32684)
- 管理(30207)
- 中国(27075)
- 理学(24861)
- 理学院(24590)
- 管理学(24269)
- 管理学院(24098)
- 财经(21605)
- 经(19410)
- 京(18517)
- 科学(17901)
- 所(16985)
- 财经大学(15446)
- 江(15435)
- 研究所(14114)
- 中心(13847)
- 财政(13710)
- 省(13633)
- 经济学(12663)
- 北京(12649)
- 税(12503)
- 政(12445)
- 院(11838)
- 农(11728)
- 经济学院(11338)
- 基金
- 项目(49557)
- 研究(39054)
- 科学(38106)
- 基金(35362)
- 家(30301)
- 国家(30022)
- 科学基金(25396)
- 社会(24759)
- 社会科(23527)
- 社会科学(23515)
- 省(18511)
- 基金项目(17764)
- 教育(17470)
- 编号(16427)
- 成果(15487)
- 划(15321)
- 资助(14797)
- 自然(14465)
- 自然科(14118)
- 自然科学(14114)
- 自然科学基金(13837)
- 性(12564)
- 课题(11636)
- 制(11176)
- 重点(11138)
- 部(10974)
- 国家社会(10846)
- 项目编号(10502)
- 阶(10485)
- 段(10435)
共检索到16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季
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国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家庭之间的分配状态。其分配对象为该国国民收入,分配主体为市场中三类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家庭。从分配层次上看,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次。初次分配也称要素性分配或交换性分配,是依据各要素对生产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李学军
流转税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流转税的改革必然会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得份额快速增长,居民和企业所得份额却持续下降。"营改增"的流转税改革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适度控制了政府收入的规模,使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该文运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营改增"的改革试点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使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部门所得份额下降,企业、居民部门所得份额提高,表明"营改增"改革试点改变了既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 分配格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张志超
本文在考察新一轮财税改革基础上,根据1995~2013年省际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考察"营改增"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营改增"视角的新一轮财税改革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流转税改革提高了居民和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另一方面,流转税改革降低了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同时,重点考察了"营改增"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贡献程度。最后,依据本文的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 PVAR 分配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春 陈昌盛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而且持续下降。二是城乡、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三是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灰色和非法收入恶化收入分配关系。造成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文倩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既具体体现为经济成果的分配方式和公平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持续性和社会和谐。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在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近几十年来,国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民收入比重的下降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在上升。在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税收体制机制的缺位有可能导致政府非规范收入的扩张和个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廷科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经济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投融资体制方面所发生的变革尤其令人瞩目。但是,相对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来说,我国投融资体制还是相当滞后的,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投融资范围过宽、投融资体制的计划性过强、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银行体制转轨缓慢、投融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不完善等。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投融资体制,在政策设计和安排方面必须充分体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缩小政府投融资领域,相应拓宽非国有经济投融资领域和渠道;二是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和市场机制调节投融资活动的基础作用,形成有效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三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国民收入向企业和政府倾斜。这不仅直接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需的过多依赖,而且还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并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霏
2011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改革对我国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改革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个人所得税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被弱化,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收入分配职能。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格局 税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富祥
如何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合理的,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谈谈我的看法和对一些观点的分析。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斜的趋势及其特点经过1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的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已发生明显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本文在对国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向个人倾斜,其特点是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总量超过生产总量下的结构性倾斜,而且在结构性倾斜中并存着社会性分配不公和"平均主义"。判断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要坚持经济增长与发展、利益兼顾与适度、个人收入形成机制合理和适度增长三项标准。作者认为,构造新的国民收入分配新格局,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为理论依据,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统筹兼顾为结构特征,以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并经过实践的调整与检验而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发展、活力旺盛、良性循环的合理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 国有资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季
国民收入分配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长周期和近15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为基础,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比例变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留存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劳动报酬占比下降6.66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的经营性留存占比有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的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生产税净额和社会保险收入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由于缴纳收入税,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则继续上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与初次分配相比有所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的幅度趋小,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对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相对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弱。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经营性留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贵权
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一,巩固市场基础作用规范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阶段,改变国民收入过多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的做法势在必行。要提高劳动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强化再...
关键词:
分配格局 调整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