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0)
- 2023(10603)
- 2022(9263)
- 2021(8900)
- 2020(7346)
- 2019(17296)
- 2018(17148)
- 2017(33680)
- 2016(18008)
- 2015(20422)
- 2014(20494)
- 2013(20128)
- 2012(18310)
- 2011(16319)
- 2010(16041)
- 2009(14636)
- 2008(14304)
- 2007(12367)
- 2006(10891)
- 2005(9519)
- 学科
- 济(69674)
- 经济(69603)
- 管理(51869)
- 业(49250)
- 企(44428)
- 企业(44428)
- 方法(33750)
- 数学(29194)
- 数学方法(28811)
- 制(19881)
- 银(19774)
- 银行(19627)
- 行(18304)
- 业经(17856)
- 财(17731)
- 中国(17356)
- 农(16903)
- 学(14937)
- 地方(13724)
- 融(13166)
- 金融(13165)
- 理论(12222)
- 务(11750)
- 财务(11680)
- 财务管理(11664)
- 度(11606)
- 制度(11591)
- 贸(11552)
- 和(11545)
- 贸易(11538)
- 机构
- 大学(251388)
- 学院(248637)
- 管理(104131)
- 济(95150)
- 经济(92865)
- 理学(89995)
- 理学院(89051)
- 管理学(87543)
- 管理学院(87106)
- 研究(79696)
- 中国(65219)
- 京(53664)
- 科学(50043)
- 财(44824)
- 农(39425)
- 所(39135)
- 中心(37697)
- 业大(37626)
- 财经(36201)
- 研究所(35870)
- 江(35700)
- 北京(34122)
- 经(33007)
- 范(31804)
- 师范(31529)
- 农业(31010)
- 州(30061)
- 院(28971)
- 经济学(27707)
- 财经大学(27361)
- 基金
- 项目(174436)
- 科学(136657)
- 研究(127238)
- 基金(126652)
- 家(109790)
- 国家(108879)
- 科学基金(94151)
- 社会(78516)
- 社会科(74395)
- 社会科学(74369)
- 基金项目(68020)
- 省(67674)
- 自然(62676)
- 自然科(61193)
- 自然科学(61180)
- 自然科学基金(60080)
- 教育(58103)
- 划(57093)
- 资助(52452)
- 编号(52326)
- 成果(41882)
- 重点(38199)
- 部(38099)
- 创(36163)
- 发(35933)
- 课题(35122)
- 创新(33642)
- 科研(33547)
- 项目编号(32835)
- 教育部(32818)
- 期刊
- 济(101802)
- 经济(101802)
- 研究(75730)
- 中国(44749)
- 学报(39396)
- 管理(37882)
- 科学(36344)
- 农(35113)
- 融(33427)
- 金融(33427)
- 财(33187)
- 大学(30018)
- 学学(28247)
- 教育(26698)
- 农业(23219)
- 技术(21352)
- 财经(17421)
- 业经(17088)
- 经济研究(15608)
- 经(14569)
- 理论(14459)
- 图书(14184)
- 实践(13524)
- 践(13524)
- 问题(12904)
- 科技(12461)
- 技术经济(11811)
- 现代(11430)
- 业(11334)
- 版(11025)
共检索到363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冯璐
上下级银行间如何合理分配权限,一直是银行改革中的难题。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层级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高度集权、放权搞活、法人授权等阶段后,又逐步上收管理权限,但存在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将集权契约与授权契约相比较,分析了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层级间权限配置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国有商业银行上下级行间权限分配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
关键词:
层级 权限配置 委托代理 有限契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冯璐
国有商业银行传统层级基数确定存在诸多弊端,导致激励约束机制失效,层级委托代理成本激增。本文从传统基数确定模型的弊端出发,打破联合确定基数法中代理人知晓实际最大产出的假定,在银行未来收益不确定性下探讨联合确定基数模型的有效性,并以现实案例进行论证。分析得出,只要下级银行自报数的权重和各激励惩罚系数的设定满足一定关系,联合确定基数的方法会使下级银行自发高报并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继洲
国有商业银行的层级组织从其运行的特点 (纵向按行政区域设置 ,横向按业务功能设置 )来看 ,存在诸多弊端 ,主要是横向组织设置政府化 ,管理部门臃肿低效 ;纵向组织设置行政区域化 ,代理链超长 ,层间信息交流和沟通成本高。这些弊端已成为系统内资源优化配置的严重障碍 ,对此必须实行改革。依据现代公司组织理论和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 ,改革后的新型国有商业银行横向组织结构的建构应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根据市场化和客户化的要求 ,建构“市场拓展、风险控制、保障支持”三大业务系统 ;二是实施矩阵式管理。纵向组织结构的建构应着眼于缩短代理链 ,依效益原则建构“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管理模式 ...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层级组织 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佐郑
银行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文章运用VaR方法,结合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建立了包括银行交易成本、经营策略和风险偏好的银行资本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一些技术性结论,银行管理部门在一定的风险期限内设置的置信水平在严格的银行模型假设条件下,风险资产回报的变化受到最佳权益资产的影响,银行资产负债的最佳数量受到资产回报波动性的影响,基于VaR的最佳银行资本要求依赖于银行的资产负债政策和市场因素,为银行资本优化配置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银行资本 优化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军
分析、研究和考察商业银行追求效益(利润)极大化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分析、研究和考察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能力和水平。银行资产配置问题研究是一个动态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题,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体制交替的特殊环境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有其特殊性,如何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本文试图以此为出发点,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提出个人的见解,以期引起理论界和银行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力昌 薛峰
本文论述了职权结构与经营决策的逻辑关系 ,认为良好的职权结构不仅使企业决策在纳伪错误与拒真错误替代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而且能整体减少纳伪错误与拒真错误。基于银行公司信贷、个人信贷、公司负债、个人负债、中间业务五种金融业务收益的概率分析 ,结合国有商业银行职权分配现状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按各金融业务收益概率特性建立层次有致的职权分配结构 ,并从权限划分、职权架构、职权层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各业务品种职权分配的观点。
关键词:
银行 收益 概率 职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亮 熊俭 游小华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目标模糊等问题,因此要按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摒弃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配置、开发和管理,进行以适应战略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调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按照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重点配置优质人力资源,坚持价值导向对关键岗位优先配置人力资源;适应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需要,强化前台营销功能和市场拓展力量,加强客户经理的配置工作力度;适应人力资源配置工作需要,强化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目标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苏阳 潘信豪
本文通过对南宁辖区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及其绩效的分析 ,探讨了“机构内竞聘制度”的经营绩效和制度绩效 ,并提出了三点结论性建议。一是市场范围应该从局部市场向统一的金融人力资源市场过渡 ;二是竞争规则应该从官本位向职业银行经理选拔过渡 ;三是激励机制应该从短期边际效益定价向长期预期定价过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亚 刘晶
本文基于平均收益率和VaR值,利用历史数据,对包括央票、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在内、商业银行可投资的28种银行间债券品种进行配置优化,得到了最优的投资组合。通过回溯检验,证明该投资组合具有优化效果。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历史数据的投资组合配置方法既符合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要求,又考虑到了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实际情况;该方法可以提供期望收益率条件下具有最小VaR值的投资组合,从而可以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组合配置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为商业银行投资提供一种量化投资方案,供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钧 张德
本文研究了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经理胜任力模型,利用团体焦点访谈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风险经理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由18省市商业银行得到有效问卷778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商业银行风险经理胜任力结构模型与层级结构。结果表明,风险经理胜任力模型由16个胜任特征构成调查印证、分析判断、风险意识和沟通内控等4大胜任力类群。
关键词:
风险经理 胜任特征 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司德明 梁贵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霞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等相关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以及按第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且抑制作用也逐层提高。根据结论的启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各层级相关信息,努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信息透明度及质量,以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霞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等相关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以及按第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且抑制作用也逐层提高。根据结论的启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各层级相关信息,努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信息透明度及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玉华 虞迪锋
根据传统理论,银行作为企业外部治理者,应具备一定的控制权,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债权人却缺乏这种控制权。由于债务约束机制、合约履行机制和债权治理机制不健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利害相关者参与公司控制权配置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同时,由于治理环境的不同,商业银行对企业控制权有不同形式的要求,核心问题是控制权的配置和在此基础上的制衡,在比较美日两种控制权配置模式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特点的控制权配置目标模式,即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债权硬约束与股票投票权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灵活的融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