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4)
2023(3738)
2022(3096)
2021(2945)
2020(2371)
2019(5511)
2018(5072)
2017(10160)
2016(5327)
2015(5607)
2014(5361)
2013(4930)
2012(4344)
2011(3814)
2010(3609)
2009(3244)
2008(3356)
2007(2971)
2006(2720)
2005(2565)
作者
(13014)
(10681)
(10437)
(10316)
(6728)
(4968)
(4879)
(4251)
(3992)
(3763)
(3726)
(3616)
(3385)
(3329)
(3314)
(3311)
(3205)
(3128)
(2963)
(2794)
(2644)
(2619)
(2481)
(2445)
(2420)
(2419)
(2373)
(2206)
(2165)
(2096)
学科
(18158)
经济(18149)
(14818)
银行(14673)
管理(13937)
(13454)
(12683)
(12601)
(10706)
企业(10706)
方法(9432)
业务(8688)
数学(8506)
数学方法(8378)
(8292)
制度(8286)
银行制(7588)
(7402)
金融(7402)
(5656)
中国(5364)
业经(5026)
(4970)
(4479)
体制(4432)
(3690)
财务(3670)
财务管理(3664)
企业财务(3494)
产业(3362)
机构
大学(64743)
学院(63601)
(27471)
经济(26910)
管理(26086)
中国(23128)
理学(21929)
理学院(21770)
管理学(21462)
管理学院(21355)
研究(19523)
(16537)
银行(15830)
(15063)
(14650)
(13197)
财经(12092)
中心(11254)
(11163)
(9824)
科学(9809)
(9807)
金融(9669)
经济学(9536)
(9449)
财经大学(9320)
经济学院(8718)
(8404)
(8402)
北京(8083)
基金
项目(43657)
科学(34865)
基金(33172)
研究(32666)
(28430)
国家(28221)
科学基金(24815)
社会(22408)
社会科(21425)
社会科学(21419)
基金项目(16989)
(15690)
自然(14898)
自然科(14577)
自然科学(14577)
教育(14452)
自然科学基金(14290)
资助(13443)
(13264)
编号(13168)
成果(10639)
国家社会(10178)
(9983)
重点(9657)
(9284)
教育部(9040)
(9037)
项目编号(8905)
人文(8874)
创新(8750)
期刊
(27126)
经济(27126)
(22071)
金融(22071)
研究(21920)
(11961)
中国(11119)
管理(9516)
学报(8961)
(8839)
科学(7944)
大学(7552)
学学(7187)
财经(6521)
(5478)
经济研究(4700)
理论(4687)
技术(4475)
实践(4355)
(4355)
业经(4312)
农业(4312)
农村(3779)
(3779)
教育(3630)
问题(3463)
图书(3286)
商业(3172)
国际(3151)
(3060)
共检索到102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邱志刚  曹世祥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极具价值与经济属性。数据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有了主动权。新发展格局对银行业数据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数据治理为突破口,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能力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多重困境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丹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数据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变化,改变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对银行创造价值的模式产生深刻影响。银行业属于信息高度密集型行业,只有掌握充分、准确的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对于风险的判断更需要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2011年,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教训之一是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凯  于天  
文章结合商业银行目前数据治理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科技化、数字化进程发展情况,提出具体思考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奠定决策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洪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及经营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目标是在确保数据安全及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生产力,发挥其生产要素的价值。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充分认识到数据治理的价值,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客户信息及隐私保护机制有待建立健全,数据质量及数据标准问题较为突出,数据架构及数据质量管理有待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实际出发,可参考国际数据管理协会提出的数据治理体系框架,从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及组织保障、数据标准、数据架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治理等方面着手,提高银行数据治理质效,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增强数据安全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方根   荆家琪  
<正>商业银行作为采集、存储和应用大量数据的主体,如何对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归类和管理、实现数据资源入表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难题数据是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商业银行既是数据的使用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商业银行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交易和服务加速线上化、平台化和场景化,对数据的投入也快速增加,形成海量数据资源。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商业银行作为采集、存储和应用大量数据的主体,如何对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归类和管理、实现数据资源入表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难题。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关文杰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基础战略资源。银行业作为典型的数据驱动型行业,既为社会各层面提供微观金融保障与服务,又体现国家经济宏观状态和调控方向,成为数字经济时代转型的排头兵。本文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为导向,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模式和落地实施策略,以期对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新范式的构建有所裨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晨  
随着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实施和陆续完成,大集中后的管理革新、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发挥好数据集中的作用和效益,借助技术的外力,达到完善体制、业务创新、提炼内力、防范风险的目的,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在数据集中后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颜秋  黄旭  张炜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催化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广泛应用,对金融生态和金融格局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国家层面对大数据发展给予高度重视,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征求了专家意见,有望年内发布。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正步入转型时期,其整体运营模式正在从"外延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未来的商业银行应主动拥抱"大数据",从数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岷峰  欧阳文杰  
在数据资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是参与市场建设的关键主体之一,但估值定价成为制约当前数据资产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的数据资产具有数据来源的广泛性、数据内容的异质性、数据生产的复杂性等数据特点,在应用场景和价值显现环节会发生多重可变性,从而对商业银行数据资产的估值定价带来一些挑战,包括标准缺失、价值多变、工具不足、市场缺位、权属纠纷等。为此,文章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等评估方法原理,针对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数据资产采取不同的估值思路,利用联邦学习技术进行估值定价流程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交易系统支持下实现商业银行数据资产的交易定价。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博宇  
商业银行各业务领域大多采用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集中统一信息管理模式,为审计工作逐渐由传统的抽样现场审计模式向数据审计模式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Hadoop作为一个高效、扩展性强、应用灵活的技术载体,与数据审计的需求相契合,对于数据审计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雨  武剑  高明  
信用评级过程中商业银行单靠数据清洗无法根本剔除蓄意欺诈性数据。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设计专门的系统和模型,以便有效地识别和防范数据欺诈行为。分析财务数据欺诈的类型,选取判定数据欺诈的指标,设计数据反欺诈模型系统,整合相应的业务流程,为商业银行实施评级系统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志宏  
本文根据大样本银行数据,从分行和分省的角度系统讨论了影响地区存贷比的形成因素。研究发现,存贷比内生于地区经济发展,其地区差异是该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有反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并不能以此衡量金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在改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时,地方政府应减少对存贷比指标的直接干预。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理解上,既要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又要考虑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核心是信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只有在信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体系稳定。本文结论也有利于加深对财政和金融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彬  季诚诚  连伊敏  
2021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组织银行业、保险业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对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合规"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合数据之规"势在必行。商业银行因数据治理不当、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监管数据报错等原因而获监管罚单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银保监会2021年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即事关数据合规问题,某行因数据安全管理粗放、存在数据泄露风险、互联网门户网站泄露敏感信息等问题,被罚款420万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颜秋  黄旭  张炜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催化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广泛应用,对金融生态和金融格局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国家层面对大数据发展给予高度重视,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征求了专家意见,有望年内发布。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十年的高速增长后正步入转型时期,其整体运营模式正在从"外延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未来的商业银行应主动拥抱"大数据",从数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鹏虎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自1946年计算机出现以来,人类开始步入第三次浪潮,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日益深化,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已经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生产、生活、娱乐的方式。"互联网+"是我国积极应对第三次浪潮冲击而提出的国家战略。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应用,产生了很多新业态和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互联网+"战略深化过程中,中国数字经济得到了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