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
- 2023(371)
- 2022(304)
- 2021(297)
- 2020(229)
- 2019(516)
- 2018(465)
- 2017(900)
- 2016(458)
- 2015(493)
- 2014(490)
- 2013(512)
- 2012(461)
- 2011(434)
- 2010(495)
- 2009(415)
- 2008(430)
- 2007(341)
- 2006(302)
- 2005(260)
- 学科
- 管理(1656)
- 济(1581)
- 经济(1580)
- 制(1254)
- 业(1029)
- 制度(1010)
- 度(1010)
- 医疗(963)
- 疗(963)
- 服务(936)
- 企(854)
- 企业(854)
- 方法(637)
- 生(633)
- 教育(600)
- 资源(595)
- 数学(594)
- 数学方法(582)
- 研究(533)
- 财(533)
- 研究生(481)
- 环境(467)
- 中国(421)
- 和(400)
- 学(395)
- 农(388)
- 税(385)
- 税收(376)
- 收(375)
- 地方(328)
- 机构
- 大学(7103)
- 学院(6694)
- 济(2888)
- 经济(2764)
- 研究(2722)
- 管理(2695)
- 理学(2247)
- 理学院(2227)
- 管理学(2203)
- 管理学院(2190)
- 中国(1742)
- 财(1490)
- 京(1472)
- 科学(1322)
- 所(1205)
- 中心(1197)
- 财经(1113)
- 院(1113)
- 江(1087)
- 生(1076)
- 研究所(1058)
- 经(1033)
- 农(972)
- 北京(959)
- 经济学(929)
- 业大(918)
- 省(905)
- 财经大学(842)
- 经济学院(810)
- 州(799)
共检索到1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世利
目前,在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卫生资源宏观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微观效率,增加财政补助,控制医院收入增长,对药品实行统一集中采购。通过这些措施,控制医疗费用。只有在低费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具有较强费用控制机制的医疗保障制度;只有这些措施互相配合,综合作用,才能降低医疗费用;只有提供基本、低价、有效的医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医疗保障的“低水平、广覆盖”。
关键词:
卫生资源管理 医疗费用控制 基本医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欧序生
由于多种办医形式及医疗技术与服务能力的客观存在的差异,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体制与服务方式、医疗消费支付能力、医疗机构服务意识与动机分别影响医疗服务有效需求和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的实现。本文拟就我区卫生资源与卫生服务供需状况进行分析,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深刻认识改革服务体系、转换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实现卫生服务方式、卫生管理模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玮博,王子正
山东省滨州地区属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用于医疗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医疗机构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打破发展常规,寻找一条适合市场经济新形势要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的新途径。滨州地区人民医院和滨州地区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两院”),通过实施合并,优化了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了医院的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泉 谢小平 赵郁馨
卫生费用在机构间的分配状况反映了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本研究利用机构法卫生费用核算结果,分别描述了卫生费用在城乡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以及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配置状况,并对经常性卫生费用、基本建设投入的机构流向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从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总费用 经常性卫生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武
传统的卫生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为主,使卫生资源在总量上高投入低产出,结构上失衡与浪费并存,严重地影响了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应转移到集约型增长的路子上去,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保证,是搞好卫生资源经营的条件,也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通过调整结构,资产重组,技术改造,加强宏观调控等措施,最终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与优化。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卫生资源 粗放型 集约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蕾 李靖宇 刘兵 乔晗
医疗卫生服务是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部分国家现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及相应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文献调研,梳理五种主要模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特点,并讨论八个代表性国家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比各国卫生费用、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等主要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其中针对卫生费用提出了一个六维比较框架用于国别分析。文中通过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对比,揭示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谦
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医疗卫生资源来讲,一方面,人的健康需求是一种持续的社会需求,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低,医疗卫生资源稀缺,供给不足。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及配置效率的高低,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框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康海媛 孙焱林
目的:通过比较中国31个省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揭示各省区医疗资源配置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个代表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31个省区的人均配置水平分成5个等级;根据5个等级,提出影响人均配置水平等级的影响因素,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并估计。结果:北京、上海、西藏分别属于第一、第四、第五等级,天津等7省区属于第二等级,河北等21省区属于第三等级;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家庭可支配收入等4个因素均显著影响人均配置水平。结论:经济发展与医疗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不均衡,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与人均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呈负向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蕾 李靖宇 刘兵 乔晗
医疗卫生服务是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部分国家现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及相应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文献调研,梳理五种主要模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特点,并讨论八个代表性国家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比各国卫生费用、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等主要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其中针对卫生费用提出了一个六维比较框架用于国别分析。文中通过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对比,揭示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启示和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爽,张玉清,王玉清
卫生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医疗保健需求无止境,而资源却远远不足。所以,社会必须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作出这样的选择:在医疗保健服务上花多少钱,如何以最佳的方式把这些服务生产出来,以及如何分配这些服务,要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玉宏,姜潮,图易宸,唐成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孝国,王有立
目前,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日趋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医院多、人员多、设备先进、技术力量相对雄厚,这种“不可缺少、不可替代” 的独特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而有的地区设备简陋,后继乏人,经费日趋紧张,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为了保护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都能达到生物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必须组织、宣传、动员社区的居民参与承诺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全球战略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军 马月丹 王昕 于润吉
1工作准备(1)确定工作方案。制定《辽宁省第二轮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方案》。明确卫生资源配置编制工作的组织机构、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和经费预算等相关事宜。(2)人员培训。组建工作小组。对其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涵义、原则、现实意义和编制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标准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卫生资源 配置标准 程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梅玲 陈少晖
文章基于我国2013—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2013—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总体未实现有效配置;从空间分布看,不同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效率存在差异,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效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是医疗设备和人才的不足制约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提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化上看,东中部地区较为平稳,西部地区受政策、环境等影响,变动较大。建议强化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大西部地区医疗投入,优化东中部地区配置效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协作,平衡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饶克勤,陈育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所产生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发展卫生事业很大程度上强调增加供给方的卫生服务的能力,即增加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和医院床位来增加卫生投入,因而带来了一些地区机构重叠、人员臃肿、资源利用不高;另一方面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补偿机制不合理致使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及居民的负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的增加和卫生服务的利用。近些年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