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2)
- 2023(6653)
- 2022(5487)
- 2021(5135)
- 2020(4322)
- 2019(9688)
- 2018(9357)
- 2017(16984)
- 2016(10059)
- 2015(11462)
- 2014(11689)
- 2013(10655)
- 2012(9593)
- 2011(8756)
- 2010(8921)
- 2009(8421)
- 2008(8235)
- 2007(7536)
- 2006(6741)
- 2005(6349)
- 学科
- 管理(32160)
- 济(30446)
- 经济(30370)
- 业(27966)
- 企(22900)
- 企业(22900)
- 中国(13010)
- 制(12219)
- 财(12212)
- 方法(10973)
- 农(10666)
- 数学(9473)
- 数学方法(9204)
- 体(8560)
- 业经(8427)
- 教育(8217)
- 体制(7219)
- 务(7200)
- 财务(7165)
- 财务管理(7148)
- 农业(7115)
- 企业财务(6782)
- 理论(6678)
- 银(6422)
- 银行(6412)
- 行(6123)
- 融(6005)
- 金融(6003)
- 学(5676)
- 划(5585)
- 机构
- 大学(137809)
- 学院(133237)
- 济(51957)
- 经济(50702)
- 管理(47765)
- 研究(44532)
- 理学(40831)
- 理学院(40291)
- 管理学(39389)
- 管理学院(39131)
- 中国(32249)
- 京(28708)
- 财(28233)
- 科学(25000)
- 江(21459)
- 财经(21402)
- 所(21295)
- 范(20159)
- 中心(20025)
- 师范(20001)
- 经(19299)
- 研究所(18864)
- 农(18838)
- 北京(18284)
- 业大(17728)
- 州(16732)
- 院(16514)
- 经济学(16415)
- 师范大学(16121)
- 财经大学(15705)
- 基金
- 项目(86939)
- 科学(69363)
- 研究(68313)
- 基金(62010)
- 家(52462)
- 国家(51930)
- 科学基金(45087)
- 社会(43834)
- 社会科(41344)
- 社会科学(41333)
- 省(34834)
- 教育(34700)
- 基金项目(32095)
- 划(29345)
- 编号(28589)
- 自然(27035)
- 自然科(26404)
- 自然科学(26398)
- 自然科学基金(25939)
- 成果(25700)
- 资助(24816)
- 制(22669)
- 课题(21639)
- 部(20085)
- 重点(19906)
- 大学(19238)
- 创(18467)
- 性(18401)
- 年(17988)
- 教育部(17964)
共检索到213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秀群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大学毕业生劳动力成本缺失、经济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失衡、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缺失、就业制度激励功能弱化。文章认为,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出路关键在优化制度的安排,即构建资本积累与劳动效益的平衡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强化就业制度激励功能。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制度失灵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颖 孔维强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量的信息表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更难。然而在现阶段,法学专业的人才并未真正达到饱和状态。文章经过分析,力图探求出化解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困局。
关键词:
扩招 法学专业 就业难 化解困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矢野真和 徐国兴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1960年以后日本不同学历的劳动市场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回顾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日本的雇佣制度与学历主义关系、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过去的研究进行评价,并展望了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未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伟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就业问题无疑是世界性难题。中国高等教育经过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毕业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01.1万增加到2013年的699万,14年时间增长了近7倍,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相较于往年,2013年就业岗位需求信息明显减少,就业签约率明显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晓丹
在现代社会,气象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其必然性。我国气象经济产生时间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多重困难。气象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气象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发展气象经济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存在诸如欠缺法律依据、市场化程度低、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气象部门法定垄断、国外气象服务公司抢占市场等问题,亟需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应着重通过气象经济制度化、气象部门法定垄断的破除、商业气象服务消费激励、气象服务保险制度构建等制度设计,破解气象经济的发展困局。
关键词:
气象经济 发展困局 破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腾 李丽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面对工科发展的形势,引导工科院校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与时俱进地转变就业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文章通过厘清当前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研究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境 工科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捷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解决不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研究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制度,并借鉴其先进经验,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大学生 就业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当前发展中也面临着急待克服的制度性障碍,当务之急是要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运行规范、职能定位、自身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中介组织 制度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洁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导致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无疑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文章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即政府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健全就业法律法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贫困大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等。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能力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玲玲 梁晶晶 许洋
在新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求职择业观面临重新定向,深层次剖析隐藏在大学生背后的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NCSS)数据库,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结构演变,发现:正常时期大学生把经济收入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并重的首要因素;极端应激情况下工作轻松和社会贡献共同成为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直接就业依然是大学生最普遍的毕业去向选择,但慢就业趋势逐渐增强。借用大学生社会化模型,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形成一般是平衡个人背景、院系制度、校外环境等多重规范性压力的结果;基于就业意向的强弱和自主性高低,当代大学生就业取向分化为开创型和保守型、顺应型和从众型四类,呈现多元趋势。对此,高校优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机制,需要发挥重要他人作用建立全员联动机制,坚持全过程分阶段引导,并落实就业价值取向的分人分类精准引导的“三全”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价值取向 就业质量 NCSS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宜勇 周帅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广受社会关注。从我国全社会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到底有多难?难在哪?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一、目前我国人口就业的概况及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乐
国际金融动荡,外贸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加大,产业政策调整,节能减排及环保压力日渐增大,企业资金短缺,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减……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讲,目前犹如进入了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影响因素与提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欣
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本文从分布结构的不平衡、毕业流向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复合化、就业岗位的大众化四个方面,探求了大学生就业走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人力需求 大学生 就业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