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
- 2023(38)
- 2022(15)
- 2021(34)
- 2020(18)
- 2019(39)
- 2018(36)
- 2017(57)
- 2016(58)
- 2015(46)
- 2014(55)
- 2013(43)
- 2012(28)
- 2011(28)
- 2010(33)
- 2009(20)
- 2008(27)
- 2007(26)
- 2006(23)
- 2005(20)
- 学科
- 教学(259)
- 学法(140)
- 教学法(140)
- 教育(85)
- 组织(77)
- 算机(70)
- 计算(70)
- 计算机(70)
- 机化(69)
- 计算机化(69)
- 语文(60)
- 理论(55)
- 学理(44)
- 学理论(44)
- 政治(39)
- 思想(37)
- 思想政治(37)
- 政治教育(37)
- 治教(37)
- 德育(36)
- 语(34)
- 汉(33)
- 汉语(33)
- 管理(32)
- 文教(31)
- 数学(21)
- 研究(20)
- 业(19)
- 中国(15)
- 和(15)
- 机构
- 学院(447)
- 大学(446)
- 教育(228)
- 范(180)
- 师范(179)
- 师范大学(151)
- 研究(129)
- 职业(113)
- 技术(111)
- 教育学(103)
- 京(91)
- 科学(88)
- 教育学院(87)
- 江(82)
- 职业技术(82)
- 州(81)
- 技术学院(76)
- 所(71)
- 北京(69)
- 研究所(68)
- 管理(58)
- 理学(56)
- 市(55)
- 济(55)
- 理学院(55)
- 中心(53)
- 经济(51)
- 教育科(49)
- 业大(48)
- 教育科学(48)
共检索到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崔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求学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寓教于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去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学习。一、深度挖掘教材,直击学生心灵1.渗透德育,情感先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总是能打动人,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总是单纯、干净的,因此真情能够直击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毛海燕
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全球学生PISA测试结果,都指向中国学生在审辩式思维发展上的欠缺。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创新始于对成说的质疑,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关注课文导语、课后习题、口语交际等内容,设计相关提问和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审辩式思维 口语交际 略读课文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凌熲
本文从感受自然美,陶冶心灵;感悟人情美,熏陶情感;感悟人情美,熏陶情感;领悟人性美,塑造人格四个方面,对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 美育 审美教育 美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瑞斌
语文对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生为本,改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价模式。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赵晓桥 王东升 刘发茂 李智玲 洪国慧
本研究选取初中聋生194名,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水平,并探讨其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各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上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在学习动机的内部热衷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内部挑战性得分,外部奖赏得分显著高于外部认可得分,在教师课堂感知的支持性行为和教师高期望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反馈得分。(3)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蒋磊 冯铁山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部分指出,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达到“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目标。责任教育旨在提高个体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意志和信念,最终形成时刻尽责、主动担责的习惯。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楼淑建
近几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实质性的转向,将"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过程,预先自学、同伴互学、小组合作等各种以学生的学为原点展开的策略性研究得到重视。同时,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更多寻求在评价标准和评价目标观照下进行。应该说,这个转向极具意义和价值,但"学习型课堂"令广大教师最为担忧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问题。伴随着学习空间和时间的放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建军 文剑冰 林凌 漆涛
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学习机会的研究限于课堂教学层面,又根据学习的发生过程,从"目标""准备""意义""表达""方法""挑战""差异""巩固""评价"和"反馈"十个维度考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机会。调查显示,"方法"机会和"差异"机会,是初中生感受到的较为充分的学习机会;而"意义"机会和"挑战"机会,则是初中生感受到的较不充分的学习机会。初中生能感受到较多的"评价"机会,但这种评价机会仍以终结性评价的考试为主。能为学生提供较充分学习机会的学校,多数位于城区;在提供学习机会方面表现不佳的学校,多数位于乡镇。学习机会水平与考试成绩相关性较低;相较而言,学习机会与非学术性学习结果的相关性更高。
关键词:
初中 学习机会 公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振宇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考核指标。将关键词教学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导师和学生的位置互换,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力量等,都是处理好课堂教学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文健
王崧舟老师曾说:"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同时也体现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特点,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下文以《三亚落日》为例,笔者以语言朗读品味为经,以人文精神的彰显为纬,打造出具有浓厚"语文味"的课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衍 徐梦佳 于海波
在借鉴课堂学习环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32所高职院校的2081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总体感知情况较好,但对物理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感知程度较低;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密切相关,课堂学习环境感知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职院校加强课堂学习环境管理,平衡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创设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来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以提高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堂学习环境 学习行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敏娟 马丁·希门尼斯 安米·劳恩 理查德·戴辛斯
此文研究了英语非母语学生,在美国某所公共大学网络课堂上学习时候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建立在网络教学文化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关注这些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语言、文化、社交)等。研究揭示了这些挑战在这所大学网络课堂上的显现,并且建议了教学改进方法,比如教师应该更多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
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 文化差异 在线学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亚迪 胡惠闵
学习机会的公平是课堂教学过程公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重大项目"中国学校课程与教学调查"的数据,从课堂提问的客观情况即学生被提问的频率、学生的主观感受即提问的叫答情况以及二者的对比等方面探究教学过程中学习机会的公平。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课堂中学生答问机会的不公平客观存在;问题设计难度偏大;类型单一导致提问指向特定群体;教师的叫答方式是答问机会公平实现的关键。建议教师提问的问题适宜且选择合理的叫答方式;了解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兼顾公平与效率;教学设计与反思增加"公平"视角;灵活切换,打破教学方式的定势。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习机会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