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0)
- 2023(2829)
- 2022(2303)
- 2021(2275)
- 2020(1859)
- 2019(4076)
- 2018(4164)
- 2017(8376)
- 2016(4617)
- 2015(4992)
- 2014(4983)
- 2013(5122)
- 2012(4677)
- 2011(4379)
- 2010(4492)
- 2009(4306)
- 2008(4173)
- 2007(4033)
- 2006(3749)
- 2005(3222)
- 学科
- 农(42926)
- 农业(28533)
- 业(22935)
- 济(22861)
- 经济(22843)
- 业经(10591)
- 农业经济(9495)
- 村(8767)
- 农村(8763)
- 发(6897)
- 土地(6733)
- 劳(6447)
- 劳动(6447)
- 农业劳动(6260)
- 发展(6062)
- 展(6061)
- 管理(6032)
- 人口(5955)
- 收入(5742)
- 动力(5721)
- 劳动力(5703)
- 农业人口(5661)
- 制(5605)
- 分配(5473)
- 地方(5389)
- 建设(5326)
- 方针(5223)
- 及其(5172)
- 中国(5155)
- 策(5111)
- 机构
- 学院(68012)
- 大学(60826)
- 农(37080)
- 济(31701)
- 经济(31200)
- 农业(27839)
- 管理(26876)
- 理学(23678)
- 理学院(23521)
- 管理学(23223)
- 管理学院(23127)
- 研究(22819)
- 中国(19629)
- 业大(19248)
- 农业大学(16754)
- 科学(13867)
- 业(12944)
- 中心(12069)
- 京(11941)
- 经济管理(11879)
- 所(11877)
- 江(11051)
- 研究所(10670)
- 财(10451)
- 发(10066)
- 省(9993)
- 发展(9337)
- 展(9326)
- 科学院(9057)
- 州(8229)
- 基金
- 项目(44920)
- 研究(36030)
- 科学(35296)
- 基金(31847)
- 家(27291)
- 国家(26903)
- 农(23861)
- 社会(23396)
- 科学基金(22813)
- 社会科(21642)
- 社会科学(21635)
- 省(19725)
- 基金项目(17686)
- 编号(17100)
- 划(14498)
- 教育(14068)
- 自然(13120)
- 自然科(12742)
- 自然科学(12741)
- 自然科学基金(12506)
- 成果(12445)
- 发(11575)
- 业(11571)
- 资助(11521)
- 村(10704)
- 农业(10670)
- 部(10262)
- 课题(10002)
- 制(9982)
- 发展(9834)
共检索到103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栾严峰 邹丹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农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化学制品在农业生产中的集约使用,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短期行为"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农业用地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并呈发展之势。要优化农地的法律设计,加强公众用地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业用地 法律问题 资源特性 优化配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胜开
我国当前农地流转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信息失灵现象,土地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在我国当前农地流转中,政府应通过信息规制手段矫正农地市场信息失真状况,修复农地市场机制,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对农地流转信息规制的对象为市场参与人的交易信息披露行为,重点是对市场信息的优势方——农村基层组织和涉农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规制。在我国当前农地市场信息规制中,政府应特别注重信息工具手段的运用,以规范管理流转当事人的信息供给与传递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国强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以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然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其中既有法律规定的缺失,也具有封闭性和债权性等非市场化倾向,在流转主体、流转条件、产权界定等方面限制过多或界定模糊,成为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机制,以法律机制助推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成为破解农地流转法律难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法律难题 破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华子 陈旺余
农地入股公司的难点主要在国家政策与现行法律的限制,不能破坏农地由乡或村集体所有与本村村民对土地享有的优先承包权与优先受让权,是设计农地入股制度的政策底线。因此,需要从农地入股的程序、农地股的设计、入股后的风险防范及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只有坚持国家政策底线,尊重农民入股的权益,建立起完善的农地入股法律制度,才能确保农村土地入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关键词:
农用土地 农地入股 入股风险 农地特别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熊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发掘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补偿模式。政府建立农业碳汇补贴制度,对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生态补偿。二是市场化补偿模式。建立碳交易平台,通过碳资产交易实现农业的生态价值。三是自力补偿模式。倡导三次产业融合,引导广大农民成为发掘和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主体,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及其加工业,加快发展以农业为支撑、以农村为载...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 生态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国
我国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农地大量减少,损害农民土地权益,危害生态安全,更严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立法缺失农地发展权,利用农地发展权的立法来保护农地是一种创新的举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国家、土地经营者占用农地都将受到农地发展权的立法限制,同时严格执法和守法,确保农地发展权的实现,从根本上实现对农地的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黎 赵其国 尹雪斌
本文对我国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理论内涵与战略实现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对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阐释,为我国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提供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我国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战略实现途径,即通过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确立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科研主攻领域和方向,建立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技术推广体系,设立国家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建立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品牌体系建设和建立发展联农带农机制等政策措施,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高值功能农业较快的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朋
农户在农地集合信托关系中相较于农地信托公司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保障农户利益是农地集合信托制度的核心。信托法为农户利益的保障提供了两种机制:受托人义务约束机制与受益人监督机制。农地信托公司需要负担信托法规定的以注意义务为核心的八项法定义务,以及公平对待农户与保护农地义务两项特殊义务。农户享有信托法规定的以知情权为核心的五项基本监督权利,建立受益人合议制和完善信息获取规则是农户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各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当它们关系协调时,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和谐发展;反之,农业就会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功能由长期定位于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业多功能性,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业 功能 关系 制度构建 政策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辉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土地资源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存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其在使用制度上如何改革以进入市场流转,是当前需要从法律上、政策上和制度上加以研究、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今后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市场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法律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上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法律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春凝
本文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的使用情况入手,通过对农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农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思考:着眼点是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如何完善土地管理。
关键词:
农地使用 农地保护 法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月霞
关于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学术界有物权说和债权说。依据传统民法理论 ,物权与债权是互动的 ,物权既是债权的前提 ,又是债权的归宿 ,并且二者可以相容于同一物之上。农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合同之债 ,由此产生债权 ,即农户依合同享有请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交付土地与自己占有的债权。然而 ,当这一债权实现之后 ,农户又享有了对该农地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一定处分的用益物权 ,产生了一种新物权 ,这便是农地使用权。在农地上 ,物权和债权互动的结果使二者相容于这一特定物之上 ,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也自然彰显出来。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物权 债权 互动 相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在稳定家庭承包制 ,实行土地使用权长期化的基础上 ,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法律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 ,这为土地使用权市场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才能促进农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法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月春
农地流转的规范有序进行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越位及缺位行为又会阻碍农地流转的深入发展。为了促进农地流转,更好地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应从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角色、完善农地流转法律法规及健全土地管理监督约束机制三方面对农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加以规制。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地方政府行为 法律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