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1)
2023(12858)
2022(10828)
2021(10020)
2020(8138)
2019(18244)
2018(18133)
2017(34299)
2016(19004)
2015(21437)
2014(21439)
2013(21349)
2012(20255)
2011(18452)
2010(19151)
2009(18223)
2008(18228)
2007(16846)
2006(15678)
2005(14858)
作者
(55463)
(46775)
(46224)
(43912)
(29383)
(22485)
(20753)
(17947)
(17776)
(16923)
(16028)
(15645)
(15051)
(14938)
(14712)
(14253)
(13612)
(13534)
(13488)
(13443)
(12162)
(11803)
(11294)
(10856)
(10684)
(10542)
(10437)
(10427)
(9577)
(9245)
学科
(81695)
经济(81564)
(62901)
管理(55568)
(48319)
(40177)
企业(40177)
农业(32278)
中国(27342)
(23721)
业经(23702)
地方(23491)
(22360)
方法(22078)
数学(18378)
数学方法(18055)
(16945)
银行(16927)
(16332)
(16054)
(15828)
(15535)
金融(15533)
(15139)
(14311)
贸易(14293)
(13824)
环境(13486)
技术(12827)
(12268)
机构
学院(275219)
大学(270125)
(115840)
经济(113113)
管理(101177)
研究(99627)
理学(83964)
理学院(83038)
管理学(81764)
管理学院(81263)
中国(80883)
(61446)
(58840)
(57967)
科学(57661)
(51349)
(47454)
中心(47174)
农业(46455)
研究所(45009)
业大(43265)
财经(42613)
(38211)
(37864)
北京(37854)
师范(37569)
(37380)
(36358)
(35006)
经济学(33499)
基金
项目(167704)
科学(131905)
研究(129673)
基金(118814)
(102101)
国家(101051)
科学基金(85969)
社会(82599)
社会科(77822)
社会科学(77803)
(68251)
基金项目(62064)
教育(58106)
(55591)
编号(55089)
自然(51751)
自然科(50397)
自然科学(50388)
自然科学基金(49452)
资助(47698)
成果(46513)
(41915)
课题(38900)
重点(37783)
(37290)
(37203)
(34651)
发展(34365)
(34224)
(33814)
期刊
(150987)
经济(150987)
研究(90921)
中国(71280)
(65189)
(45434)
农业(43449)
学报(40269)
科学(38722)
管理(38012)
(36364)
金融(36364)
教育(35227)
大学(32330)
学学(30131)
业经(29584)
技术(24743)
财经(21429)
(20997)
问题(20776)
经济研究(20660)
(18449)
农村(16261)
(16261)
农业经济(15465)
世界(15289)
(15058)
经济问题(14253)
(13852)
技术经济(13409)
共检索到462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存  任大鹏  
农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变更农地现有用途,将其转为建设用地获得增值效益的权利。该权利的设置在满足了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权益,完善土地权利体系。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其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在土地管理模式上存在影响农地发展权设置的多重障碍,因而在法律上对该权利的进行定位,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主体地位,确保实现方式的畅通是应对障碍的良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利平  
中国已进入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根本问题,其中农地发展权即是问题之一。农地发展权的界定与法律性质的明确关乎农民的财产权利。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发展权制度存在的农地发展权归属不清、宅基地使用权处理不当及土地征收征用缺乏考量农地发展权保障功能等缺陷。农地发展权制度的创设,应明确农地发展权归属,严格宅基地的使用,强化农地发展权的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应斌  辜磊  韩佩松  
有偿退出机制是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顺利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统筹协调退出过程中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发展现状,基于“人—地—钱”视角对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路径,以期助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国平  吴晓伟  
农地发展权是土地发展权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土地发展权研究过于侧重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情况,结合土地利用、流转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农地再利用发展权"的概念。农地再利用发展权的特点农地再利用,是指在保持农地属性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农作物种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农地利用类型改变的行为,在土地规划行业通常称为"农用地结构调整"或者"农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农地再利用发展权可定义为"在保持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林  
本文介绍了我国监管制度困境下的农地征用问题,并从农地发展权为主的产权视角,剖析了对农地征用三大主体监管的制度困境的产权原因。探索监管制度困境的出路——当务之急我国应该创设农地发展权,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优化农地征用监管制度,从而遏制我国农地资产大量流失,保护好国家农地资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芝  白向龙  
当前,持续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应了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态势的时代要求。立足新时期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时代背景,基于人民共同享有的改革实践路向,"共享发展"理应成为我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并集中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崇尚"社会公平"的价值准则以及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三个层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不断做大农地改革蛋糕以夯实共享的成果基础;分好农地改革蛋糕以彰显共享的公平意涵;为农地改革增添新动力以保证共享的可持续推进。以此构建有关农地"三权分置"系统共享型的多元主体利益实现机制,助推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朝着利益共享、人民共富的方向深入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延强  陈利根  
本文运用江苏省江都市农户集中居住工程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了农户集中居住对农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农户集中居住为主动性农户集中居住,且这些农户家庭多以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人员和以非农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时,农户集中居住会对农地细碎化程度的减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军  高继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禾禾,周生路,冯昌中  
经营性征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强大的行政权力取代了土地发展权的权效。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首先介绍了发展权的含义和特征并总结了我国农地发展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地市地化过程中的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定位,提出将发展权分享引入征地补偿机制即农民参与发展权权益的分享,紧接着探讨了发展权分享实现问题,并对农民发展权分享进行了量化。旨在通过对发展权的适当安排缓解现行征地体制中的一些矛盾,从而在深层次上促进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辉  董捷  
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地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的异同,并对农地发展权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根据物权法和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和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获取途径、产生原因、本质及其特征等。在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政策下,提出通过在土地产权中创设农地发展权的办法,来解决征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安录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城市流转是乡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农地城市流转 ,一方面 ,使土地价值增值 ,土地收益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 ,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引起不可逆转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设置土地的可转移发展权 ,并通过市场交易 ,使之既能控制农地城市流转 ,又能兼顾农地保护的公平与效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明义  
产权不完善与价格管制下形成租值消散,损害产权主体权益。我国农地征收中存在农地产权不完善与价格管制导致农地租值消散,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为此,在农地征收中,应完善农地所有权主体,构建农地发展权,遏制价格管制,兼顾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减少租值消散,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国民  林龙  
中国农地发展权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得诸如农地发展权的归属、红利分享的利益平衡、失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等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建立中国农地发展权利益协调机制:基于农地发展权的性质和国家宏观战略的考虑,非国有农地的发展权应当由国家统一行使和管理;确立农地发展权各方利益的兼顾原则,农地开发所得红利不仅应当妥善照顾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而且应当惠及区域内未获得开发机会的农地权利人;消除土地增减挂钩制度中的土地财政动因,建立并共享农村地籍数据库和农民对政府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制度的绩效评价机制;藉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