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7)
- 2023(15650)
- 2022(13414)
- 2021(12274)
- 2020(10465)
- 2019(23910)
- 2018(23793)
- 2017(46201)
- 2016(24868)
- 2015(27838)
- 2014(27908)
- 2013(27648)
- 2012(25522)
- 2011(23092)
- 2010(23439)
- 2009(21732)
- 2008(21132)
- 2007(18840)
- 2006(16802)
- 2005(15240)
- 学科
- 济(118576)
- 经济(118445)
- 管理(75748)
- 业(69099)
- 企(59059)
- 企业(59059)
- 方法(45309)
- 数学(38941)
- 数学方法(38503)
- 中国(27330)
- 财(27242)
- 农(26583)
- 地方(26556)
- 业经(25859)
- 学(24922)
- 制(23517)
- 体(17567)
- 农业(17375)
- 贸(17336)
- 贸易(17325)
- 理论(16988)
- 和(16822)
- 环境(16752)
- 易(16692)
- 务(16517)
- 财务(16436)
- 财务管理(16402)
- 银(16346)
- 银行(16296)
- 融(16267)
- 机构
- 大学(362965)
- 学院(360599)
- 济(153386)
- 经济(150193)
- 管理(140870)
- 研究(124657)
- 理学(121386)
- 理学院(120026)
- 管理学(118127)
- 管理学院(117463)
- 中国(91510)
- 京(77050)
- 科学(75060)
- 财(70531)
- 所(62465)
- 研究所(56553)
- 财经(55737)
- 中心(55048)
- 农(54821)
- 江(53465)
- 业大(51733)
- 经(50406)
- 北京(48967)
- 经济学(47250)
- 范(46382)
- 师范(45905)
- 院(45157)
- 州(42679)
- 农业(42576)
- 经济学院(42170)
- 基金
- 项目(241880)
- 科学(190171)
- 研究(177671)
- 基金(175474)
- 家(152131)
- 国家(150909)
- 科学基金(129777)
- 社会(113377)
- 社会科(107526)
- 社会科学(107498)
- 省(94272)
- 基金项目(92933)
- 自然(83055)
- 自然科(81022)
- 自然科学(81003)
- 教育(80352)
- 自然科学基金(79580)
- 划(78498)
- 资助(72476)
- 编号(71374)
- 成果(58659)
- 重点(54034)
- 部(53237)
- 发(52398)
- 创(49968)
- 课题(49603)
- 国家社会(46748)
- 创新(46714)
- 制(46361)
- 教育部(45963)
- 期刊
- 济(177770)
- 经济(177770)
- 研究(111914)
- 中国(68428)
- 学报(55503)
- 管理(55245)
- 财(54176)
- 科学(51467)
- 农(50026)
- 大学(42705)
- 学学(40450)
- 教育(36477)
- 农业(34132)
- 技术(32042)
- 融(31723)
- 金融(31723)
- 经济研究(28873)
- 财经(28528)
- 业经(27107)
- 经(24568)
- 问题(22664)
- 技术经济(18902)
- 理论(17486)
- 科技(17148)
- 现代(16825)
- 业(16737)
- 图书(16604)
- 版(15929)
- 商业(15855)
- 贸(15799)
共检索到539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史健勇
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的新业态——平台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分析了其特征和历史演进,然后从微观视角诠释了平台经济的网络效应及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运营机理,最后对平台经济微观运营机理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本文对我国平台经济的研究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对平台经济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内涵 特征 运营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吴雪明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趋势——知识经济、全球化及放松管制和自由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新经济浮现的新型微现经济机制及其有效运作所需的宏观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知识储备、市场规模、市场效率和分配机制。在这个框架下,本文还对新经济首先在美国浮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汤二子
新新贸易理论在我国已经引起了充分注意,但紧随其后产生的新新经济地理却受到忽视,而新新经济地理对空间经济理论的突破是:在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的框架下,放弃企业或劳动者同质性假定,从微观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质"(企业效率)的差异。在理论方面本文将当前研究归结为DS、OTT和BEJK三大分析框架;在实证方面总结了新新经济地理对新经济地理估计偏误的校正。并且展望了新新经济地理与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中国转型经济特殊国情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近来,国际原油市场极不平静,油价节节攀升,每桶售价突破37美元,创下海湾战争以来的10年最高点。一时之间,物价上涨,股市大跌,大有重返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普遍衰退之势。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油价的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据经合组织估计,油价每涨10美元,时间维持一年,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会提高0.5个百分点,GDP增长率降低0.25个百分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豫新 李枝轩 欧国刚
为探究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本文在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平台经济的基础上,采用省份固定效应模型、Tobit截断回归模型、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平台经济分别通过增强创新活力、助力数字金融发展、推进市场化进程三条路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数字金融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创新活力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路径影响效应最大。本研究可为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豫新 李枝轩 欧国刚
为探究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本文在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平台经济的基础上,采用省份固定效应模型、Tobit截断回归模型、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平台经济分别通过增强创新活力、助力数字金融发展、推进市场化进程三条路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数字金融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创新活力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路径影响效应最大。本研究可为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焱群
以创新为动力 ,由新技术革命推动的新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理与整合 ,推动了主导产业的演进 ,催生了新的产业 ,加速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 ,以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为目的 ,调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 ,实现结构合理化和优化 ,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新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王丹惠 王春华
2012年12月8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和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会计之友》杂志社有关期刊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颖熙 徐紫嫣
新经济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新经济使服务提供的场景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在生产变革下,居民消费从生产型向发展型、从商品型向服务型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呈现出便捷化、个性化、品质化、社交化和价值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按照供需理论,从供给端看,新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业态丰富、模式重塑和产业升级四个层面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供给生态,为消费升级提供物质保障;从需求端看,新经济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决策、重塑消费习惯而促进消费升级。笔者认为,新经济下促进中国服务消费升级的政策着力点在于,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发挥新基建的技术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改善消费市场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明园 石雅楠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目标。数字经济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兴经济形态,与各产业的融合正引发新的产业变革,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方式方面促进农业产业优化,从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销售管理方面促进工业产业优化,从创新服务模式和丰富服务内容方面促进服务业优化,并从基础层、支撑层和整合层三个层面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优化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并推动产业融合;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依托数字经济推动新业态发展;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先平
本文论述了新经济的特点:知识是最基本的要素,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指出新经济没有改变经济规律;新经济的实质是收益递增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一、在结构、组织、体制、 运行上具有特点的经济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五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尹举
新经济是近二三十年来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思想与资本的高度结合 ,结合后的创新思想有资本化的趋势及资本有社会化的趋向 ,企业内的组织关系逐渐转化为经济关系并市场化 ,财富形态多元化并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培育新经济必须要有明确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有正确的科技产业政策和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
关键词:
新经济 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文生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新经济的起点》。我一开始还是讲讲怎么从今天的新供给来理解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所谓新供给和新供给经济学,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什么是旧的经济学,它的问题,它的成效。我们都知道,所谓供给经济学,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