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2)
- 2023(11902)
- 2022(10082)
- 2021(9470)
- 2020(8082)
- 2019(18827)
- 2018(18543)
- 2017(35124)
- 2016(19329)
- 2015(22154)
- 2014(22239)
- 2013(22366)
- 2012(20929)
- 2011(19231)
- 2010(19518)
- 2009(19093)
- 2008(18530)
- 2007(16520)
- 2006(14358)
- 2005(13220)
- 学科
- 济(82803)
- 经济(82700)
- 管理(58797)
- 业(52400)
- 企(42150)
- 企业(42150)
- 方法(37165)
- 数学(33145)
- 数学方法(32817)
- 中国(24079)
- 财(23268)
- 农(23080)
- 制(20290)
- 学(18118)
- 贸(17465)
- 贸易(17458)
- 易(17088)
- 业经(16934)
- 环境(16481)
- 农业(14594)
- 银(14564)
- 银行(14532)
- 融(14360)
- 金融(14356)
- 地方(14147)
- 行(13925)
- 务(13663)
- 财务(13615)
- 体(13604)
- 财务管理(13577)
- 机构
- 大学(289692)
- 学院(286399)
- 济(126183)
- 经济(123762)
- 管理(106833)
- 研究(103966)
- 理学(91160)
- 理学院(90108)
- 管理学(88727)
- 管理学院(88188)
- 中国(80490)
- 京(62196)
- 科学(62006)
- 财(59131)
- 所(53468)
- 农(49511)
- 研究所(48452)
- 中心(46729)
- 财经(46516)
- 业大(42819)
- 江(42678)
- 经(42239)
- 北京(40317)
- 经济学(40295)
- 农业(38495)
- 院(37673)
- 经济学院(36322)
- 范(36209)
- 师范(35877)
- 财经大学(34444)
- 基金
- 项目(187897)
- 科学(147640)
- 基金(138280)
- 研究(135989)
- 家(121686)
- 国家(120778)
- 科学基金(101799)
- 社会(88045)
- 社会科(83529)
- 社会科学(83504)
- 基金项目(72568)
- 省(70779)
- 自然(64641)
- 自然科(62993)
- 自然科学(62973)
- 自然科学基金(61875)
- 教育(61748)
- 划(60577)
- 资助(57408)
- 编号(52920)
- 成果(43888)
- 重点(43186)
- 部(43178)
- 发(40435)
- 创(38187)
- 制(38083)
- 国家社会(37588)
- 课题(37345)
- 教育部(36891)
- 科研(36439)
- 期刊
- 济(140299)
- 经济(140299)
- 研究(86810)
- 中国(57320)
- 学报(47011)
- 财(46836)
- 农(44862)
- 科学(43190)
- 管理(38444)
- 大学(36078)
- 学学(34200)
- 农业(29909)
- 融(27570)
- 金融(27570)
- 教育(25922)
- 财经(23862)
- 技术(23165)
- 经济研究(22615)
- 业经(21271)
- 经(20530)
- 问题(19103)
- 贸(17090)
- 业(16681)
- 世界(14902)
- 国际(14866)
- 版(14322)
- 技术经济(14202)
- 资源(13264)
- 理论(13000)
- 科技(12976)
共检索到433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媛 支玲
森林生态补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现实环境和实践需要,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向动态化运作、整体化推进和高效化执行的方向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机制 优化 契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马泓宇 徐少癸
文章在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森林旅游而言,其生态补偿主要是由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政府主导机制、自我补偿机制、区别奖惩机制和循环反哺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
关键词:
森林旅游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芬 陈红枫
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研究以海南省为案例,从居民问卷分析和机构调查分析入手,分析生态公益林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讨论建立海南省生态补偿的管理机制。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户对生态补偿机制持赞同态度。从总体上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农户得到森林生态补偿较低,难以有效地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林业管理机构和居民面临的共同困难是资金不足,由此带来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保护与地区经济收入的冲突...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社会经济 海南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东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10多年来,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规范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全省基本建立起较为规范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建设体系,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5814.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6%、林业用地面积的35.3%。生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文华 李世东 李芬 刘某承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探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重点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黎 曹玉昆
解释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的涵义,评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处于补偿价格偏低、补偿标准难以确定、补偿资金不足来源单一、相关法律不健全、中间环节繁多、地方政府作为有限等现状,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建立的可能性,提出了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分级分类补偿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整合资源.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地方调整 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灵芝 陈正飞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我国现有林情体制下,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特性决定了政府应是保护和引导森林发展的主体,面对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构建思路,并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探讨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路。
关键词:
森林生态补偿 激励机制 生态环境 神农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刘某承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和范畴,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开展研究和探讨。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进行回顾,探讨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初步核算,得出补偿标准的范围,以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生态补偿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刘伟平 冯亮明
通过森林碳生产的经济属性分析表明森林碳生产具有正外部效应,其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适当的价格补偿能够激励生产行为,通过考察林地、林木的机会成本去设定价格补偿的标准,提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森林碳排放权、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政策,补充森林碳生产补偿政策、多元化碳生产资金渠道,完善森林碳生产的投融资体制等3方面政策保障森林碳生产的价格补偿。
关键词:
森林碳生产 价格补偿 生态补偿 机会成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明明 卢群群 杨纪超
通过分析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森林资源产权和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对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补偿支付主体单一、补偿对象及范围界定不明、补偿模式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以及缺乏多元化补偿资金来源;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验主要有生态补偿的法制化程度高、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注重私有林的补偿、补偿标准公平合理、补偿资金来源多元化。因此,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应当从补偿支付主体的多元化、明确界定补偿范围及对象、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
生态效益 补偿 森林生态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小玉 刘悦翠
目前,中国采取单一的公共财政途径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显得过于单纯化,应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寻求一些利用市场手段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森林碳汇项目、森林水文流域补偿、森林生物多样性交易、森林生态旅游、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的介绍,探讨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途径。
关键词:
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 市场化补偿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国志
森林生态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使全社会受益,但保护森林的成本主要由农户承担,因此必须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结论。从森林生态补偿含义、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意愿和补偿效应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在研究内容上尚存在很多盲点和不足之处。第一是差异化补偿标准测算问题,对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方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缺乏比较研究;第二是生态补偿资金的分摊问题,对森林生态补偿资金在不同补偿主体之间的分摊比例研究不够;第三是不同补偿模式耦合的临界点问题,对市场补偿和政府补偿的边界,以及两种补偿模式的交易成本测度等问题缺乏研究;第四是森林生态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问题,对不同补偿模式的激励相容效果和激励相容度测算等问题关注不够。基于上述结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波 支玲 刑红
概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综述 补偿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建中
在论述补偿构成、补偿实质等基本问题之后,以成本构成理论为依据,根据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中国森林生态产品补偿标准发展的5个阶段(现行标准、管护成本标准、简单再生产标准、全额生产经营成本标准、效益补偿标准),以便进一步完善中国森林生态产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补偿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