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8)
- 2023(13717)
- 2022(11248)
- 2021(10342)
- 2020(8564)
- 2019(19098)
- 2018(18883)
- 2017(35934)
- 2016(19643)
- 2015(21974)
- 2014(21913)
- 2013(22184)
- 2012(20899)
- 2011(18992)
- 2010(19541)
- 2009(18536)
- 2008(18658)
- 2007(17012)
- 2006(15719)
- 2005(14726)
- 学科
- 济(91316)
- 经济(91190)
- 业(88547)
- 企(69814)
- 企业(69814)
- 管理(67007)
- 农(48381)
- 农业(32347)
- 业经(31848)
- 方法(29694)
- 中国(27271)
- 地方(26059)
- 财(25229)
- 数学(21291)
- 数学方法(21113)
- 制(20502)
- 技术(18718)
- 务(17426)
- 财务(17400)
- 财务管理(17379)
- 和(17021)
- 贸(16585)
- 贸易(16565)
- 策(16545)
- 企业财务(16404)
- 易(16029)
- 发(15754)
- 体(14760)
- 划(14719)
- 银(14688)
- 机构
- 学院(287566)
- 大学(277776)
- 济(124029)
- 经济(121519)
- 管理(114691)
- 研究(99633)
- 理学(96439)
- 理学院(95473)
- 管理学(94293)
- 管理学院(93737)
- 中国(80622)
- 农(61783)
- 京(59684)
- 科学(57787)
- 财(56425)
- 所(51006)
- 江(50053)
- 中心(47615)
- 农业(46693)
- 研究所(45221)
- 业大(44623)
- 财经(42861)
- 州(41125)
- 经(38504)
- 范(37847)
- 北京(37765)
- 师范(37574)
- 省(37212)
- 院(35222)
- 经济学(35039)
- 基金
- 项目(180259)
- 科学(143230)
- 研究(138203)
- 基金(128292)
- 家(109581)
- 国家(108363)
- 科学基金(94240)
- 社会(89466)
- 社会科(84398)
- 社会科学(84373)
- 省(75987)
- 基金项目(67949)
- 教育(60723)
- 划(59543)
- 编号(58268)
- 自然(57849)
- 自然科(56336)
- 自然科学(56321)
- 自然科学基金(55337)
- 资助(50952)
- 成果(46533)
- 发(45209)
- 课题(40006)
- 重点(39919)
- 创(39918)
- 业(39778)
- 部(39337)
- 发展(37229)
- 展(36628)
- 创新(36495)
- 期刊
- 济(159398)
- 经济(159398)
- 研究(88088)
- 中国(69637)
- 农(64168)
- 管理(45923)
- 财(44751)
- 农业(43143)
- 科学(40227)
- 学报(39828)
- 融(33466)
- 金融(33466)
- 业经(33105)
- 教育(31413)
- 大学(30974)
- 学学(28933)
- 技术(27219)
- 业(23303)
- 经济研究(21854)
- 问题(21351)
- 财经(20980)
- 经(18204)
- 技术经济(16760)
- 世界(16318)
- 农村(15973)
- 村(15973)
- 资源(15762)
- 农业经济(15233)
- 经济问题(14685)
- 贸(14676)
共检索到471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 邹学军 曾鸣 晏泽文 刘强 刘宗敏 唐莎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优势农业资源的全方位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确定了凉山州若干优势农业资源,并针对当前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定位、充分利用优势农业资源、突出开发重点和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凉山州 农业资源 农产品 优势 开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 农业保险补贴 凉山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课题组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苗维亚 蓝明宗 杜刚双 李国富 张家让 杜受祜 杨钢
中国富不富 ,关键在西部。西部富不富 ,关键是农村。农村富不富 ,关键看民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 ,关键是通过自身的努力 ,探索一条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通过实行“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 ,使全县的蚕桑业在全国一片萧条的严峻形势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创造了农民脱贫致富、公司发展壮大、丝厂一片红火、城镇就业增加、财政大幅增收的“五赢”局面。本文通过对宁南县蚕业产业化背景的深刻透视及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提出了若干十分重要的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陈璐 刘富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深入探究进一步提高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空间。同时,在分析模型中加入"涉农贷款保险"因子,从理论上探寻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颖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从实施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但由于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在实施期间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对农户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而农户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成果的巩固。为把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推进,使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得以巩固,本文就四川省凉山州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关农户的利益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剖析,以期对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
凉山州 退耕还林 问题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文田 周宇 康健 赵敏娟
[目的]杂粮产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贫困地区杂粮生产粗放,技术落后的现状要求农户合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杂粮生产技术效率,进而带动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348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准确评价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并探究环境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农户总体的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水平。技术效率随经营规模增大而增大,杂粮生产存在规模效应。纯技术效率是小规模农户杂粮生产的优势所在。(2)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农户杂粮生产的纯技术效率提高,规模效率降低,表明规模效率是制约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3)在影响技术效率的环境变量中,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先进播种技术和参与技术培训是有利因素,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和机械化生产是不利因素。[结论]提高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需合理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杂粮补贴范围,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延长杂粮产业链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小丽
本文以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为基准点,结合凉山州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民族地区应通过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增加民族劳动者收入,提高民族劳动者的素质,使民族劳动者真正成为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民族经济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马盼盼
森林碳汇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汇增收的手段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地区,同时又是长期陷于资源陷阱困境的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如何实现森林碳汇,尝试建立碳汇扶贫的模式,既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又为我国碳汇项目实施参与扶贫设计了参考模式。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碳汇 民族地区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晓路 武友德 周智生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立新
在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的情况下,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模式脱贫效率高、见效快,但是,扶贫的根本要义在于让贫困人口自身具备脱贫致富的手段、能力。为此,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建议对民族贫困地区现行两种主要扶贫模式的运行领域、运行边界作出适当的划分,以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质量。
关键词:
民族贫困地区 扶贫模式 调查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伟民 康杰 袁蕴
依据四川省普格县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中18~49岁劳动力人数、是否会讲普通话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培训意愿的影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农民工 人力资本提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广其
将竞争优势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导战略,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由于农业从总体看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传统部门”,依托现代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形成农产品竞争优势,还面临规模经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确立农产品竞争优势,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形成有效配置现代生产要素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关键词:
农产品生产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本文从树立整体观念 ,突出区域特色 ,选准优势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 ,完善利益机制 ,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对湖北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优势农产品 产业带 农业发展 湖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特色林果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论“资源诅咒”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增长
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结构调整调查报告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凉山彝族自治州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及火险区划研究
扶贫攻坚与效益衡定分析方法——以四川省阿坝、甘孜、凉山自治州为样本点
网络扶贫的逻辑进路与现实鉴证——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彝族地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农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