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9)
2023(7012)
2022(5875)
2021(5515)
2020(4578)
2019(10178)
2018(9879)
2017(18612)
2016(10241)
2015(11182)
2014(10772)
2013(10374)
2012(9608)
2011(8603)
2010(8601)
2009(8020)
2008(8196)
2007(7372)
2006(6429)
2005(5606)
作者
(31823)
(26671)
(26429)
(24851)
(16892)
(13053)
(11806)
(10621)
(10136)
(9272)
(8959)
(8868)
(8451)
(8385)
(8207)
(8154)
(8065)
(7887)
(7789)
(7612)
(6803)
(6536)
(6321)
(6058)
(5991)
(5889)
(5836)
(5803)
(5424)
(5364)
学科
(39518)
经济(39460)
管理(32456)
(31614)
(26640)
企业(26640)
方法(19314)
数学(16338)
数学方法(16137)
(11361)
(11116)
(10762)
贸易(10757)
(10528)
业经(9874)
中国(9862)
(9354)
(8266)
农业(7570)
(7297)
财务(7285)
财务管理(7270)
企业财务(6889)
技术(6864)
(6602)
(6485)
银行(6448)
理论(6346)
(6054)
环境(5943)
机构
大学(150601)
学院(149067)
(59661)
管理(58928)
经济(58554)
理学(52135)
理学院(51567)
管理学(50603)
管理学院(50362)
研究(48972)
中国(36668)
(32928)
科学(32576)
(30979)
业大(27684)
农业(26468)
(25563)
(25474)
研究所(23539)
中心(22694)
(21420)
财经(21235)
(19445)
北京(18683)
农业大学(18125)
经济学(17900)
(17753)
师范(17404)
(17267)
(16828)
基金
项目(105065)
科学(82528)
基金(78645)
(71536)
国家(70932)
研究(68855)
科学基金(60338)
社会(45651)
社会科(43313)
社会科学(43301)
基金项目(42337)
自然(41714)
自然科(40883)
自然科学(40869)
自然科学基金(40200)
(40173)
(34596)
资助(31527)
教育(31336)
编号(25870)
重点(23391)
(22873)
(21937)
计划(21089)
(21063)
科研(20889)
创新(20514)
(19729)
成果(19721)
国家社会(19366)
期刊
(61223)
经济(61223)
研究(37335)
学报(31487)
(28884)
科学(26735)
中国(26567)
大学(23063)
学学(22239)
管理(20782)
(19658)
农业(19145)
(11797)
金融(11797)
教育(11270)
技术(10764)
财经(10719)
业经(10539)
(10344)
经济研究(10277)
(9186)
业大(9042)
(9025)
问题(8404)
农业大学(7830)
科技(7730)
商业(7550)
(7472)
技术经济(7304)
国际(6781)
共检索到20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毕功兵  黄慧娟  徐扬  
众包竞赛中发包方作为需求方和决策主体,能够通过信息反馈影响接包方的参与行为。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反馈机制,即备选方案的设置如何影响后期接包方参与行为。从“猪八戒”网爬取了454个众包项目作为研究样本,为得到备选反馈带来的净效应,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得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并设置时间序列以天数为单位,最终形成2698条非平衡面板数据,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包方设置备选方案对后期接包方的参与意愿有负效应,且对技能水平低的接包方的负效应更大,但能提升单个接包方的平均提交数,即备选反馈会激励接包方做出更大的参赛努力。进一步考虑奖金吸引力、备选方案数和竞赛透明度对反馈效果的调节作用,发现奖金吸引力对反馈效果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备选方案数越少、竞赛透明度越高,反馈对接包方技能水平的影响越显著,但反馈对接包方参与意愿的作用效果并不受其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猛  郝琳娜  
文章针对众包竞赛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逆向选择问题,构建了发包方、接包方以及平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并对其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三方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策略,并利用相位图分别演示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博弈三方策略选择演化趋势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接包方的投机行为的惩罚力度,监管成本和声誉的正效应直接影响平台的策略选择;接包方的策略选择取决于惩罚力度和社会声誉的正向激励;发包方的策略选择取决于预期收益和平台对接包方投机行为的惩罚力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坤祥  侯文华  丁慧平  李康宏  
基于任务中国663个任务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众包竞赛中雇主特征、任务特征和任务竞争对雇主绩效的影响及解答者提交数量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雇主特征维度中,雇主信用正向影响雇主绩效,而任务发布数量却负向影响雇主绩效;任务特征维度中,完善任务描述及较高悬赏金额有助于提高雇主绩效,但任务持续时间负向影响雇主绩效;任务竞争维度中,解答方案的提交数量除对雇主绩效有正向影响外,还在任务特征和雇主绩效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任务交流的负向反馈则会降低雇主绩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毕功兵  徐扬  吴娟  马雯琦  
众包竞赛的加价延期机制可被竞赛组织者作为激励参赛者提高努力的一种策略,本文引入加价延期概率、加价敏感度等参数,建立了包含组织者和同质参赛者的数学模型,对加价延期竞赛中的参赛者均衡和组织者决策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组织者无需加价延期和实行加价延期的前置条件,探讨了最优奖金策略和最优加价方式。结果显示:在参赛者对加价延期的概率持有较高期望时,组织者无需加价延期;在任务复杂度较低,或是参赛者加价敏感度较高时,实行加价延期能使组织者利润增加;最优奖金值关于任务复杂度、新颖性单调递增,最优奖金分配是赢者通吃,最优加价方式是一步加价。本文采用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研究成果丰富了众包竞赛的理论研究,并对加价延期竞赛中组织者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晓蓓  黄立霞  江江  
懒人经济盛行之下,到家服务日益火爆,如何激励众包物流接包方的持续参与,是企业保证众包物流团队稳定性和提升服务质量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问题。文章在参考PAM-ISC及TPB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众包物流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分析参与动机、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满意度和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的关系。基于对众包物流接包方的问卷调查,采用SMARTPLS2.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动机、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对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满意度在参与动机对持续参与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晓蓓  黄立霞  江江  
懒人经济盛行之下,到家服务日益火爆,如何激励众包物流接包方的持续参与,是企业保证众包物流团队稳定性和提升服务质量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问题。文章在参考PAM-ISC及TPB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众包物流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分析参与动机、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满意度和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的关系。基于对众包物流接包方的问卷调查,采用SMARTPLS2.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动机、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对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满意度在参与动机对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升众包物流接包方的参与满意度及激励其持续参与行为,促进众包物流模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LEON Williams  
将声誉效应引入众包竞赛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接包方为考虑未来绩效收益而提高当前努力。建立并求解了显性和隐性声誉效应下连续两个任务阶段的动态激励模型,探讨了显性声誉修正系数、隐性声誉系数以及参赛者数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声誉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誉激励机制通过单位绩效激励强度和固定奖励水平两条途径起作用,增大隐性声誉系数有助于提高每个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显性声誉不确定性则会降低第2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各种条件下实施声誉激励对第1任务阶段中的努力程度和单位绩效奖励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参赛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弱化第1任务阶段中棘轮效应,但也会降低声誉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的正向价值,扩大声誉激励机制对单位绩效奖励的负向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亚鑫  杨中华  李般若  卫武  
为进一步厘清众包竞赛中用户之间的竞争关系、提高众包竞赛的创新效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随机统计理论,利用2018—2020年猪八戒网站相关数据构建用户参与众包竞赛的竞争网络,分析该网络演化特征及其在时序上的演化规律,并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从网络结构属性、网络节点属性和网络关系属性3个维度探究网络演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参与众包竞赛的用户竞争网络呈现高密度、短路径的特点,小世界特性显著,倾向于形成星形结构和闭合三角结构且网络结构趋于稳定,用户间的竞争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用户的成交额、竞争强度及结构洞属性有助于竞争网络的形成与演化,用户之间的技术结构邻近性与组织邻近性在竞争网络关系形成中发挥显著作用,而经济距离负向影响竞争网络的形成。基于此,从用户参与积极性和核心带头作用发挥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众包平台管理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周颖   赵宇翔   张妍   张轩慧   朱庆华  
数字人文类开放数据竞赛是借助公众力量实现文化数据价值的有效创新方式。本文探究数字人文类开放数据竞赛公众参与行为的影响路径,为此类竞赛设计及组织提供相关建议。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从竞赛任务设计、奖励设置及社会支持3个方面构建公众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随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相关因素对公众参与行为的具体影响。在竞赛任务特征方面,胜任感和关联感越高,参与意愿越强。在竞赛奖励特征方面,奖励强度会正向影响公众参与意愿,奖励差距与参与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呈“倒U型”。在参与意愿转化为参与行为过程中,社会支持会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调节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社区支持、同伴支持和组织支持。本研究丰富了数字人文类开放数据竞赛公众参与行为的理论基础,并为竞赛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及管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宾厚  谢国杰  赵凤  王欢芳  
以组织嵌入和承诺—信任理论为基础,构建众包物流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组织内部嵌入、组织外部嵌入、信任和接包方持续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组织内部嵌入正向影响信任和接包方的持续参与意愿;信任正向影响接包方的参与意愿并在组织内部嵌入对接包方参与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从加强组织内部嵌入、提升信任、增强风险识别意识三个方面得出研究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文虎  
基于S-O-R理论,本文构建游戏化机制(奖励、竞争、自我表达和及时反馈)与接包者持续参与意愿之间的模型,探求游戏化机制是如何通过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来影响接包者持续参与意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历史表现(奖励总额、失标数量、失标新近)在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与接包者持续参与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发现奖励、自我表达、及时反馈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接包者持续参与意愿;奖励总额、新近失标在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与接包者持续参与意愿之间发挥调节作用。提出加大众包平台的游戏化机制设计、注重接包者在众包平台的历史表现和增强接包者的平台体验感三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捷  王嘉伟  
众包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终端物流配送模式,为有效解决当下火爆的本地化电商带来的"物流瓶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以整合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理论(UTAUT)为背景,提出了众包物流大众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对收集到的296份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众包物流大众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按总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便利条件、参与意愿、获益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对众包物流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洪全  
“互联网+”时代,众包物流模式在整合终端资源和变革商业模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解决城市终端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创新思维和思路。众包物流模式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社会大众广泛而持续的参与。然而,尽管近年来众包物流平台大量涌现,但作为众包物流接包方的社会大众因黏性较弱、服务供给不稳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众包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行为决策视角,运用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大众参与众包物流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模型,并利用SPSS21.0软件和AMOS20.0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个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韬  张媛  董大海  
本文认为从理论内涵上讲,众包代表一种以消费者参与价值创造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者-企业关系与创新模式。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本文认为预期收益、努力期望、信任和促进条件4种因素会对大众参与众包的行为产生影响,并选取威客参与者样本,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众包参与行为的影响,从而对实施众包的企业如何激励大众积极参与众包并提高参与效果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静   刘尊礼   朱強  
以儿童玩具设计为主题、互联网用户为被试,开展创意众包实验,探究资源稀缺、竞争机制及其组合对参与者创造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源稀缺提升创意新颖性和适宜性,材料稀缺和资金稀缺影响无差异。与弱竞争相比,强竞争体验有利于增进想法新颖性。竞争机制对资源稀缺与新颖性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资源稀缺情境需匹配更高竞争水平以促进创造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