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5)
- 2023(4213)
- 2022(3518)
- 2021(3225)
- 2020(2549)
- 2019(5750)
- 2018(5534)
- 2017(9969)
- 2016(4814)
- 2015(4824)
- 2014(4525)
- 2013(4259)
- 2012(3823)
- 2011(3262)
- 2010(3383)
- 2009(2985)
- 2008(2767)
- 2007(2543)
- 2006(2105)
- 2005(1671)
- 学科
- 业(21076)
- 管理(20203)
- 企(19449)
- 企业(19449)
- 济(16668)
- 经济(16659)
- 技术(13439)
- 技术管理(11145)
- 中国(6151)
- 方法(5659)
- 业经(5360)
- 地方(4886)
- 数学(4433)
- 数学方法(4401)
- 农(3940)
- 财(3749)
- 划(3738)
- 产业(3548)
- 理论(3520)
- 银(3103)
- 银行(3099)
- 制(3056)
- 行(3023)
- 农业(2949)
- 融(2921)
- 金融(2920)
- 环境(2913)
- 策(2860)
- 学(2697)
- 信息(2621)
- 机构
- 学院(63535)
- 大学(62115)
- 管理(28166)
- 济(25945)
- 经济(25381)
- 理学(24843)
- 理学院(24541)
- 管理学(24253)
- 管理学院(24119)
- 研究(18905)
- 中国(13872)
- 京(12418)
- 科学(11401)
- 财(11022)
- 江(9819)
- 中心(9124)
- 财经(8847)
- 范(8606)
- 师范(8545)
- 商学(8149)
- 经(8057)
- 商学院(8053)
- 州(7863)
- 所(7851)
- 业大(7649)
- 院(7525)
- 经济学(7483)
- 北京(7364)
- 技术(7177)
- 研究所(7158)
- 基金
- 项目(47718)
- 科学(40486)
- 研究(35788)
- 基金(35593)
- 家(30857)
- 国家(30612)
- 科学基金(28259)
- 社会(24541)
- 社会科(23494)
- 社会科学(23493)
- 省(20468)
- 基金项目(20260)
- 自然(18289)
- 自然科(17994)
- 自然科学(17992)
- 自然科学基金(17702)
- 创(17466)
- 划(16582)
- 教育(16344)
- 创新(15100)
- 编号(13049)
- 资助(11669)
- 重点(10594)
- 新(10588)
- 业(10579)
- 发(10497)
- 国家社会(10384)
- 部(9778)
- 制(9688)
- 课题(9685)
共检索到90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近两年,众创空间一词在中国流行起来。众创空间是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和成长服务的地方,空间的概念既包括实体的工作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包括互动的社交空间和共享的资源空间。为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各地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15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136家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以及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洁 蒋亮 田野 董莹 田玲玲 罗静
众创空间在各地大量涌现,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新的空间经济景观,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2 46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数和地理探测器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众创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但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研究时段内众创空间的核密度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的弓型格局,且密度差异显著,时间变化上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演变态势;3)分形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状态,集聚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展开;4)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市场以及科教文娱投入对众创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静 陈洁 蒋亮 田野 董莹 田玲玲
众创空间在各地大量涌现,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新的空间经济景观,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2 46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数和地理探测器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众创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但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研究时段内众创空间的核密度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的弓型格局,且密度差异显著,时间变化上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演变态势;3)分形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状态,集聚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展开;4)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市场以及科教文娱投入对众创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伍蓓 金侠影 张文艺
归纳总结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征和类型,从社会认知、SDT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的角度梳理了众创空间中创客的行为、意愿和动机,探讨了众创平台的组织机构、创业服务和知识要素以及生态系统的模型和演进,并从众创空间的软实力、协同性和智能化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众创空间 生态系统 创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胜利
高校建设运营众创空间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河南高校众创空间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调查整理发现了其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局的角度,总结提出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管理的建议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 众创空间 创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劲松 刘红新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放的教育资源、完善的资源平台等建设众创空间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家创新"的政策倾斜,营造"众创文化"、打造众创平台、完善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践众创活动等举措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将其打造为技术积累示范区、创新人才培养区、创新项目试验区、创新资源集聚区,进而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众创空间 定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奇 郑玉华 洪珈珈 余忠
通过对众创空间服务能力要素的分析,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思想,从发展服务能力、创业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管理3个角度系统性地建立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对众创空间服务能力成熟度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最后选择福州4家众创空间为样本,对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便于操作。
关键词:
众创空间 服务能力评价 CMM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萍 陈武
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探讨了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并建构了生态系统模型;在全面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为实践者从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主体参与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也为研究者把握众创空间研究方向或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萍 陈武
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探讨了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并建构了生态系统模型;在全面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为实践者从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主体参与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也为研究者把握众创空间研究方向或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鑫 陈银娥
基于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理论,依据众创空间2017—2019年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动态模型,结合ML指数、Dagum系数和Moran’s I指数,考量我国众创空间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和空间分布。结果发现:众创空间科技创新整体效率较低,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科技创新效率的差异来源于组内和组间差异,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局部集聚性。鉴于此,应进一步依托众创空间的科技创新动能和区位优势,构建区域优势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产业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莉 项国鹏 钭帅令
众创空间赋能、创业导向和创业机会开发都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众创空间赋能视角,以浙江省多个众创空间的157家新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创业导向和创业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直接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创业机会开发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在创业导向—创新型机会开发—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众创空间赋能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创业导向—模仿型机会开发—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中,众创空间赋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从新创企业绩效提升、众创空间建设、政府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剑 赵蕾 尹祥信
众创空间已成为创客创业的主要集聚地。以镇江市众创空间中的创客为研究对象,收集211个有效样本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验证创客参与动机与创业行为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沉浸需要、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区激励和社会因素对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尊需要和能力提升对创业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众创空间 参与动机 创业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莉 胡文彪 张正午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参照201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统计数据,构建众创空间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区市(未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优于东、西部地区,其中纯技术效率是造成综合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创新发展程度差异会加剧其众创空间的运行效率差异;部分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仍未能达到有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4点建议,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众创空间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花 熊丽君 谢萍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以经科技部备案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82家上海众创空间为研究样本,识别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运行模式。研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的组成和影响机理;并得出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六类众创空间运行模式中,不同的创业过程对应的创业环境有共性也各有特色和不同点。基于此,为众创空间的建设运营、创业主体选择入驻众创空间的类型和政府的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