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5)
- 2023(16963)
- 2022(14501)
- 2021(13406)
- 2020(10969)
- 2019(25232)
- 2018(24873)
- 2017(47802)
- 2016(25601)
- 2015(28476)
- 2014(28250)
- 2013(27954)
- 2012(26084)
- 2011(23717)
- 2010(23832)
- 2009(21685)
- 2008(21080)
- 2007(18617)
- 2006(16516)
- 2005(14661)
- 学科
- 济(111791)
- 经济(111684)
- 管理(76064)
- 业(74448)
- 企(60750)
- 企业(60750)
- 方法(47165)
- 数学(40755)
- 数学方法(40388)
- 中国(32609)
- 农(29667)
- 地方(29463)
- 业经(25442)
- 财(24799)
- 技术(23081)
- 学(22282)
- 农业(20719)
- 贸(19133)
- 贸易(19115)
- 制(18738)
- 易(18362)
- 环境(17811)
- 银(17468)
- 银行(17423)
- 融(17381)
- 金融(17378)
- 理论(17274)
- 和(17139)
- 行(16766)
- 地方经济(16175)
- 机构
- 大学(364895)
- 学院(363861)
- 济(146936)
- 管理(145206)
- 经济(143748)
- 理学(125709)
- 研究(124991)
- 理学院(124201)
- 管理学(122196)
- 管理学院(121525)
- 中国(92958)
- 京(78843)
- 科学(77281)
- 财(66460)
- 所(62158)
- 农(57000)
- 研究所(56464)
- 中心(56275)
- 江(54141)
- 财经(53153)
- 业大(52628)
- 范(50573)
- 北京(50173)
- 师范(50134)
- 经(48368)
- 院(46185)
- 州(44318)
- 农业(44085)
- 经济学(43810)
- 师范大学(40703)
- 基金
- 项目(249964)
- 科学(198558)
- 研究(184764)
- 基金(180935)
- 家(157293)
- 国家(155946)
- 科学基金(134814)
- 社会(117320)
- 社会科(111283)
- 社会科学(111259)
- 省(98470)
- 基金项目(96728)
- 自然(86934)
- 自然科(84947)
- 自然科学(84928)
- 教育(84622)
- 自然科学基金(83428)
- 划(82672)
- 编号(74730)
- 资助(73365)
- 成果(60276)
- 发(56761)
- 重点(55996)
- 创(55029)
- 部(54880)
- 课题(52284)
- 创新(50712)
- 国家社会(47940)
- 教育部(47158)
- 科研(46979)
- 期刊
- 济(164111)
- 经济(164111)
- 研究(110237)
- 中国(74878)
- 管理(54892)
- 学报(54708)
- 科学(52722)
- 农(51336)
- 财(47606)
- 教育(45135)
- 大学(41671)
- 学学(38918)
- 农业(35876)
- 融(33328)
- 金融(33328)
- 技术(32651)
- 业经(28016)
- 经济研究(25969)
- 财经(25563)
- 经(21837)
- 问题(21174)
- 科技(20412)
- 图书(19697)
- 业(18981)
- 技术经济(18818)
- 理论(17343)
- 商业(17098)
- 资源(16688)
- 现代(16592)
- 坛(16461)
共检索到542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宏 张璐
以众创空间投入及其所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状况为对象,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西安市众创空间投入的创新效果及其与西安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众创空间投入可以更好地提升众创空间孵化效率,产生良好的创新效果,且该创新效果与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科技进步对众创空间创新效果指标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大,众创空间对科技发展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小。建议采用合理的融资模式与政策组合鼓励建设众创空间,并使用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提升众创空间盈利能力,以期获得众创空间良好的创新效益及社会效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风雨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风雨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倩
通过探讨大数据产业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关系,从驱动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等方面阐述大数据产业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双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分析大数据产业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路径,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大数据产业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曙光 张涵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国家都在实行积极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招商引资,借助跨国企业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增强知识溢出水平,促进东道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学者关于FDI与东道国区域创新发展政策的关系进行研究评述,对近年来FDI的发展类型和趋势进行了概括,总结了FDI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我国政府制定合适的招商引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FDI 区域创新发展 研究评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曙光 张涵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国家都在实行积极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招商引资,借助跨国企业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增强知识溢出水平,促进东道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学者关于FDI与东道国区域创新发展政策的关系进行研究评述,对近年来FDI的发展类型和趋势进行了概括,总结了FDI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我国政府制定合适的招商引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FDI 区域创新发展 研究评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朝良
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是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模式,部分城市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创新竞争力。但在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升级等方面,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短板。"十四五"时期,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需要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增强创新能力、坚持特色创新、提高开放程度、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多方面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能。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 西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林典伟
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区域创新发展规模、区域创新发展条件、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四个子系统筛选出20个可观测指标构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面板数据熵权法对我国31个省份2014—2019年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对创新发展能力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并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汤尚颖
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快速发展,笔者在总结中国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为主要内容的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空间形态创新 分层发展 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仲伟周 陈晨
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的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水平对以专利申请量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水平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低于某一门限值时,贸易开放对我国各地区的专利申请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贸易开放最终会促进我国各地区专利申请活动,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后续的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说明了贸易开放对以专利申请量为代表的区域创新发展存在人力资本门限效应。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专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海滨 常菁 郑秋生 谢晓娟 张诗炀 张志强
为构建适用于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跨年度比较的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管理需求,从创新实力、培育潜力、区域贡献等维度构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评价量化基础指数体系,评价指标由40个减少至27个,客观赋权形成指标权重,通过一级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从多维度量化评价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并可延伸兼容多个年度时间序列周期;进一步利用2008—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快速提升,创新实力指数和区域贡献指数增长快,但是培育潜力指数下降,为此提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应由数量规模增长转变为规模效率提升,以及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导向、增加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供给、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组织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梦 邓宏兵 谢伟伟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市在2012—2016年的区域创新发展绩效及各指数变化趋势等,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组,并分析位于不同组群城市的创新发展绩效特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式。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内部差异性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亟需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现有规模进行逐步调整使其趋向合理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文宇 李彦 贺子欣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人工智能影响区域创新发展的效果及其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次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在创新主体方面,人工智能对产学研三大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呈现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特征;在创新方式方面,人工智能对应用创新的影响效果强于基础创新。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乃全 杨晓章
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利用长三角地区之间创新合作的数据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主要采用地区之间论文和专利合作的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且程度在逐步加深.2)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且正在从单中心的合作网络转变为多中心的合作网络.核心城市往往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核心城市优势往往聚焦于某个领域.3)长三角其他三省依托上海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创新,上海的创新外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专利合作.4)论文合作度增长较快,主要是由高质量的一区论文合作增长为主,对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可以看出江浙沪三个地区的合作较为紧密,而安徽省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程度较低.5)长三角的创新合作主要可能仍以横向合作为主,其中论文合作以横向合作为主,专利合作以纵向合作为主.6)长三角一体化扩容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影响更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伟 耿志飞 张雪芳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提升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八大经济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Theil指数等分析方法,探索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水平及其空间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其中科技创新水平处于相对低位,提升空间较大;从八大经济区层面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最高,同时,各地区间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处于不断下降趋势,但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最后,针对如何使科技金融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