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1)
- 2023(13830)
- 2022(11094)
- 2021(10113)
- 2020(8078)
- 2019(18366)
- 2018(18183)
- 2017(32372)
- 2016(18156)
- 2015(20307)
- 2014(20216)
- 2013(19103)
- 2012(17749)
- 2011(15983)
- 2010(16613)
- 2009(15240)
- 2008(15307)
- 2007(14408)
- 2006(13001)
- 2005(12164)
- 学科
- 业(77015)
- 济(75932)
- 经济(75850)
- 企(70298)
- 企业(70298)
- 管理(64626)
- 业经(29284)
- 中国(28281)
- 农(25238)
- 方法(24006)
- 财(22772)
- 技术(22225)
- 教育(22017)
- 地方(20693)
- 农业(18649)
- 理论(18224)
- 务(16941)
- 财务(16924)
- 财务管理(16909)
- 企业财务(15984)
- 数学(15902)
- 数学方法(15777)
- 制(15434)
- 和(15003)
- 发(14661)
- 策(14352)
- 技术管理(13968)
- 划(13180)
- 银(12372)
- 银行(12364)
- 机构
- 学院(251509)
- 大学(250000)
- 济(101311)
- 经济(99161)
- 管理(95726)
- 研究(85367)
- 理学(80421)
- 理学院(79518)
- 管理学(78474)
- 管理学院(77950)
- 中国(62981)
- 京(54782)
- 财(48033)
- 科学(47563)
- 江(42538)
- 范(42189)
- 师范(41946)
- 所(41541)
- 中心(37758)
- 研究所(36898)
- 农(36534)
- 财经(36427)
- 北京(35833)
- 教育(35087)
- 州(34008)
- 师范大学(33273)
- 经(32869)
- 业大(31119)
- 院(30933)
- 经济学(29404)
- 基金
- 项目(153460)
- 研究(126573)
- 科学(124373)
- 基金(105877)
- 家(88293)
- 国家(87185)
- 社会(79631)
- 科学基金(77000)
- 社会科(75312)
- 社会科学(75297)
- 省(65008)
- 教育(63762)
- 基金项目(55233)
- 编号(53926)
- 划(53312)
- 成果(46225)
- 自然(44712)
- 自然科(43731)
- 自然科学(43724)
- 自然科学基金(43024)
- 课题(40838)
- 资助(40354)
- 发(39949)
- 创(38589)
- 重点(35195)
- 创新(34841)
- 业(34655)
- 部(34401)
- 年(33963)
- 发展(33621)
- 期刊
- 济(126642)
- 经济(126642)
- 研究(88924)
- 中国(66709)
- 教育(62100)
- 管理(43540)
- 财(40109)
- 农(35628)
- 科学(29712)
- 技术(28234)
- 学报(27731)
- 融(24846)
- 金融(24846)
- 农业(24791)
- 业经(24072)
- 大学(24036)
- 学学(20181)
- 经济研究(18923)
- 财经(18419)
- 经(16166)
- 业(15719)
- 问题(15428)
- 职业(15353)
- 技术经济(14746)
- 坛(13977)
- 论坛(13977)
- 图书(13383)
- 科技(13176)
- 现代(12600)
- 商业(12589)
共检索到41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赵国靖 唐闻捷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高校创业教育亟须实现三大转型:从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转型,从创业实践教育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转型,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型。其战略选择为:发展高校"众创空间",构建递进、立体式结构创业教育新体系;培育高校"创业文化",形成地域与校园文化互融互动的创业教育特色。
关键词:
众创时代 高校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超 郑佳薇 郑大明
当前,我国改革正朝向更深层次进行,我国经济结构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从资金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而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投身其中、服务其中,以满足高质量发展所需。新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还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重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经济增效的现实需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宋宇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可分普及型、精英型、补充型三种模式,各自具有不同的对象、内容与作用。21世纪以来,这三种模式分别取得了发展成效,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从总体上看,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知识创业难以满足创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创业素养培养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体系协同性亟需增强等难题。根据新时代需求与创业教育发展规律,实现从规模扩展型向质量主导型转型,在全面促进社会与人的现代化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注重创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倡导价值目标多元、培育创业教育质量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构建生态型创业教育合作网络、以知识创业为核心的教育协作体系、终身创业教育体系;育人模式重塑要着力提高师资创业素养、构建多元化创业课程体系、推动融合型教学改革。
关键词:
创业教育 高质量 模式 理念 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卫国 宣星宇
根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众创空间联动发展是指高校与众创空间通过社会交换,取得预期报酬,建立资源互补、互惠合作战略关系的过程。联动发展主要涉及发展规划联动、资源利用联动、教育培养联动等三个方面,实现主导互惠、主体互惠、目标互惠等三层面互惠。促进联动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明确联动发展方式,建立制度规范;加强双方协商,实现资源共享;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 众创空间 社会交换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兆信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转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坚
随着"众创时代"的到来,创业创新受到了空前重视,在高校推行创业创新教育成了高校教育革新的有效路径之一。但是由于创业创新理念与高校之前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高校在进行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困境,这就需要高校以及相关教师对众创进行详细的解读,找出完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进而对高校创业创新的困境进行有效化解。
关键词:
高校 众创时代 大众创业 创业创新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曾尔雷 施永川 王志强 钟卫东
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并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开展创业教育,既要培养自主创业者,又要培养岗位创业者,岗位创业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融入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以绝大多数高校在校生为培养对象,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教育目标是岗位创业教育的特征。通过创业类通识课程培育、专业类创业课程创新与渗透以及岗位创业实践教学衔接等方面进行岗位创业教育的整体构建。为实现创业教育预期目标,应从满足不同类别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设计,融入专业教育的持续性设计,推动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创新发展的长效性设计,形成专业教师内源性支持的引导性设计四个方面开展组织实施。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岗位创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王志强、钟卫东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中撰文,文章在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新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兆信 刘燕楠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变革首先要变革教育理念,以岗位创业为导向;其次要打造高品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系统良性循环;再次要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最后要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撑机制。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岗位创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王志强 刘婵娟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体现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导向、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业实践平台、制度与文化支持等四个维度,即为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设计良好的制度基础、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化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变革的推动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拉动下,地方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社会组织之间需要形成互动共享的创业教育参与机制,最终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变革 地方高校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王晨倩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社会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适用性强等特点,在"双创"背景下能够释放更大的发展活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创业创新教育需求,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应该更新理念,明确工作定位;培育师资,打造专业团队;构建平台,优化教学模式;立足区域,加强交流合作。
关键词:
高校 非学历继续教育 创业教育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陆秋萍
传统意义上,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围绕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三大版块展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众创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众创空间负责人、创业者等群体进行访谈发现,从供需角度看,创业者的需求和众创空间的服务并不对等。而要解决两者之间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高校,需要构建校、企、社"三位一体"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创业者专业的创业服务,针对性地解决创业者遇到的过程性难题。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众创空间 “三位一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凸显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剖析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资金、师资队伍及学生个体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清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等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齐齐
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市场结构发生转变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成为高校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一直存在就业难、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纷纷出台并实施许多针对性政策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以便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创新,开辟更多产业空间。可从新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与学生虽已意识到个体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但因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仍存一定难度,致使社会创新创业水平不高。对此,本文将结合张强、廖成中编著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并从产教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