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2)
- 2023(12458)
- 2022(10613)
- 2021(10073)
- 2020(8221)
- 2019(19295)
- 2018(19344)
- 2017(37281)
- 2016(19842)
- 2015(22230)
- 2014(22056)
- 2013(21615)
- 2012(19520)
- 2011(17420)
- 2010(17362)
- 2009(15710)
- 2008(15013)
- 2007(13066)
- 2006(11284)
- 2005(9655)
- 学科
- 济(73725)
- 经济(73646)
- 管理(61967)
- 业(59571)
- 企(51973)
- 企业(51973)
- 方法(34223)
- 数学(28732)
- 数学方法(28388)
- 中国(19992)
- 农(19617)
- 技术(19207)
- 业经(18956)
- 财(17622)
- 学(16015)
- 地方(15542)
- 理论(15313)
- 贸(13396)
- 贸易(13386)
- 和(13313)
- 农业(13228)
- 技术管理(13138)
- 制(13097)
- 易(13002)
- 环境(11728)
- 划(11662)
- 务(11587)
- 财务(11521)
- 财务管理(11505)
- 教育(11239)
- 机构
- 大学(275315)
- 学院(274801)
- 管理(115882)
- 济(103721)
- 经济(101288)
- 理学(101218)
- 理学院(100147)
- 管理学(98527)
- 管理学院(98031)
- 研究(85076)
- 中国(61930)
- 京(58202)
- 科学(54080)
- 财(45853)
- 所(40930)
- 业大(40286)
- 中心(39198)
- 江(38946)
- 农(38847)
- 研究所(37614)
- 财经(37467)
- 范(37089)
- 师范(36778)
- 北京(36545)
- 经(34080)
- 州(32357)
- 院(31267)
- 技术(30457)
- 农业(30310)
- 商学(29864)
- 基金
- 项目(194631)
- 科学(154173)
- 研究(145190)
- 基金(140173)
- 家(121156)
- 国家(120128)
- 科学基金(104812)
- 社会(90289)
- 社会科(85471)
- 社会科学(85446)
- 省(77695)
- 基金项目(75639)
- 自然(68528)
- 自然科(67014)
- 自然科学(67001)
- 教育(66968)
- 自然科学基金(65802)
- 划(64711)
- 编号(60233)
- 资助(56155)
- 成果(48163)
- 创(44937)
- 重点(42867)
- 部(41945)
- 发(41167)
- 课题(41086)
- 创新(41076)
- 项目编号(37785)
- 科研(36517)
- 大学(36505)
- 期刊
- 济(110602)
- 经济(110602)
- 研究(77768)
- 中国(51846)
- 管理(43496)
- 学报(40651)
- 科学(38764)
- 教育(36675)
- 农(34868)
- 财(33154)
- 大学(31049)
- 学学(28808)
- 技术(25889)
- 农业(24963)
- 融(19846)
- 金融(19846)
- 业经(19623)
- 图书(17586)
- 经济研究(17177)
- 财经(17051)
- 科技(16113)
- 经(14429)
- 理论(13966)
- 技术经济(13836)
- 问题(13679)
- 业(13286)
- 实践(13051)
- 践(13051)
- 商业(12594)
- 现代(12588)
共检索到386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坤 郭东强 刘闲月
分析企业众创式创新网络的共生模式,建立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给出卫星式结构下企业众创式创新网络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然后依据现实情况得出稳定性条件并结合海创汇数据进行实证仿真。研究发现:企业众创式创新网络中,普遍存在偏利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两种共生行为模式;众创式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各主体共生作用系数的取值。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众创式创新网络的研究内容,而且为完善政府众创政策以及提升企业众创孵化水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众创 众创式创新 共生演化 共生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坤 郭东强 刘闲月
分析企业众创式创新网络的共生模式,建立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给出卫星式结构下企业众创式创新网络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然后依据现实情况得出稳定性条件并结合海创汇数据进行实证仿真。研究发现:企业众创式创新网络中,普遍存在偏利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两种共生行为模式;众创式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各主体共生作用系数的取值。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众创式创新网络的研究内容,而且为完善政府众创政策以及提升企业众创孵化水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众创 众创式创新 共生演化 共生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斌 陈丽玉
建立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与合作共生演化模型,在给出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之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中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的取值。(2)当共生作用系数均为负数(互惠共生)时,各创新主体都从其他创新主体受益,使得发展潜力增加。(3)当共生作用系数均为正数(恶性竞争)时,共生作用系数大的创新主体因被其他创新主体消耗资源而趋于衰亡,而另一方得以生存发展。(4)当共生作用系数为一正一负数(寄生)时,被寄生的创新主体由于受到另一方的消耗,其增长潜力下降,另一方的增长潜力则因受益而有所增加。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共生演化 仿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卓 魏杉汀 李春连
众创空间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构建高效的合作创新网络可以提升其运营绩效。当前,合作创新网络解耦研究越来越多,对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交互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完整地再现真实网络作用机理。基于双网络视角,对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进行解耦,探索众创空间运营机制与创业企业合作策略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数理建模和仿真方法模拟众创空间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结构以及两种网络间的交互作用,为提升众创空间运营效率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企业合作关系断链重连概率对合作创新绩效有较大影响,这一概率存在相对合理区间;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结构在双网络结构机制下有较大差异,并且在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萍 孙华
本文在超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基因和复制酶等生命特征,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像生命的起源一样,也是超循环的结果,是以自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具有自组织、自增进、相互增进和协同进化等特点,探究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为做好创新网络的治理,促进创新网络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
超循环 企业创新网络 形成 演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顾伟男 刘慧 王亮
创新网络研究是创新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是当前创新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定量分析和文献深度分析相结合,对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进行全面解析,结果表明:①网络内生效应,包括网络的整体特征、根植性、外部性、技术守门员与吸收能力等,对创新网络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组织要素对当地的依赖程度、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整体网络的控制能力;②网络组织要素的规模、性质和大小等对创新网络的形成演化也有一定的作用;③多维邻近性对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单一邻近性和邻近性之间的综合作用对于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④不同发展阶段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不同,机制之间的组合模式也存在差异。最后,在总结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创新网络 演化机制 邻近性 国外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乘齐 党兴华
本文针对创新网络中存在、却未受关注的权力现象,结合知识为关键资源的网络特性,将知识权力的概念引入创新网络,分析其在网络中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路径;并以知识权力为视角、以知识权力的形成路径为线索,从不同网络层次将创新网络的演化动力归纳为四种:内生推动力、内生调控力、结构制约力和外生拉动力;最后,结合案例总结分析四种动力对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创新网络的演化动力机制及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网络演化 知识权力 演化动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峰 万威武
本文基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特征分析 ,认为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之间存在共生演化关系。技术由简单走向复杂的过程 ,也是组织逐渐网络化的过程。随着技术复杂性的提高 ,创新网络通过自组织机制不断进化并逐步完善。
关键词:
复杂性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网络 共生演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威
本文基于共生范式分析跨国公司创新网络这一共生体中共生能量的生成、共生界面的选择和共生系统的进化,探讨跨国公司创新网络竞争战略的指导理论和分析技术方法,以及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创新网络 共生范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平平 金浩 赵晨光
基于我国2002-2018年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统计数据,本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等网络演化特征,并结合QAP回归考察多维邻近性对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密度稳步提升,"多中心驱动"网络已经形成,创新中心发展遵循着邻近递减与等级扩散的规律。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凝聚子群结构变动较大,各省市扮演的角色也随之不断调整,逐步呈现出"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创新格局。社会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对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依次减小,地理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表现为替代效应。据此,提出优化区域创新网络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空间关联 邻近性 网络演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嘉康 谢琳琳
重大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产生着深远影响,其知识创新已成为解决各类实践难题的重要平台。研究聚焦于重大工程知识创新网络,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出重大工程知识创新网络的概念内涵。在对“主体—知识—绩效”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超网络理论从异质性网络映射联系视角建立重大工程知识创新超网络模型,构建出创新主体子网、创新知识子网和创新绩效子网3个子网络模型并建立起跨层级映射联系,为积极培育和有效治理重大工程知识创新网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重大工程 知识创新 超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波 齐美茹 谷巧玲
以微观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以来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密度演化的特征研究,对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并采用MRQAP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剖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加达到阈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反C型"的特征,即密度达到阈值后,创新网络将呈现出明显冗余性,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信息重复获取、沟通成本增加以及网络活性降低等负面效应。启示产学研合作的微观组织要科学识别并主动优化合作创新网络关系以求创新绩效最佳化。对微观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如何优化、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冰 姚洪涛
在构建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战略导向理论,分析不同环境状态下的企业行为模式,进而研究创新网络演化模式。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创新网络 战略导向 演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颖 胡珑瑛 王钢
分布式协同创新模式在创新活动中广泛存在并日益发挥出优势作用。几乎所有协同过程都会有冲突产生,实践表明随着协同程度的不断加深,冲突的治理成本已经成为协同组织的主要成本之一。本文基于任务冲突的视角研究分布式协同创新的冲突产生机理,以期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冲突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分布式创新 冲突管理 任务冲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斌 陈丽玉
本文将区域创新网络看作是一个各类创新主体在其中相互竞争和合作,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进而获得创新产出的共生系统,并利用网络DEA模型将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多阶段生产过程模型化,考察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效率较高的地区大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科技水平较高地区;(2)我国目前还不存在一体化共生的区域创新网络,少数省份的区域创新网络属于连续共生,间歇共生是发生得最多的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模式,点共生只存在于少数几个省份的区域创新网络中。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共生效率 网络DEA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