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7)
- 2023(9625)
- 2022(8148)
- 2021(7461)
- 2020(6363)
- 2019(14575)
- 2018(14713)
- 2017(27569)
- 2016(15319)
- 2015(17562)
- 2014(17808)
- 2013(17206)
- 2012(16115)
- 2011(14944)
- 2010(15727)
- 2009(14648)
- 2008(14202)
- 2007(12899)
- 2006(11773)
- 2005(10534)
- 学科
- 济(84327)
- 经济(84255)
- 管理(41688)
- 业(35583)
- 方法(31699)
- 企(30136)
- 企业(30136)
- 数学(27743)
- 数学方法(27174)
- 地方(20038)
- 中国(18483)
- 学(18460)
- 农(16055)
- 业经(15801)
- 理论(13481)
- 地方经济(13431)
- 制(13008)
- 财(12947)
- 和(11020)
- 体(10986)
- 贸(10744)
- 贸易(10733)
- 融(10634)
- 金融(10626)
- 农业(10517)
- 环境(10477)
- 易(10284)
- 银(10223)
- 银行(10191)
- 行(9863)
- 机构
- 学院(230980)
- 大学(229903)
- 济(98583)
- 经济(96552)
- 研究(84495)
- 管理(83797)
- 理学(71602)
- 理学院(70698)
- 管理学(68934)
- 管理学院(68514)
- 中国(61899)
- 科学(53273)
- 京(49426)
- 所(44628)
- 财(42701)
- 研究所(40751)
- 农(40651)
- 江(36436)
- 中心(36433)
- 业大(34780)
- 财经(33736)
- 农业(31926)
- 北京(31221)
- 经济学(30851)
- 范(30763)
- 经(30416)
- 师范(30382)
- 院(30370)
- 州(28318)
- 经济学院(27273)
- 基金
- 项目(150511)
- 科学(117404)
- 基金(107349)
- 研究(107001)
- 家(95335)
- 国家(94614)
- 科学基金(79539)
- 社会(66971)
- 社会科(63414)
- 社会科学(63395)
- 省(60491)
- 基金项目(55335)
- 自然(51934)
- 划(50783)
- 自然科(50774)
- 自然科学(50753)
- 教育(50242)
- 自然科学基金(49786)
- 资助(45862)
- 编号(42542)
- 成果(35432)
- 重点(34853)
- 发(33194)
- 部(32143)
- 课题(31646)
- 创(30697)
- 创新(28764)
- 计划(28379)
- 科研(28353)
- 国家社会(27555)
共检索到35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新辉 陈建树
休闲与经济有着内在的联系,休闲需求刺激休闲产品的生产和休闲产业的诞生、增长,形成一定规模后推动经济社会向新的空间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又反过来激励新的休闲需求和更大的休闲消费。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休闲经济的评价和运用进行了模型构建,指出休闲也可以创造价值。最后文章针对休闲体育对休闲经济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休闲 休闲经济 休闲体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勇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关于休闲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休闲经济的竞争力模型,分别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8省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得出我国休闲经济竞争力存在地区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休闲经济呈正相关关系,文化差异对休闲经济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休闲经济 文化竞争力 地区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礼才
文章使用TOPSIS方法构建休闲经济竞争力模型,从休闲经济的收益性、安全设施、流动性、发展潜力及社会反映等五个维度设定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990—2014年省域数据对我国区域休闲经济竞争力进行测算。研究显示,我国休闲经济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休闲经济收益是休闲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它可为区域社会创造经济、社会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维湘 李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休闲产业在迎合人们新需求、逐渐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同时,也孕育了休闲经济这一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文章首先探讨了休闲经济及休闲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深入了解休闲经济范围的界定,建立了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与休闲经济密切相关的宏观指标数据,运用R软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休闲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休闲经济发展与各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休闲经济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孙文生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运用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左继宏 胡树华
依据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竞争力与地区竞争力的定义,构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多元统计理论的因子分析法评价组成区域竞争力的八个竞争力的评分,运用“拉开档次”法确定这八个竞争力在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权重,对区域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志铭 丁晓钦
本文研究了国有经济的适度规模、控制力、合理构成以及主导竞争力要素等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以产业动态重组为导向 ,对企业组织和内部结构进行重组 ,最终实现国有经济规模的调整 ;抓住关键 ,做强做大企业 ,放开一般领域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盘活特殊资源 ,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主导竞争力 指标体系 战略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阿平,郭海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炜 卢丹
本文从讨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挑战入手,对《经济管理》2002年刊登的有关实例进行了汇总和归类,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过程和辨识路径。并以程控交换机制造商为例,分析了侧重于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辨识体系、评价指标与指标筛选,试图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探讨“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复杂产品系统 辨识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喜庆 郑琳琳
本文在分析影响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一体两翼"理论模型,并构建了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竞争力 一体两翼 指标体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美玲 王述英
如何测评农业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研究的薄弱领域,也是一个难点。本文首先对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义,然后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原则,设置出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显示竞争力、产品竞争力、要素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4个部分构成,进一步分解为40个具体指标。在讨论了指标权重确定和数据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锋
本文回顾了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指数的提出、发展与演变,并探讨了相关创意指数在中国本土化的应用。然后,对我国已有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归纳总结出五类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对其构建思路分别进行了相应的评述。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探究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的脉络,以期找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竞争力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明生 李芳 陈德棉
为了结合商业银行特点研究其核心竞争力评价和提升方法,以商业银行持续为广义客户创造增加值的价值观,文章遴选了16个指标用于评价商业银行表层的竞争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核结构模型",探析影响银行竞争力的深层因素向表层发散形成核心竞争力动力源的机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指标体系 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冬辉 杨柯玲 彭跃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双重背景下,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研究与分析是业内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构建了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就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竞争力 湖北 因子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竞
技能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价值要素。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种实然的类生态环境,影响着每一位社会成员,并决定着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文章通过比较英德经济竞争力表现,并对两种人力资源形态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义务后教育阶段业本职业教育的本质和业界雇主应对技能短缺的方式是导致两国中级技能落差的主因,其根源则在于两国经济在工业化初期所处的历史境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角色。
关键词:
技能 竞争力 英国 德国 职业教育与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