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6)
- 2023(9080)
- 2022(7556)
- 2021(6902)
- 2020(5702)
- 2019(12830)
- 2018(12299)
- 2017(23678)
- 2016(13160)
- 2015(14218)
- 2014(13861)
- 2013(13815)
- 2012(12462)
- 2011(11166)
- 2010(11227)
- 2009(10378)
- 2008(10256)
- 2007(9314)
- 2006(8301)
- 2005(6909)
- 学科
- 济(56804)
- 经济(56750)
- 业(47587)
- 农(45188)
- 管理(34177)
- 农业(29961)
- 企(27178)
- 企业(27178)
- 方法(23407)
- 数学(21291)
- 数学方法(21106)
- 业经(17802)
- 中国(12651)
- 财(12396)
- 制(11676)
- 地方(10764)
- 贸(10411)
- 贸易(10409)
- 易(10176)
- 农业经济(10148)
- 学(10133)
- 策(10078)
- 发(9867)
- 技术(9832)
- 村(9011)
- 农村(9003)
- 体(8772)
- 环境(8640)
- 划(8311)
- 发展(7928)
- 机构
- 学院(190323)
- 大学(184766)
- 济(79450)
- 经济(78083)
- 管理(75725)
- 理学(67167)
- 理学院(66500)
- 管理学(65472)
- 管理学院(65165)
- 研究(63038)
- 农(62100)
- 中国(48389)
- 农业(48170)
- 科学(42318)
- 业大(41982)
- 京(37231)
- 所(33117)
- 财(31143)
- 研究所(30682)
- 农业大学(30414)
- 中心(30101)
- 江(28218)
- 财经(25400)
- 经济管理(24408)
- 业(24401)
- 省(23558)
- 经(23272)
- 经济学(22494)
- 范(22273)
- 师范(21929)
- 基金
- 项目(136713)
- 科学(106944)
- 基金(99310)
- 研究(94311)
- 家(89272)
- 国家(88406)
- 科学基金(74905)
- 社会(62042)
- 社会科(58558)
- 社会科学(58536)
- 省(56547)
- 基金项目(54016)
- 自然(49483)
- 自然科(48342)
- 自然科学(48324)
- 自然科学基金(47471)
- 划(46049)
- 教育(41065)
- 资助(38514)
- 编号(37463)
- 农(34626)
- 重点(30508)
- 发(30367)
- 部(29682)
- 创(29024)
- 业(28458)
- 成果(27188)
- 计划(27180)
- 创新(27139)
- 科研(26619)
- 期刊
- 济(88950)
- 经济(88950)
- 农(65651)
- 研究(45996)
- 农业(44399)
- 学报(37778)
- 中国(36359)
- 科学(33237)
- 大学(28327)
- 学学(27645)
- 业经(22864)
- 财(22078)
- 管理(21504)
- 业(21367)
- 融(17545)
- 金融(17545)
- 技术(14215)
- 农村(13458)
- 村(13458)
- 农业经济(13407)
- 问题(13332)
- 版(12547)
- 业大(12397)
- 教育(11868)
- 经济研究(11754)
- 财经(11436)
- 农业大学(11061)
- 资源(10644)
- 科技(10583)
- 世界(10421)
共检索到267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梅梅 彭振辉 陈卓
【目的】推动休闲农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评判休闲农庄的经营绩效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休闲农庄经营绩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维度构建了休闲农庄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了湖南省88家休闲农庄数据,评价了休闲农庄的经营绩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休闲农庄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营能力和社会效益是休闲农庄绩效评价的2个关键维度;样本农庄中,经营绩效水平最高为2.24,最低为-0.81,经营绩效得分处于较高、一般和较低等级的比重分别为10.23%、84.09%和5.68%。农庄年收入、员工培训频率、创造岗位数、与政府联结程度对休闲农庄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与政府联结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地理距离对休闲农庄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结论】湖南省休闲农庄经营绩效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得分呈“纺锤形”分布;提高休闲农庄的内部管理能力、员工成长水平以及与政府联结程度,有助于改善农庄经营绩效水平。为此,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管理,完善产品和服务项目的融资渠道、提升休闲农庄运营管理水平,以提升休闲农庄的经营绩效。
关键词:
休闲农庄 经营绩效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赞才 唐月亮 殷章馨 刘婷 陈祖龙
星级休闲农庄作为农业旅游重要衍生项目,有力支撑着农业观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湖南省1 008家星级农庄的识别和定位,运用数理统计法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表征进行系统分析,以探究影响星级休闲农庄分布格局的具体因素。研究表明:(1)湖南省星级农庄空间分布上主要集聚于地级市、州府的城郊地带,呈现城镇居民依托型特征,且集聚强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弱;星级农庄在时序上的集聚特征具有相似性。(2)长沙、衡阳、郴州、岳阳和娄底等湘东及湘中地区呈现高度集聚特征,而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邵阳和永州等市域的核密度较低,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态势。(3)各地级市、州星级农庄数量、增量和区域分布均存在较大内在差异性。(4)星级农庄数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和高速公路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外,星级农庄空间格局呈明显交通趋向性,社会经济条件对星级农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国林 曾斌 李卫东 张力 肖远志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规划与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湖南省内971个评定的星级农庄为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类型及均衡程度测度;运用缓冲区与叠加分析,进行农庄相对于主要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测度。[结果](1)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区域集聚"特征;(2)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州区域分布较不均衡,具有围绕市州中心城市集聚分布的特征;(3)形成了长株潭地区和湘南郴州地区2个高密度热点区,与湘南衡阳地区、湘中娄底地区2个次热点区;(4)星级农庄主要分布在距市州中心城市90km范围内。[结论]湖南省休闲农业星级农庄发展已经达到了集聚程度,但发展较不均衡,表明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东部明显高于西部,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将湖南省休闲农业划分为长株潭、湘南、湘中南、湘北、湘西5个休闲农业发展区域。
关键词:
休闲农庄 空间分布 休闲农业 集聚 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艳红
[目的]通过对基于乡村旅游的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经济系统竞争力和社会系统竞争力构成准则层,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大隶属度,得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值。[结果]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为88.79,处于二级水平,竞争力强。[结论]资源与环境在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中优势明显,且对全国市场具有重大的吸引力;独特的热带风光、较高空气质量指数以及经济特区、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等政策优势是海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竞争力;海南省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应重点关注差异化发展模式,把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强化和突出热带、慢生活、富氧等独具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元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春凤 董凤君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城市郊区休闲生态农庄迅速发展,但由于部分生态农庄缺乏科学规划与布局,直接造成了郊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破坏。休闲生态农庄通常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其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有其特殊的生态问题。因此,其布局规划应在分析以及梳理模块之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对以物质与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链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土地利用、功能区及路网水系的布局符合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国内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提供新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嘉睿
我国生态旅游休闲农庄的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农民增收,促进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品单一、内容同质化、服务水平低、创意文化开发不足的情况。更为危险的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盲目过度开发,推行城市化破坏生态环境,丧失区域特色,"开发一处、破坏一处"。为了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农业旅游的体验性,打造多功能生态品牌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本文对生态休闲农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休闲农庄 创意旅游 产品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春凤 董凤君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城市郊区休闲生态农庄迅速发展,但由于部分生态农庄缺乏科学规划与布局,直接造成了郊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破坏。休闲生态农庄通常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其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有其特殊的生态问题。因此,其布局规划应在分析以及梳理模块之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对以物质与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链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土地利用、功能区及路网水系的布局符合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国内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提供新视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湃 凌雪冰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和平农庄为例,对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在武汉市对和平农庄样本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法(CVM)进行估算。研究结果:(1)年龄与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2)被调查者是否为公务员与支付意愿值显著负相关;(3)取支付意愿值的中位值41.5元计算得出和平农庄的存在价值为33684166.67元。研究结论:休闲农地的存在价值量巨大,应在估算农地总价值及农地保护决策中引起重视。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存在价值 条件价值法 休闲农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友华 范俊芳
目前休闲农业园的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规划理论,为探寻一种适合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模式,以长沙县金井水库休闲农庄规划为例,从规划原则、总体规划构思和规划特色等方面探讨了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休闲农业园 规划 金井水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入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然而,生态环境已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恶化,水资源利用也逐渐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文章以可利用水资源量、人口和城镇化、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作为关键因素构建了休闲旅游农庄的水生态承载极限定量计算模型。通过对主要部门用水量和相关指标数据调查和总结,根据定量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总体看,四川省水生态承载能力足以维持远景规划,其中,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川东平行领谷区、川中丘陵区、川西高原等5个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5 628万人、10 215万人、8 301万人、5 504万人、4 809万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正环 陆怡蕙
台湾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已近60年。对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实证研究显示,休闲农业在土地充裕地区较易发展存活,在经济发达区域能获得较高收益;其盈利水平和成败,与经营者经验、受教育水平、劳动投入及积极性、专业组织支持密不可分;较成功的休闲农业类型以传统食宿观光为主,且依托新生力量较易成功。借鉴台湾经验,大陆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应发挥地缘和土地资源优势,做好产业选址,鼓励高素质人才参与,以实现持续经营。
关键词:
台湾 休闲农业 影响因素 现代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秀治 黄秀娟 陈秋华
本文基于福建省调查数据分析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分为环境战略制定、环境过程管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沟通四个类型,将其影响因素分为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链条、管理层环境意识、信息与技术资源五个方面,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组织规模、组织形式、组织等级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在四类环境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环境规制、信息与技术资源对不同地理区位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都有显著影响,五类影响因素对不同组织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利益相关者压力、管...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经营组织 环境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正处成长阶段,样本银行参与度高、模式多样化使得超区域的异地经营变得普遍。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发现成本控制良好、盈利水平稳定、业务能力优秀以及适当规模资产的银行,在跨区域经营中更为突出,但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主成分分析,得出跨区域经营绩效整体稳定,重庆和广州农商行连续4年排名前两位,但绩效水平的内部不均衡现象也开始隐现。
关键词:
农商行 跨区域经营 面板模型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凌桂连
[目的]文章从江西省边远山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潜力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目前其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绩效,以期为江西省山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构建江西省边远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江西省边远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指标的游客和当地农民的评分值(分值范围为1~10分)与权重值加权计算各区域(赣东、赣西、赣南、赣北)的发展潜力指数和绩效指数并分别比较其大小。[结果](1)在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评价体系中,在系统层中,资源条件的权重值高于经营水平;经营水平的指标中,游客接待水平的权重值最大,发资源条件的指标中,交通便利程度的权重值最大。(2)在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中,在系统层中,经济效益的权重值最高,其次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权重值最低;在经济效益的指标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权重值最大;在社会效益的指标中,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权重值最大;在生态效益的指标中,农村环境改善程度的权重值最大。(3)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绩效排序结果一致:赣南>赣西>赣东>赣北。[结论]江西省边远山区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条件和旅游经营水平的差异,各区域山区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其中,赣南山区的发展潜力最大,发展成效最为显著。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和方向,突出区域发展特色,激发休闲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开荣 董继刚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农业厅确定的5批共195个星级休闲农业点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在资源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总体可以分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特色村镇和乡村文化5个一级类和18个二级类;(2)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总体趋于凝聚型分布;休闲农业资源在17地市内呈高度集中分布,各地市间发展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