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8)
2023(13460)
2022(11599)
2021(10650)
2020(9051)
2019(20859)
2018(20387)
2017(39211)
2016(21841)
2015(24290)
2014(23998)
2013(23764)
2012(22261)
2011(20233)
2010(20160)
2009(18826)
2008(18739)
2007(17119)
2006(15159)
2005(13144)
作者
(66351)
(56062)
(55554)
(52777)
(35019)
(27169)
(25250)
(22120)
(21001)
(19754)
(18888)
(18642)
(17815)
(17601)
(17273)
(17268)
(17090)
(16342)
(16195)
(15940)
(14261)
(13666)
(13592)
(12761)
(12730)
(12598)
(12425)
(12340)
(11445)
(11345)
学科
(90352)
经济(90250)
(65547)
管理(58947)
(48421)
(44312)
企业(44312)
方法(38493)
数学(33655)
数学方法(33369)
农业(31938)
业经(23928)
(21669)
中国(21268)
地方(20722)
(20094)
(17636)
贸易(17629)
(17583)
(17093)
环境(16856)
(13558)
技术(13353)
(13077)
(12979)
财务(12961)
财务管理(12927)
(12906)
银行(12838)
(12785)
机构
学院(315791)
大学(312009)
(126515)
经济(123853)
管理(119589)
研究(106462)
理学(104234)
理学院(103010)
管理学(101293)
管理学院(100721)
(80830)
中国(80612)
科学(70591)
(65020)
农业(63237)
业大(59083)
(56212)
(54544)
研究所(51557)
中心(50808)
(49263)
财经(43844)
(40987)
师范(40451)
农业大学(40005)
(39851)
北京(39454)
(38566)
(38352)
经济学(37476)
基金
项目(216990)
科学(168790)
基金(156160)
研究(152501)
(138774)
国家(137507)
科学基金(116160)
社会(96658)
社会科(91122)
社会科学(91088)
(88896)
基金项目(84796)
自然(77234)
自然科(75339)
自然科学(75312)
自然科学基金(73993)
(73183)
教育(68498)
资助(61843)
编号(61838)
重点(48816)
成果(48355)
(47841)
(47150)
(45183)
(42562)
科研(42467)
创新(42283)
计划(41880)
课题(41825)
期刊
(143276)
经济(143276)
研究(83202)
(80531)
中国(61111)
学报(59707)
农业(54209)
科学(52089)
大学(43842)
学学(41925)
(41851)
管理(37636)
业经(30442)
(28376)
金融(28376)
(27159)
教育(26447)
技术(24437)
问题(20959)
财经(20926)
经济研究(20275)
(19059)
(17896)
业大(16874)
资源(16850)
技术经济(15589)
科技(15578)
农村(15117)
(15117)
世界(15102)
共检索到458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秀治  黄秀娟  陈秋华  
本文基于福建省调查数据分析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分为环境战略制定、环境过程管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沟通四个类型,将其影响因素分为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链条、管理层环境意识、信息与技术资源五个方面,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组织规模、组织形式、组织等级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在四类环境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环境规制、信息与技术资源对不同地理区位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都有显著影响,五类影响因素对不同组织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利益相关者压力、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凡凡  孙洪武  
[目的]在政府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合理测算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分析当前认定等级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的影响,对于完善现有认定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提升以及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基于2019年南京市72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兼顾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发展目标,更合理、准确地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随着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等级的提高,其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等指标并未同步提高;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与劳动力投入随着认定等级提高,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现象。[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与认定类型,同时加强认定观念引导与宣传,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推进休闲农业主体和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开荣  董继刚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农业厅确定的5批共195个星级休闲农业点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在资源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总体可以分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特色村镇和乡村文化5个一级类和18个二级类;(2)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总体趋于凝聚型分布;休闲农业资源在17地市内呈高度集中分布,各地市间发展不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海彬  
[目的]休闲农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经济结构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以中牟县为例,分析县域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牟县休闲农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结合实地调查确保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的真实性,进而通过实证分析法探讨研究中牟县休闲农业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中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主要包括依托传统历史文明及历史遗迹的乡野文化古迹游;基于现代化农业新技术,生态新理念的观光科技农业游;依托黄河中积平原及黄河水资源优势的乡野生态游;围绕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欢  
休闲农业品牌体现同类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利益、价值和文化差异。游客借助品牌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主观认知,进而做出消费选择,同时通过品牌表达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体验;生产从业人员借此推动产品或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农业品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但在品牌规划、定位、推广和营销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要加大宣传策划力度、塑造休闲农业品牌,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乡土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形成规模,顺应网络营销发展趋势、搭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彩云  施生旭  刘峰  
新时期,农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的趋势,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部分。为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明确对宁德市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宁德市近几年农民收入状况,得出影响宁德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要素投入、市场价格和产业结构演进等。最后,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与宁德市的家庭经营收入存在显著关系,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佑成  范水生  
[目的]休闲农场的非使用价值是其总价值的重要内容,准确评估其非使用价值对于促进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客支付意愿的高低直接影响非使用价值的评估,探究游客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游客支付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游客认知因素,休闲农场自身软硬件条件等因素综合探究其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以千江月休闲农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CVM方法评估其非使用价值并利用Logit模型分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休闲农场年支付总额即休闲农场非使用价值估测在78. 868 24万~91. 461 04万元;游客的认知程度对支付意愿影响显著,休闲农场的软件硬件环境因素也对游客的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从影响效应来看,休闲农场住宿条件,以及认知因素中农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意识对游客支付意愿影响最大。最后,还提出了游客对不同意愿支付水平的临界标准。[结论]该文从提高公众认知度,改进农场软硬件条件以及重视个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生荣  范水生  陈文盛  
以休闲农业较发达的福建省为样本,选取从事该行业的返乡青年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度问卷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职业转换的原因,从业经验获取的途径,从业资源支持系统和职业转换的调适。研究结果发现:从事休闲农业的返乡青年普遍向往农村生活,看好休闲农业新的市场机遇,追求回归童年田园记忆与维护家人亲情关系;从事休闲农业经营可以利用原先的从业经验、积累的社会资源和务农经营期间学习、交流所探索出的经验和创新理念;职业生涯转化历程中工作价值观的调整、个人资源有效利用、找寻自己的支持系统,可以减少职业转换的挫折,并有助于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梓雯  
[目的]发展休闲农业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分析云南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布局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11—2016年云南省农业厅和农业省旅游局及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休闲农业名单为研究样本,运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等方法研究云南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并具体分析了影响分布的因素。[结果](1)云南省的休闲农业可分为观光采摘园、农业科技园、休闲农业园、文化创意园4种类型,整体呈集聚分布,但4种类型分布不均匀。(2)休闲农业市域分布差异明显,其中昆明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分布数目最多,昆明市、玉溪市和保山市休闲农业的平均分布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3)影响云南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和气候特点,云南省休闲农业多分布在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充沛、丰富的交通干线和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结论]云南省休闲农业分布不均,根据"点—轴"空间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今后可先形成城市边缘休闲地带,然后由经济的带动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拓展。充分利用地区气候条件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发休闲农业新模式。还可考虑将休闲农业与传统旅游景区相结合共同形成环城市或环交通干线的景观带,形成"一串式"发展格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桂莹  赵奇蕾  祁思琼  陈新军  
科学合理的企业空间布局有利于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减少资源调配成本,发挥区位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本研究以海南省799个休闲渔业经营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法、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分布形态、分布均衡程度、分布密度等3个维度对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整体上呈现集聚型的分布形态,集聚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琼北区、琼南区、琼西区、琼东区、琼中区;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形成南北两极,零星集聚,沿海环绕内陆的密度特征,密度梯度自沿海向内陆呈现4个等级的递减差度;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受到交通、市场、景区区位因素的影响显著,符合“沿路”、“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同时,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海南省休闲渔业企业选址,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梅梅  彭振辉  陈卓  
【目的】推动休闲农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评判休闲农庄的经营绩效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休闲农庄经营绩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维度构建了休闲农庄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了湖南省88家休闲农庄数据,评价了休闲农庄的经营绩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休闲农庄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营能力和社会效益是休闲农庄绩效评价的2个关键维度;样本农庄中,经营绩效水平最高为2.24,最低为-0.81,经营绩效得分处于较高、一般和较低等级的比重分别为10.23%、84.09%和5.68%。农庄年收入、员工培训频率、创造岗位数、与政府联结程度对休闲农庄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与政府联结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地理距离对休闲农庄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结论】湖南省休闲农庄经营绩效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得分呈“纺锤形”分布;提高休闲农庄的内部管理能力、员工成长水平以及与政府联结程度,有助于改善农庄经营绩效水平。为此,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管理,完善产品和服务项目的融资渠道、提升休闲农庄运营管理水平,以提升休闲农庄的经营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淑萍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经济与农业快速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对自己甚至是整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问发,收集河南省12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发展数据,并筛选得到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输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建立为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服务的DEA模型。[结果]之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具体的角度上来说,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可实现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全面上来说,对休闲农业的投入可推动该行业的整体规模。[结论]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打下了理论基础,推动了重点发展技术、提高投资效率和投入物力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东亮  
休闲农业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发展较为迅速。文章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以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为研究对象,对休闲农业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估算和界定。结果表明:陵江镇休闲农业总效益(WE)与总成本(WC)的比值(ECR)为1.43>1,说明总体收入是大于成本投入的,陵江镇休闲农业总体大展取得一定成效。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资源成本与经济成本投入并重、实现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是四川省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节本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小杰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