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6)
- 2023(9581)
- 2022(7725)
- 2021(6869)
- 2020(5974)
- 2019(12980)
- 2018(12905)
- 2017(24937)
- 2016(13436)
- 2015(14767)
- 2014(14437)
- 2013(14609)
- 2012(13430)
- 2011(11989)
- 2010(12326)
- 2009(11841)
- 2008(12062)
- 2007(11159)
- 2006(10184)
- 2005(9196)
- 学科
- 业(80056)
- 企(63577)
- 企业(63577)
- 济(60267)
- 经济(60177)
- 管理(50179)
- 农(44544)
- 农业(29674)
- 业经(27033)
- 方法(23918)
- 财(21158)
- 数学(16562)
- 数学方法(16445)
- 务(16405)
- 财务(16402)
- 财务管理(16388)
- 企业财务(15502)
- 技术(15090)
- 制(14342)
- 策(13922)
- 中国(13847)
- 体(11942)
- 划(11622)
- 和(11352)
- 理论(10553)
- 企业经济(10477)
- 贸(10446)
- 贸易(10439)
- 经营(10164)
- 易(10162)
- 机构
- 学院(203244)
- 大学(194140)
- 济(87539)
- 经济(86035)
- 管理(82634)
- 理学(71109)
- 理学院(70487)
- 管理学(69555)
- 管理学院(69228)
- 研究(66581)
- 农(55716)
- 中国(54892)
- 农业(42886)
- 科学(41348)
- 京(40422)
- 财(39013)
- 业大(37472)
- 所(34797)
- 江(33562)
- 研究所(31401)
- 中心(31362)
- 财经(30623)
- 经(27749)
- 农业大学(26104)
- 州(25321)
- 经济管理(25301)
- 经济学(24923)
- 省(24538)
- 北京(24499)
- 业(24028)
- 基金
- 项目(133015)
- 科学(106165)
- 基金(98088)
- 研究(96024)
- 家(86302)
- 国家(85358)
- 科学基金(73991)
- 社会(63100)
- 社会科(59371)
- 社会科学(59353)
- 省(54601)
- 基金项目(52536)
- 自然(48522)
- 自然科(47436)
- 自然科学(47422)
- 自然科学基金(46653)
- 划(43760)
- 教育(40893)
- 编号(38855)
- 资助(38527)
- 业(35981)
- 农(31364)
- 创(30913)
- 发(30264)
- 重点(29650)
- 部(29284)
- 成果(29175)
- 创新(28031)
- 制(26299)
- 国家社会(25978)
- 期刊
- 济(108594)
- 经济(108594)
- 农(59246)
- 研究(55642)
- 中国(40776)
- 农业(39932)
- 学报(33006)
- 科学(32706)
- 管理(32246)
- 财(32105)
- 大学(25703)
- 业经(25656)
- 学学(25131)
- 业(20852)
- 融(20416)
- 金融(20416)
- 技术(17586)
- 财经(15105)
- 经济研究(14857)
- 问题(14550)
- 农村(13742)
- 村(13742)
- 农业经济(13527)
- 经(13061)
- 技术经济(12495)
- 世界(12467)
- 教育(11967)
- 版(11767)
- 现代(10547)
- 经济问题(10387)
共检索到30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耕
休闲农业的对象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农业。休闲农业的本质是人类用宽松的心态,通过农业领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休闲方式,具有与自然的交融性和文化综合性的鲜明特点。除了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在城市化过程中“挽留”绿色而又美丽的农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本质 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燕
[目的]构建西安市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从定量方面对西安市主要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以把握其自身发展现状,并实现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及利用。[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休闲农业资源综合得分。[结果](1)相对于准则层而言,资源的经济价值是评价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其次为资源生态价值、资源观赏价值;资源科教价值和文化价值权重相同,相比于其他准则层指标权重最小,由此可见,休闲农业能为投资者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不可或缺且重要的因素;(2)相对于指标层而言,投资收入比年降低率、营业额年增长率、生态稳定性、景色可观度、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是评价西安市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的前5位重要指标。[结论]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资源大多处于第Ⅲ等级,质量中等,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农家乐模式较单一,西安市农家乐类休闲农业资源在拓展自身多功能方面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志强 高倩文
本文通过剖析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提出了中国休闲农业是服务"三农"的朝阳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长效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建设的特殊平台;通过界定休闲农业的产业属性,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兴消费业态;通过分析休闲农业的演化发展过程,将中国休闲农业分为萌芽催生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常洁 何鹏 高文波 郭耀辉 李晓 席晓冬
[目的]国内对休闲农业资源的概念、分类未形成统一的认知,空间研究中所选取的吸引物也众说纷纭,文章立足农业资源本体的视角对休闲农业资源进行分类并对成都市的空间格局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重点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探讨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和休闲农业吸引物的基本构成,并以成都市休闲农业为例,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变异系数、网络维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估计等分析方法等对空间分布特征、产业协同特征和市场发展特征进行定量表征。[结果](1)成都市休闲农业在空间上趋于弱凝聚型分布,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成都市休闲农业主要以精品花木、伏季水果、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为支撑,空间集聚程度高,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温郫都(温江区、郫都区、都江堰市)花木产业金三角、龙泉山伏季水果产业带(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邛崃—大邑—新津环主城平坝粮油区、锦江区、蒲江县茶叶产区等区域;(3)成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典型的"农区景区化"和"景区依托式"特征;(4)成都市休闲农业主要分布在30~100km的环城游憩带范围,其中在30~60km以及80~100km的区域形成了密集带而在60~80km的圈层形成了衰减带,且与当地市场联系程度较高。[结论]未来,成都市应重点强化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带动效应,进一步提高优势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加强休闲农业与当地客源市场的联系,优化衰减圈和远郊圈的道路交通系统和休闲服务设施体系,以推进休闲农业空间的全域、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雁 屈宝香 侯艳林
[目的]休闲农业是北京旅游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可持续发展对"十三五"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促进北京市城乡交流、实现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主要对2006~2015年北京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等2种主要休闲业态的总体现状、经营主体数量、从业人数、经营收入、接待人次等的时空演化开展定量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加紧文化创意元素融合;加速"互联网+休闲农业"布局等休闲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结果]北京的休闲农业呈现四大特征:(1)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消费外扩与食宿消费内聚"趋势并存,合力影响北京农业观光园时空演化进程;(2)民俗旅游呈现以"空心化、亲自然"为特征的持续性远郊热,生态涵养发展区民俗旅游发展持续巩固;(3)休闲农业市场邻近性的优势渐弱,休闲农业总体呈向外部扩散趋势;(4)休闲农业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依附性趋强,旅游自然资源富集区休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结论]北京部分农业观光园出现增速放缓,收入大幅下降的局面,农业观光园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北京近10年民俗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民俗旅游经营户的经营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需对民俗旅游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作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特征 对策建议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颖 陈奕捷 王道龙
文章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调查的703个休闲农业园区的点位数据,对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政府部门对休闲农业进行政策扶持,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有的放矢地进行休闲农业园区的提档升级进行决策支撑。从最邻近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地理集中指数以及基尼系数3个方面进行了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结果显示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类型是集聚型;利用核密度法、空间分布热点来分析空间分布密度,在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昌平、顺义、海淀和通州,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昌平、海淀、顺义和怀柔;通过缓冲区分析和二次函数曲线拟合来分析观光园区点位与客源市场的关系,在与一级市场的关系来看,形成30~50km的高密度环,...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园区 空间分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颜亚玉 张庆
近年来,农业休闲旅游蓬勃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层面揭示了农业休闲旅游的特征,从开发主体、资源利用、旅游市场等不同角度切入对现存的开发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农业休闲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休闲 旅游 特征 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蛟
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的针对性分析,结合休闲农业的内在特质,以宁夏地区的休闲农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明确指出宁夏休闲农业产业经营必须具有生态思维和低碳理念,善于统筹规划、系统开发,科学管理,注重内涵,通过体验式营销实现突破式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消费特征 休闲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开荣 董继刚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旅游业与农业交叉的复合型产业,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综述。研究认为,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路径颇不相同:国外学者普遍将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注重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经营主体、影响及社区居民的态度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地将休闲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策略提出来,因而偏重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评价、规划与空间结构、需求主体、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该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对今后休闲农业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1)应关注农民的参与意愿及经营行为研究;(2)要重视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研...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文献 综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子文
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范子文观光休闲农业是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书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一些发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志良 胡岱
关于观光休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王志良胡岱成都市近郊农村近1~2年以“农家乐、农家美”等形式,利用庭院、果园、花圃、水面等生产基础设施以及自然资源,对观光休闲农业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在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优化方面都收到很好效益。根据我们在成都郊区的郫县、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丽 张天柱 刘伟 尹泽生 郭峰 王柟
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三生"一体功能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具有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重大意义,因此休闲农业在县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宁武县休闲农业规划方案为例,探讨在县域农业发展中休闲农业规划的一些具体方法及思路,包括县域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休闲农业开发条件分析、规划方案具体内容等,为县域休闲农业规划提供一些方法或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詹玲 蒋和平 冯献
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的发展目前已处于成熟时期。为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国家政府在政策扶持、行业协会指导、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发展策略和经验做法为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