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2)
2023(3842)
2022(3324)
2021(3263)
2020(2647)
2019(6100)
2018(5909)
2017(12267)
2016(6829)
2015(7551)
2014(7690)
2013(7486)
2012(7169)
2011(6535)
2010(6986)
2009(6680)
2008(6759)
2007(6233)
2006(6018)
2005(5629)
作者
(19059)
(15872)
(15542)
(15283)
(10317)
(7512)
(7105)
(6038)
(6037)
(6029)
(5419)
(5305)
(5166)
(5135)
(5126)
(4859)
(4710)
(4644)
(4602)
(4573)
(4030)
(3912)
(3867)
(3703)
(3608)
(3573)
(3571)
(3528)
(3249)
(3135)
学科
(24218)
经济(24176)
管理(21646)
(20766)
(16196)
企业(16196)
(10358)
(9165)
中国(8412)
(8113)
(7364)
方法(7260)
农业(6507)
数学(6128)
(6104)
(6051)
贸易(6047)
及其(5951)
(5909)
数学方法(5895)
业经(5840)
政策(5826)
税收(5797)
(5785)
银行(5785)
(5752)
地方(5661)
(5530)
方针(5177)
(5073)
机构
学院(97123)
大学(94567)
(41683)
经济(40614)
管理(37182)
研究(34738)
理学(30366)
理学院(30050)
管理学(29565)
中国(29463)
管理学院(29371)
(23154)
(20428)
科学(19080)
(18014)
(17065)
财经(16531)
中心(16452)
研究所(15515)
(15294)
(14777)
北京(13717)
(13365)
(13341)
师范(13314)
(12342)
(11841)
经济学(11795)
业大(11762)
财经大学(11762)
基金
项目(54140)
研究(43492)
科学(42879)
基金(38218)
(31902)
国家(31577)
科学基金(27116)
社会(26574)
社会科(25117)
社会科学(25113)
(21189)
教育(20058)
编号(19090)
基金项目(18884)
(17825)
成果(17311)
资助(16857)
自然(16664)
自然科(16241)
自然科学(16238)
自然科学基金(15945)
课题(13887)
(12396)
(12188)
(12133)
重点(11948)
(11813)
(11539)
项目编号(11196)
(10695)
期刊
(54394)
经济(54394)
研究(35322)
中国(22110)
(17627)
(15349)
金融(15349)
(15252)
管理(14690)
教育(12795)
科学(11109)
农业(10189)
学报(10143)
业经(9472)
技术(8263)
财经(8154)
经济研究(8129)
大学(8086)
学学(7371)
问题(7208)
(7039)
(6746)
国际(5936)
(5448)
理论(5288)
现代(4875)
世界(4785)
(4732)
论坛(4732)
实践(4641)
共检索到16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媛  张晓宁  
本文从农业转型发展的视角对我国休耕政策执行中可能衍生的问题进行系统预判,以便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执行过程的偏差,确保政策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荟萃分析法研究发现,新时期我国休耕政策执行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培育新产业和新就业岗位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协调休耕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设计具有激励性和灵活性兼具的休耕补贴,培育农业创新理念,将现代化监管方法和技术运用于农业休耕中。以休耕政策为契机,把农业转型发展纳入政策目标,把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和农业创新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生产,促进小农户对休耕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杰  巩前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对地下水漏斗区(河北)、重金属污染区(湖南)、西南石漠化区(贵州、云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等4大典型试点区域的调研,从休耕参与主体、实施技术路径、休耕补偿机制等方面比较归纳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耕治理方法。同时,研究发现各休耕试点区域实践中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参与不足、参与主体与补偿对象错位、补偿方式单一及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保障休耕试点的有序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娅  
耕地休耕政策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恢复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美国、欧盟和日本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耕地休耕政策实践,从政策实施背景、实施方式、实施效果3个方面系统展现其政策实施全过程。对中国而言,在推行耕地休耕政策过程中,应当从保障粮食安全、注重环境效益和创新耕地休耕政策实施方式3个方面来汲取经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沛源  郑晓冬  李姣媛  方向明  
休耕是保护耕地资源、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休耕补贴是实施休耕过程中的必要举措。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已实施了多年休耕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休耕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休耕补贴的相关启示,希望为中国休耕政策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国锋  李秀成  石耀荣  张昱  李再艳  
[目的]耕地具有农业生产、生态景观和生态服务等多种价值和功能,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也是发展绿色农业、发挥土地生态景观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面临耕地质量下降、耕作层变浅、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能够"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耕地质量,保障长久粮食安全。国外有关耕地轮作休耕的实践研究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轮作休耕制度和政策,期望为我国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通过总结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耕地轮作休耕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轮作休耕相关政策,对比我国轮作休耕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点。[结果]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在政策目标、粮食安全压力、补贴机制、轮作休耕类型方面与国外不同,因此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提出休耕轮作政策实施应注意的问题。[结论]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市场机制与政府决策的结合,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和基层政策实施机构的建设,争取以轮作休耕为契机推进农业理念和技术模式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兴国  王占岐  
当前中国面临粮食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的"三高"格局,耕地资源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等多重问题,因此,中国应尽快实施休耕制度。学习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休耕制度设计可以帮助中国少走弯路。文章介绍了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休耕制度基本情况与特点,总结经验,为中国实施休耕制度提供借鉴。休耕是保护耕地资源、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休耕补贴是实施休耕过程中的必要举措。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匡兵  卢新海  陈丹玲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耕地轮作休耕政策工具选择状况,为政策完善与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评估法。研究结果:(1)政策工具选择及其组合状况是分析耕地轮作休耕政策的有效手段;(2)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供给型政策工具相对弱势、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缺位是目前中国耕地轮作休耕政策的总体特征;(3)现行政策安排对耕地轮作休耕的各个阶段都进行干预,为耕地轮作休耕提供多方面的规制与激励。研究结论:在进行耕地轮作休耕后续政策完善与设计时,应该优化政策工具的应用结构,充分发挥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与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颖  雷鸣  孔祥斌  程静怡  刘鑫  党昱譞  姚东恒  廖宇波  
为在耕地休养生息背景下开展地下水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淮海平原的2个市、5个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户实地调查,以公共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以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明晰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公共价值体现并从公平性、参与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4个维度构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估总得分为74.38分,绩效等级处在“较好”的水平;3)休耕政策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包括休耕政策面积落实环节、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政府组织环节、政策生态目标认识环节;休耕政策实施过程的薄弱环节,包括休耕政策面积落实环节、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和论证环节。综上,本研究构建的地下水超采区休耕政策过程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休耕政策实施过程定量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添贵  谢花林  李洪义  卢华  吴次芳  
研究目的:探索休耕政策实施偏离风险新命题,客观认识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源与形成路径,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基于生命周期发现休耕政策实施存在耕地权益、社会保障、实施组织和后续利用等偏离风险;(2)偏离风险源与产权界定模糊、目标定位差异、组织管理不足和激励约束缺失等密切相关;(3)休耕产权公共域、休耕主体行为空间和休耕负外部性形成了偏离风险的内在路径;(4)休耕偏离风险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还需借助权益认知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利用预警体系等外部规制与激励。研究结论:在休耕政策实施后续完善与推广应用时,应当考虑休耕周期内休耕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偏离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佳欣  杨庆媛  胡涛  
选取休耕试点区域之一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区域,将339户休耕户作为样本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休耕户对现行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并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其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8.5%的受访农户对休耕政策持满意和非常满意态度;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的休耕农户比其他休耕农户对休耕的满意度高;家庭年收入越高、休耕补偿标准满意度越高、对休耕必要性认识程度越深的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高;休耕宣传越到位,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在不同的补偿方式中,对货币补偿方式的满意度最高。研究休耕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完善我国休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И.А.什米廖娃  王冠军  
本文简要回顾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环境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当前中国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环境政策,如何有效执行环境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资引进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外资引进过程中,也存在着国际收入风险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失衡、国有资产流失等一些问题。本文拟从外资引进的战略目标、政策导向和监控管理等方面对完善我国外资引进工作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今后的外资引进政策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