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8)
- 2023(6331)
- 2022(5589)
- 2021(4884)
- 2020(4414)
- 2019(10510)
- 2018(10478)
- 2017(20733)
- 2016(11834)
- 2015(13556)
- 2014(14008)
- 2013(14324)
- 2012(13632)
- 2011(12475)
- 2010(12425)
- 2009(11357)
- 2008(11358)
- 2007(10453)
- 2006(8899)
- 2005(7809)
- 学科
- 济(53502)
- 经济(53452)
- 管理(34598)
- 业(31308)
- 方法(27868)
- 企(25086)
- 企业(25086)
- 数学(25068)
- 数学方法(24887)
- 学(13919)
- 农(13476)
- 财(13016)
- 环境(12412)
- 中国(11830)
- 贸(10573)
- 贸易(10572)
- 易(10223)
- 地方(9781)
- 业经(9279)
- 和(9272)
- 农业(8843)
- 制(8420)
- 务(8149)
- 财务(8134)
- 划(8123)
- 财务管理(8109)
- 企业财务(7666)
- 银(7251)
- 银行(7212)
- 融(7196)
- 机构
- 大学(179103)
- 学院(177344)
- 济(72686)
- 经济(71133)
- 管理(66504)
- 研究(61164)
- 理学(57674)
- 理学院(56990)
- 管理学(55867)
- 管理学院(55566)
- 中国(45121)
- 科学(40523)
- 京(37566)
- 农(36770)
- 所(32941)
- 财(31886)
- 业大(31054)
- 研究所(30299)
- 农业(29389)
- 中心(28088)
- 江(26710)
- 财经(25896)
- 北京(23573)
- 经(23428)
- 经济学(22549)
- 范(22476)
- 师范(22207)
- 院(21530)
- 州(20962)
- 经济学院(20633)
- 基金
- 项目(118689)
- 科学(91624)
- 基金(85510)
- 研究(81622)
- 家(75979)
- 国家(75415)
- 科学基金(62978)
- 社会(50472)
- 社会科(47779)
- 社会科学(47762)
- 省(47041)
- 基金项目(45892)
- 自然(42525)
- 自然科(41494)
- 自然科学(41479)
- 自然科学基金(40744)
- 划(40056)
- 教育(37695)
- 资助(35778)
- 编号(32420)
- 重点(27298)
- 部(26437)
- 成果(26053)
- 发(25725)
- 创(23891)
- 科研(23769)
- 计划(23757)
- 课题(22483)
- 创新(22446)
- 教育部(21945)
共检索到252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珍 陈苏丹 李天忠
为探讨休眠期欧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休眠的关系,以休眠期欧李1年生基生枝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韧皮部、芽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休眠阶段欧李韧皮部和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淀粉,二者比值最高可达4.77,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蔗糖,其次是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自然休眠期芽中检查不到果糖含量,但在被迫休眠期和芽萌动期迅速增加,至芽萌动期质量分数达2.05%;休眠期韧皮部和芽中酶活性变化与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大于其他酶的活性,在自然休眠期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迅速降低至自然休眠解除时达最低值,降低幅度分别为芽94.18%、韧皮部84.78%;β-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
关键词:
欧李 休眠期 碳水化合物 酶活性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涂炳坤 丁小飞
Contents of carbohydrates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from dormancy to sprouting of Toona sinensis buds were measured. Dynamic changes of GA 1/3 , iPA and ABA were detected. GA 1/3 and iPA decreased when the dormancy began, and then increased to the highest value before bud sprouting. The l...
关键词:
香椿 芽 内源激素 碳水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征 白登忠 张维诚 肖文发
[目的]冬季低温是决定高山林线树种能否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休眠前后树木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其安全越冬的策略。但目前高山林线树种休眠前后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及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林线树种越冬期间的生存策略,[方法]本文以祁连山林线青海云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2 900、3 000、3 100、3 200、3 300 m)成年树枝、叶休眠前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包括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淀粉以及糖/淀粉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休眠前青海云杉当年及1年生叶在高海拔处NSC含量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林线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刚 苏智先 李劲涛 阮期平
以休眠期27个uniEST,经网上BlastN及BlastX分析,其中75个序列是已知功能的基因标签,相似性较高,而32个序列在GenBank中相似性较低,13个序的珙桐种子为材料,利用SMARTTM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珙桐种子的cDNA文库。结果表明:该文库的滴度为1.5×106pfu.mL-1,重组率为98%,cDNA文库插入片段大小主要集中在0.5~1.0kb。随机测序获得148个EST序列,拼接成1列在GenBank中没有匹配。这些数据有助于对珙桐种子的相关功能蛋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燕 温志静 魏婵婵 楚克欢 梁俊
【目的】研究苹果树进入休眠期前的碳代谢规律,探讨碳代谢与进入休眠的关系。【方法】以富士苹果树1年生枝为试材,分析其韧皮部、木质部和芽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其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休眠期的推进,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在果树不同部位的分布为韧皮部>芽>木质部,且任意两者糖组分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进入休眠期前,果树木质部中淀粉含量不断积累,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大,在休眠期之后,木质部中淀粉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6*)。树体进入休眠期前后,芽中...
关键词:
富士苹果树 休眠期前 枝条 芽 碳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深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郑晓翠 史祥宾 刘万春 刘凤之
【目的】探讨葡萄芽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为葡萄人工休眠调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需冷量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品种京蜜为试材,采取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不同需冷量品种休眠期间芽的呼吸速率和各呼吸途径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低需冷量品种京蜜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比高需冷量品种夏黑提前20 d左右,且变化更为迅速,只是变化幅度略小于夏黑。休眠期间总呼吸速率呈单曲线变化,当休眠解除时达到顶峰。底物水平上,糖酵解-三羧酸途径所占比例在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加。电子传递链水平上,剩余呼吸和交替途径在休眠解除时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书芹
中小企业发展"休眠期"与生物休眠有共通性特征,具备比较研究的基础。本文借助系统间的"隐喻"和"类推"研究,提出了对中小企业"休眠期"的人员管理新的认知和思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休眠期 人员管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娟 谢宝元
利用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虚拟变量的方法分析休眠期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的枝龄、含水率、密度等对抗弯弹性模量的影响。以2012年12月从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的休眠期7个树种(40年的油松,30年的侧柏,12年的臭椿,20年的刺槐,30年的栾树,40年的白杜,35年的元宝枫)的176株新鲜树枝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得枝龄、含水率、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参数,枝龄通过数枝条法进行测量后,在实验室制作试件时再通过数年轮法进行复测。含水率参照《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标准GB/T 1931—2009中的规定获得。密度参照《木材密度测定方法》标准GB/T 1933—2009中的规定获得,其中体积采取排水法测量树枝的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婷 刘鹏 徐根娣
【目的】通过从种皮及内源抑制物两个方面探索栝楼(Trichosathes kirilowii Maxim)种子休眠原因,找出其萌发难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照完整种皮,设置了刀割种皮和去除种皮的处理,以探究种皮对栝楼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分种皮和种仁两部分分别用水、甲醇、乙醚提取其中萌发抑制物,并以白菜种子作为生物鉴定材料,测定其在各种提取物作为萌发基质下的萌发率、淀粉酶活性、苗高、根长及鲜重,以求确定抑制物的分布、极性并初步推测抑制物类型。另外,用GA3处理栝楼种子,并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比试验,以求探索栝楼促萌措施。【结果】去种皮处理组与对照...
关键词:
栝楼 萌发 种皮 内源抑制物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跃东 王贵禧 段文标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抗寒性鉴定的基础上,探求不同抗寒性杂交榛休眠期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探讨杂交榛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机制,为杂交榛抗寒性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前期试验选出抗寒性强(84-349)、中(84-237)、弱(84-572)3个无性系进行物候期观察,对3个无性系休眠期间枝条的呼吸强度、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抗寒性强的84-349进入休眠期最早,开花最晚;休眠过程中,深休眠期不同抗寒性的杂交榛无性系各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而休眠初期和休眠后期,抗寒性强的无性系84-349呼吸强度最低、电解质渗出最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抗寒性弱的...
关键词:
杂交榛 抗寒性 休眠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雅军
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休眠品牌的品牌关系再续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初始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初始感知价值、品牌当前感知价值、品牌情感联结、品牌关系记忆、品牌关系断裂归因。但尚不清楚不同年龄的顾客对影响因素的程度是否相同。文章运用SEM分析中的平均数结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消费世代的消费者在品牌初始感知价值、初始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关系断裂归因于他因、品牌关系断裂感知时长、品牌地域情感联结、品牌当前感知价值和怀旧情感联结方面,年龄越大,强度越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鲁程瑶 丁倩雯 冉超 杨雅麟 王安然 张洪玲 张进雄 李解 ERIK Olsen Rolf EINAR Ring? 张震 周志刚
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是鱼类能量的重要来源。由于碳水化合物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低廉,饲料中添加适量碳水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节约蛋白原料,减少氨氮排放。然而以往研究表明,鱼类摄入超量碳水化合物时会出现抗病力受损、生长迟缓、脂肪肝、死亡率升高等问题。鱼类消化道微生物参与宿主的糖、脂类和蛋白质等代谢过程,对动物营养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对鱼类增产、渔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综述了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以鱼类消化道微生物为出发点,阐述了鱼类消化道微生物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方式与可能机制,旨在为鱼类高效利用碳水化合物以及节约饲料中蛋白质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鱼类 碳水化合物代谢 消化道菌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玉兰
对不同温度(5℃、10℃、20℃)、不同储藏时期魔芋块茎的发芽率、呼吸强度、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休眠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魔芋的休眠属于生理型休眠,解除过程较长,收藏后经历4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结束休眠过程。休眠生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休眠初期(后熟期):从采收至11月下旬,历经1个月。呼吸作用较强,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强。块茎开始进入休眠期。2、深休眠期:从11月下旬—12月下旬或1月上旬,历时1个月,呼吸作用很弱,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活性低。块茎处于深休眠阶段。3、休眠解除期:从12月下旬~2月下旬,历时2个月。呼吸作用仍很弱,过氧化氢酶逐渐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
关键词:
魔芋,块茎,休眠,生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悦善 李成 王东霞 徐刚 王玉萍 程李香 张俊莲 王蒂 张峰
【目的】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作为生产高质量脱毒原种用种薯,其休眠持续时间和发芽时间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探究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微型薯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其休眠期的关系,可为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的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微型薯在3种不同贮藏温度(4℃、10℃、20℃)下连续贮藏150 d,其内源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微型薯休眠解除程度影响,并根据内源激素水平动态变化进行激素与休眠的相关性推导。【结果】在整个贮藏期(150 d)间,随...
关键词:
休眠期 内源激素 微型薯种薯 阈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