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3)
2023(16949)
2022(14623)
2021(13801)
2020(11555)
2019(26211)
2018(26189)
2017(50201)
2016(27631)
2015(30934)
2014(30962)
2013(29855)
2012(27459)
2011(24766)
2010(25017)
2009(23397)
2008(22528)
2007(20061)
2006(17741)
2005(15781)
作者
(78796)
(65322)
(64984)
(61949)
(41745)
(31206)
(29542)
(25458)
(24814)
(23582)
(22227)
(22116)
(20940)
(20781)
(20471)
(20094)
(19617)
(19449)
(18777)
(18655)
(16320)
(16289)
(15830)
(14961)
(14659)
(14651)
(14527)
(14376)
(13239)
(13001)
学科
(98866)
经济(98720)
管理(82972)
(74779)
(63004)
企业(63004)
方法(41811)
数学(35429)
数学方法(34898)
(29714)
(29181)
中国(27970)
(24525)
业经(23752)
(23724)
地方(20004)
(19102)
贸易(19093)
农业(18733)
理论(18681)
(18557)
(18333)
财务(18245)
财务管理(18206)
(17820)
银行(17769)
企业财务(17211)
(17010)
(16963)
环境(16903)
机构
学院(383016)
大学(381963)
管理(147705)
(146850)
经济(143350)
研究(129953)
理学(126559)
理学院(125122)
管理学(122857)
管理学院(122168)
中国(97640)
(81775)
科学(80728)
(72725)
(65716)
(63227)
研究所(59466)
中心(58809)
(58451)
业大(57335)
财经(56489)
北京(51642)
(51578)
(51144)
师范(51073)
农业(49476)
(48077)
(46738)
经济学(42963)
技术(42187)
基金
项目(258424)
科学(201939)
研究(191609)
基金(184755)
(160933)
国家(159550)
科学基金(136185)
社会(118063)
社会科(111616)
社会科学(111593)
(101820)
基金项目(97353)
教育(88682)
自然(88468)
自然科(86283)
自然科学(86259)
(85695)
自然科学基金(84666)
编号(80121)
资助(75972)
成果(66615)
重点(57959)
(56507)
课题(56045)
(54721)
(53426)
创新(49794)
项目编号(49348)
(49178)
科研(48922)
期刊
(167760)
经济(167760)
研究(114766)
中国(78079)
学报(61438)
(58246)
(56232)
科学(55534)
管理(55167)
教育(48383)
大学(46315)
学学(43482)
农业(39976)
(35528)
金融(35528)
技术(32907)
业经(28770)
财经(27173)
经济研究(26135)
(23176)
问题(21332)
图书(20111)
(20064)
科技(18395)
理论(18299)
(18287)
现代(17285)
技术经济(16794)
实践(16761)
(16761)
共检索到573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   成婧文   浦男萍   谢恩怡   赵振庭   党昱譞   廖宇波   陈文广   孔祥斌  
为实现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提高政策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基于中央、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文件和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和归纳了国内外耕地保护与休养生息制度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未来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战略需求,并从战略背景、目标原则、政策需求、路径方向、政策构成等角度,构建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总体框架。结果表明:1)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设计的目标为永续粮食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2)针对耕地出现的“数量-质量-生态-权益”等问题,可通过“弹性空间-质量提升-风险管控-纵横补偿”的耕地保护路径,构建支撑资源安全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3)未来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制度仍将并行,未来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需要通过基于弹性空间优化调整耕地数量保护政策、质量提升统筹耕地养护与质量建设政策、风险管控构建耕地生态风险管控政策、纵横结合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政策、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协同完善监督考核政策等,优化现有耕地保护政策工具,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构建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转型政策总体框架,系统设计我国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制度并行背景下的耕地保护政策,可以为未来耕地保护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宇哲  许智钇  
新形势下,国家开始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提升工作。但是与之配套的耕地保护制度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耕地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从休养生息的要义解析、目前国内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耕地保护制度的演变经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制度的现实脉搏所在。并从耕地的时空格局、耕地质量、耕地安全与激励机制等四个层面研究耕地保护转型的体制机制,构建了耕地保护转型总体框架;从生态整合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视野,构建了耕地永续发展生态格局路径框架。对于完善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适应实际工作的实施,促使我国实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总体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庆媛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耕地的非生产性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生态系统理念保护耕地已经成为耕地保护的新趋势。因此,耕地保护的范畴和目标也开始拓展: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耕地功能不退化、耕地产能有提升,即强调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对耕地全方位保护的新要求。协同推进土地整治和耕地休养生息是实现上述耕地保护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庆媛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耕地的非生产性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生态系统理念保护耕地已经成为耕地保护的新趋势。因此,耕地保护的范畴和目标也开始拓展: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耕地功能不退化、耕地产能有提升,即强调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对耕地全方位保护的新要求。协同推进土地整治和耕地休养生息是实现上述耕地保护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辉  
最近有学者问我,过去二十多年来,哪些趋势对中国高等教育影响最大?我把它们简单地概括为"三支箭"。也就是说过去20多年来,我国政府射出了三支重要的箭,想实现三方面的重要目标。第一支箭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支箭可以说射中了八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稳步推进,发展是相当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乔陆印  
中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耕地持续非农化、非粮化和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严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国耕地保护的关键在于全面评判耕地资源新价值,形成耕地保护新认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保护政策与措施。本文对耕地的要素构成及功能价值进行了评判与分析,解析了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综合耕地的属性、价值、保护导向,形成了耕地资源"432"认知范式。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确立"全要素"耕地保护体系,创新形成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中央政府应加快制定耕地有效保护激励政策,创新管控机制和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地方耕地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现有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稳定提高对农民保护耕地经济补偿与资产权利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庆阳  张云荣  胡英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正涛  刘涛  付荣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失地农民补偿体系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和当前现状,中央政府应对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进行创新,改革当前的失地农民补偿体系,提高保护耕地补贴,妥善处理好中央、地方、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和谐的人类家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晓艳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国有林区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我国很多国有林区进入以加强保护、休养生息为主的林业建设时期,尤其是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林业损失惨重,部分乡(镇、街道)、林场实行封山育林,出现了大量的富余职工。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前提下,以林区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为切入口,重点论述了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九兴  黄征学  
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近年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粗放利用问题仍日益严重,表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亟待加强。本文从强化管控耕地"非农化"手段、加大调控耕地"非粮化"的力度、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健全耕地生态健康的网络监测体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多维度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艳霞  王柏源  
耕地保护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原动力,满足人民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的驱动力。本文结合耕地的多种功能、多重属性、多种目标等,系统梳理了中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其背景和基本逻辑,并对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一鸣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  金贵  
各类规划管制制度的实施将土地资源分为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经济发展优势区,造成了管制区域内外耕地保护权责的不对等,加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具有尺度依赖和空间差异的特征,因此构建差别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是提供有效耕地保护激励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从规划管制背景下生态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的激励作用、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机制以及尺度依赖、空间差异与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文提出应在考虑尺度依赖和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对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的耕地保护由"被动"变为"主动"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庆媛  刘燕  杨人豪  杨凯悦  
耕地休耕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视域,提出耕地休耕应重点优化休耕区域布局、完善休耕补偿体系、强化休耕地利用及管理,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耕地治理、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相结合,全面健全耕地休耕制度等思考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