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393)
- 2022(2027)
- 2021(2122)
- 2020(1682)
- 2019(3639)
- 2018(3559)
- 2017(6653)
- 2016(3789)
- 2015(4283)
- 2014(4405)
- 2013(4324)
- 2012(4335)
- 2011(3823)
- 2010(4116)
- 2009(4095)
- 2008(4308)
- 2007(4054)
- 2006(3906)
- 2005(3851)
- 2004(3463)
- 学科
- 济(15533)
- 经济(15505)
- 管理(11591)
- 业(9647)
- 企(7985)
- 企业(7985)
- 中国(5444)
- 农(4992)
- 财(4852)
- 制(4814)
- 学(4701)
- 方法(4008)
- 银(3912)
- 银行(3911)
- 教育(3868)
- 行(3736)
- 理论(3706)
- 融(3333)
- 金融(3333)
- 业经(3256)
- 农业(3051)
- 体(3005)
- 策(2923)
- 税(2909)
- 数学(2850)
- 贸(2778)
- 贸易(2776)
- 务(2758)
- 财务(2740)
- 财务管理(2726)
- 机构
- 大学(57729)
- 学院(56871)
- 济(22939)
- 经济(22284)
- 研究(20784)
- 管理(17950)
- 中国(17612)
- 理学(14095)
- 理学院(13877)
- 管理学(13541)
- 管理学院(13427)
- 财(13193)
- 京(13113)
- 科学(11651)
- 所(11183)
- 江(9839)
- 范(9819)
- 师范(9790)
- 中心(9588)
- 财经(9566)
- 研究所(9483)
- 北京(9192)
- 经(8539)
- 州(8034)
- 师范大学(7838)
- 经济学(7362)
- 农(7358)
- 院(6986)
- 财经大学(6928)
- 人民(6912)
共检索到103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岱 张郁茹
在以创作意识流小说而成为现代派文学代表人物的同时,伍尔夫以“走向纯粹”和“拥抱高雅”的精英主义文学批评观,确立了她在当代小说诗学中的重要位置。长期以来,相比对她文学创作成就的高度关注,学界在究竟如何评价其文学批评的业绩方面基本停留于空泛的赞美,缺少认真深入的讨论和准确把握。由于对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社会精英”和属于一种阶级意识的“精英主义”两个概念之差异的忽视,我们对伍尔夫精英主义批评观所存在的美学问题视而不见。事实表明,精英文化中蕴含的“超越平庸”品质固然可贵,但渊源于英国贵族文化的精英主义,在根本上是一种以借花献佛方式张扬文化霸权的“西方主义”意识形态。我们有必要对伍尔夫精英主义批评观所存在的美学问题做出认真审视。
关键词:
伍尔夫 文学批评 纯粹性 精英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邱关军
模仿学习是一种审美体验方式,是一种解释学的认知方式,也是文化知识习得的方式。模仿学习由感官、图像和姿势等要素组成,在个体自我发展以及知识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模仿学习的模糊性,伍尔夫试图通过文本解读和人种志研究的方式来揭示模仿发挥作用的过程。伍尔夫的模仿学习理论促进了模仿研究向人学的回归,但是也存在着解释上的空缺。
关键词:
伍尔夫 模仿学习 审美体验 解释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利红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富有探索精神的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的先锋作家。其先锋性也表现在其不同于传统的传记观上。传记以事实为基础,需结合事实和想象;传记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部艺术品;传记必须有敏锐的真理观。《奥兰多》正是伍尔夫根据自己的新传记观而进行的写作实验,文笔瑰丽绚烂,是一部极具夸张特色并带有浪漫传记色彩的作品,小说扉页上明确写着"《奥兰多》——此书是一部传记",可文中却穿插了许多虚构和荒诞的情节,它以瑰丽绚烂的文笔和极尽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被很多读者认为是一部荒诞小说。《奥兰多》既具备传记的纪实性,亦具有小说的虚构性,伍尔夫新传记观对《奥兰多》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杰 杨春雪
伍尔夫松是俄罗斯当代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马莉科娃—伍尔夫松学派”奠基人之一。伍尔夫松的比较教育思想体现为对比较教育学本体论、目的论及方法论的阐释。在本体论上,他主张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认为关于比较教育学定义的争论不应成为关注的中心;在目的论上,他持综合取向的观点,强调比较教育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价值;在方法论上,他主张比较教育研究应“闯入”相关的科学知识领域,警惕将个别现象普遍化,重视二元比较的价值,批判性地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重视文献研究的价值。伍尔夫松的比较教育思想对俄罗斯比较教育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学界提供启迪和思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德胜
在一般观念中,美学批评的空间意识传统总是指向对象化的、有限的和作为价值共同体的艺术存在空间。随着"微时代"空间存在形态、方式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迅速改变,美学批评空间意识本身的"在场性"缺失已然成为一项事实,美学批评的空间意识建构面临着如何能够"不是把空间当作独立的数量,而是当作与感知着的身体有关连的意向性对象"的问题。
关键词:
微时代 美学批评 在场性 空间意识建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鹏飞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反映出语象叙事的两大特征——视觉性和艺术性,其最终目标是表达生命情志。对自然风光色彩、光影的渲染,人物形象与肖像画形成的类比,展现出文字的视觉性,是“再现的形式”。对电影蒙太奇、绘画多点透视技巧的借鉴,呈现出艺术之间的杂糅,建构了一种空间幻觉,可概括为“有造型的形式”。语对象的情感投射、语与象的心物交游,则揭示语象叙事的最终目的——展露生命情感,体现“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以中国诗学视域下王弼的“语象意”观作为参照,有助于深入理解《达洛维夫人》中语象叙事的表征途径,即“出言以尽象,立象以尽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岳礼
从文艺学美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程序”(也可称为反常化程序)理论,分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语言方面的反常化现象,其表现为反衬、重复、比喻、含混、抽象事物具体化等手法的使用。伍尔夫的作品之所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是由于她在作品中使用了陌生化程序。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楠
要解决文学批评无关痛痒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清楚一个重要的批评规定性,即文学批评是一定问题场域中的批评。批评同样是在一定问题场域中所产生的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批评的问题是接受链上阅读问题的一般性提升。阅读与批评问题的形成基于怀特海所说的重要性,重要性的跃出是结构性的,即它以一般现实生活为广泛基础,这一基础内化为批评者的心理背景,在具体阅读与批评时,一般社会生活状态及批评心理背景对象性地转化为"同格环境",问题场域便在"同格环境"中形成并因此确认一定的重要性问题,阅读与批评就此展开。批评的问题场域具有突出的当下性与本土性特点。
关键词:
文学批评 问题场域 重要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书剑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是政府与大学在制度化精英主义下协作的产物。制度化精英主义催生制度化精英,人才项目促进学术精英的制度化和体制化。政府与大学是学术精英发展的主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学术精英在以政治权威和学术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制度空间内经竞争选拔与优先培养逐渐生成。大学学术精英制度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其对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创新力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德
读者反应批评中国农科学杂志社咨询专栏编辑组:《中国软科学》开辟了咨询业的专门栏目,我觉得应当有更多的从事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咨询质量的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通过咨询尝到了甜头的企业来阐述他们对咨询作用的看法。因为企业经营咨询,最终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义先
邮编:100038北京 3814信箱中国软科学杂志社采编部主任您好!您于11月7日的来信已经收到,我很乐意参加贵刊将举行的 CNII 讨论,因为这刚好是我的本行。我现在将上次提到的那篇有关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一文寄上。此文是我参加政协后并经过数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而成的。有关详细报告已经以政协提案的形式报送有关部门,此稿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杰 侯样祥
关于图书批评———摘自中国文化报1996年6月5日伍杰侯样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批评”两字是这样解释的:“提出优点和缺点”或“专门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批评似乎总是难以行得通。其实,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都是件大有裨益的好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学龙 杨文
笔者从教育体系不平等的视角出发,研究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精英主义教育体系放大了家庭背景导致的教育不平等,降低了社会流动性;中国教育精英主义导向对低收入阶层的冲击更大,使其子女更难以脱离"贫困的陷阱";在教育、健康、社会网络和文化资本这四条主要的代际收入流动渠道中,教育的影响最大,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强化了教育和社会网络这两条代际收入流动渠道的影响,而对健康和文化资本的影响较弱。为提高社会流动性,政府需要加强早期教育的公平性,弱化中等、初等教育的精英主义,保障学校选拔过程公平公正。
关键词:
社会流动性 精英主义 教育 代际收入弹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炬明
与北美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组织与管理有两点根本不同:制度化的精英主义和单位制度,其他不同均源于此。这两点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因此这些特征不会迅速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过去的十余年,制度化的精英主义依然如故,但单位制度却受到市场化改革的严重挑战。本研究所考察的大学仍保持其单位制度,但学校里的某些变化开始改变其性质。本文进而讨论了这些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大学 组织 精英主义 制度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磊
还原主义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在科学哲学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受到了逻辑上的和事实上的质疑。经济学受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影响,在方法论上呈现出严格的还原主义思维,主要表现在:(1)原子论个人主义;(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3)经济学公理性假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学发展必须超越还原主义这一"现代性"建制,在新的方法论基础上构建理论体系,可能的方向是以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统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达尔文主义和复杂性科学,回归经济学的马克思传统,将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复杂性科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进行创造性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