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3)
- 2023(3496)
- 2022(2771)
- 2021(2598)
- 2020(2156)
- 2019(4769)
- 2018(4929)
- 2017(8655)
- 2016(4914)
- 2015(5438)
- 2014(5296)
- 2013(5143)
- 2012(4852)
- 2011(4416)
- 2010(4554)
- 2009(3896)
- 2008(3947)
- 2007(3800)
- 2006(3435)
- 2005(2742)
- 学科
- 济(17015)
- 经济(17008)
- 管理(12507)
- 环境(8057)
- 业(7239)
- 农(6442)
- 中国(6392)
- 地方(6292)
- 学(5871)
- 方法(5694)
- 生态(5495)
- 企(4974)
- 企业(4974)
- 数学(4761)
- 数学方法(4691)
- 业经(4301)
- 农业(4269)
- 资源(4119)
- 发(4053)
- 和(4007)
- 划(3773)
- 财(3344)
- 理论(3101)
- 教育(3066)
- 规划(2999)
- 环境规划(2895)
- 发展(2764)
- 展(2747)
- 制(2608)
- 地方经济(2602)
- 机构
- 学院(62974)
- 大学(62187)
- 研究(25223)
- 济(20933)
- 经济(20338)
- 管理(19975)
- 中国(18288)
- 科学(18119)
- 理学(16357)
- 理学院(16079)
- 管理学(15602)
- 管理学院(15488)
- 农(15001)
- 京(14669)
- 所(13254)
- 业大(12569)
- 研究所(12242)
- 中心(11588)
- 农业(11558)
- 江(11150)
- 省(9787)
- 院(9775)
- 范(9703)
- 师范(9587)
- 财(9569)
- 北京(9376)
- 州(8756)
- 技术(8727)
- 科学院(8087)
- 农业大学(7727)
- 基金
- 项目(45266)
- 科学(33810)
- 研究(32205)
- 基金(30055)
- 家(27936)
- 国家(27706)
- 科学基金(22198)
- 省(19304)
- 社会(18631)
- 社会科(17483)
- 社会科学(17477)
- 基金项目(16274)
- 划(16151)
- 教育(14634)
- 自然(14632)
- 自然科(14133)
- 自然科学(14126)
- 自然科学基金(13826)
- 编号(12945)
- 资助(11685)
- 重点(11272)
- 发(10797)
- 成果(10496)
- 课题(10077)
- 计划(9301)
- 创(9194)
- 科技(9180)
- 部(9026)
- 科研(8920)
- 创新(8677)
共检索到103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瑞香 杨小唤 张红旗 王立新
西部的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研究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能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灰钙土与风沙土是新疆伊犁谷地的两种主要土壤类型。本文在对新疆伊犁谷地实地考察基础上,运用42个灰钙土剖面和12个风沙土剖面自然发生层各层的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土壤有机质、pH值、电导率、总盐、八大阴阳离子,研究了灰钙土和风沙土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生态建设中土壤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研究表明,伊犁河谷的不同土壤,其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和变化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一致性体现在有机质和K+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pH值、CO32-、Mg2+和Na+的含...
关键词:
伊犁 灰钙土 风沙土 生态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罗林涛 马增辉 王欢元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风沙土(其中砂粒含量为95.31%)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的持水情况,为砒砂岩改良风沙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0∶1,1∶5,1∶2,1∶1,2∶1,5∶1和1∶0的质量比复配,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各复配土壤在不同水吸力(1,3,5,7,10,30,50,70,100,200,300,500,700,1 000和1 200kPa)下的容积含水量,利用Gardner模型拟合并绘制其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各复配土壤在各水吸力下的比水容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有效水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及有效水孔隙度。【结果】Gardne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7种砒砂岩与风沙土不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茜 韩立思 韩晓日 战秀梅 杨劲峰 蒋增
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选取正茬、连作2,3,4年地块种植花生,于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测定花生光合特性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花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连作4年花生的叶片叶绿素在成熟期比正茬花生降低了11.19%,而叶面积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连作4年花生植株百果重和百仁重最低,分别为135.73g和58.84g,连作3年产量最低,为172.29kg.hm-2。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其中在花针期...
关键词:
花生 连作 光合特性 产量 干物质积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道涵 杨婷赟 于令令 许端平
为探究经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生物炭改良后的风沙土中植物生长状况及养分含量变化情况,以辽宁省彰武台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试验基地风沙土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燕麦草为供试植物,分别施加秸秆炭、木炭、草炭,且每种生物炭设置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均匀的施加到风沙土中,燕麦草经12周生长后,采集样品进行室内试验。主要通过分析燕麦草在不同改良条件下的株高、产量、叶绿素及氮磷钾含量,从而了解添加不同因素水平的生物炭对风沙土中植物生长及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与风沙土中燕麦草生长及养分含量均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5),且施加浓度为4 kg·m~(-2)的秸秆炭对燕麦草株高、产量及养分含量均有明显提高,株高为109.242 cm,产量为229.25 kg·hm~(-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达到2.941 mg·g~(-1)和0.991 mg·g~(-1),氮磷钾含量分别为3.411,0.927,28.766 g·kg~(-1)。因此,施加合适的生物炭,不仅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还可有效提高植物产量与养分含量,实现土壤有效利用的同时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生物炭 风沙土 燕麦草 叶绿素 氮磷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雪艳 王宇莹 龚会蝶 涂永峰 宋海英 何强 颜杰 陈波浪 盛建东
[目的]探究不同磷肥品种及施用方式对灌耕风沙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为不同磷肥在土壤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灌耕风沙土进行为期120 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磷肥对照(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滴施(APP-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并分析120 d时土壤有效磷与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0~5 cm土层,磷肥滴施处理(MAP-D、APP-D)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在5~10和10~20 cm土层,磷肥基施处理(TSP、MAP-B和APP-B)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崔向新 高永 刘彩云
摸清塌陷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采煤塌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矿区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退化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增大了沙丘水分损失量,塌陷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与对照区相比,塌陷区含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角度来看,不论降雨季节还是干旱季节,塌陷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区,与对照区相比,2005年和2004年塌陷区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了16.55%和14.73%;从空间位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辛 李志洪 孙建华 郭志顶 辛士颖 殷程程
【目的】研究土施和叶面喷施锌肥条件下玉米吸收、积累锌的规律,旨在为科学调控玉米锌营养状况、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在吉林风沙土地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锌肥(0kg/hm2(S0)、3.4kg/hm2(S3.4)、6.8kg/hm2(S6.8)、10.2kg/hm2(S10.2))和叶面喷施锌肥(0kg/hm2(F0),2.25kg/hm2(F))共计7个处理(S0F0(对照)、S3.4F0、S6.8F0、S10.2F0、S0F、S3.4F、S6.8F)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锌含量、籽粒锌含量、籽粒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锌肥利用率、Zn吸收总量和Zn吸收速率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茜 刘欣宇 林英 梁春浩 马京莹 韩晓日
为探讨连作年限对辽宁西北部风沙土区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及主要叶部病害发生规律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了正茬、连作2,3,4,5,10年对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年限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大,连作10年后,主茎高、第一侧枝长和单株分枝数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25.4%,26.3%和30.8%。连作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显,单株荚果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正茬相比,连作10年后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42.3%,43.4%,8.9%,17.3%和36.1%。连作后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病情指数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连作10年后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60和39.87。其中,连作3年和连作4年,花生褐斑病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连作5年和连作10年,花生网斑病的病情指数也无显著性差异。花生连作对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叶部病害病情指数的影响较大,连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作年限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实践中,为提高辽宁风沙土区花生产量应适当实行轮作倒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桂龙 韩烈保 李德颖
采用定水头法研究了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的渗透特性,探讨沙土组成比例对土壤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运动场草坪根系层饱和导水率推荐标准及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对各处理土壤的渗透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含沙量增加,无论是原状土还是压实的扰动土,土壤饱和导水率均增加,增加趋势先缓后快,m(沙)∶m(土)=7∶3时(沙粒含量>80%)增幅明显,与沙粒含量拟合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土壤稳定入渗率在草坪成坪前和成坪2个月后的变化趋势与室内测定饱和导水率基本一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按照处理间导水率的差异显著性,11个处理的饱和导水率基本可分为3类,即m(沙)∶m(土)<3∶7(沙粒含量<60%)、m(...
关键词:
运动场草坪 沙土配比 根系层 导水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轩 高广磊 张英 丁国栋 朴起亨 赵洋 王陇
【目的】土壤粒径分布可显著影响土壤风蚀强度,研究其变化特征,对阐明风沙运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呼伦贝尔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表层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粒径分布,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粒配曲线。【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呼伦贝尔沙地表层风沙土以砂粒为主,其含量可达60%~80%,黏粒与粉粒含量较少。随沙丘的固定,土壤黏粒、粉粒与极细砂含量显著增加(P 0.05)。(2)沙地土壤平均粒径较粗,分选性较差,粒度分布较集中,偏度情况为极正偏,峰度值为尖窄,分形维数介于2.25~2.49之间。随沙丘的固定,风沙土粒度组成不断细化,粒径分布的对称性与均匀程度不断优化,分形维数不断增大。(3)沙地不同类型沙丘的土壤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均具有唯一峰值。流动沙丘跃移与蠕移组分的分选性较好;固定沙丘悬移组分的分选性较好。随沙丘的固定,在组分之间过渡时,土壤颗粒变化的剧烈程度不断降低。【结论】呼伦贝尔沙地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反映了风沙土粒径分布随沙丘固定的变化特征,可为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尤淞 肖波
【目的】比较不同水分传感器对风沙土含水率的测定精度,并建立校准模型,为旱区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METER、Acclima和Truebners三大制造商生产的9种介电类水分传感器为对象,以典型风沙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室内校准试验比较各种传感器对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精度,评估其在风沙土上的适用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不同传感器测定风沙土含水率的校准模型,比较不同校准模型的精度。【结果】(1)默认模型下,与其他传感器相比,MAS-1和EC-5的测定精度较高,其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20和0.027,平均偏差误差(MBE)分别为0.016和0.024,斜率(k值)分别为0.943 3和0.940 3,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6和0.938。(2)土壤含水率范围影响传感器的测定精度。各传感器在低含水率下的RMSE平均值比中、高含水率分别减小了40.9%和42.6%,MBE平均值减小了61.8%和59.9%,而R~2平均值提高了0.7%和11.3%。其中,低含水率时EC-5和TDR-315H的精度较高,而中、高含水率下MAS-1的精度均较高。对于含水率相同的土壤,各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差异较大,且含水率越高差异越大。(3)与默认模型相比,校准模型的RMSE和MBE平均减小了48.8%和72.6%,纳什系数(NSE)和R~2提高了70.7%和4.5%。经模型校准后,5TE和TEROS-12测定精度的增幅最大,而TDR-315H的测定精度相对最高。此外,传感器测定的风沙土含水率默认值与校准值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通过模型转换可实现对默认值的二次校准。【结论】综合评估测定精度、使用寿命和售价,MAS-1、EC-5和TDR-315H可作为风沙土含水率监测的优先传感器备选,且利用风沙土的校准模型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十分重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玉 张玉龙
用水头法和压力膜法测定了分布于辽宁西北部彰武县的风沙土0~20cm、20~40cm上下两层120个土壤样品的水分特征曲线,用V.G.模型对该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并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上层供试土样水分特征曲线V.G.模型参数全部服从正态分布,即可以V.G.模型参数的平均值使用V.G.模型绘制一条该供试土样的代表性的水分特征曲线;上下层土壤V.G.模型各参数半方差模型的块金值均为正值,采用克里格插值绘图可直观地描述V.G.模型参数空间变异情况。这对简化水分特征曲线的计算和定量讨论土壤的持水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风沙土 V.G.模型 空间变异性 半方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镇华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砀山县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砀山县社会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194 9年以来的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重新带来了砀山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说明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燕婕 蔡苗 周建斌
【目的】研究不同土剖面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贮量以及不同组分有机碳在0~200cm土层的分布特征。【方法】以陕西杨凌土为对象,采集了8个土剖面(0~200cm土层)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以及活性有机碳和难降解有机碳的含量。【结果】①0~200cm土层土壤总碳贮量为266.20~631.59t/hm2,其中有机碳贮量为120.63~177.35t/hm2,无机碳贮量为131.64~504.71t/hm2,分别占土壤剖面总碳贮量的20.1%~50.8%和49.2%~79.9%。②有机碳多集中于0~100cm剖面,其平均贮量均占有机碳贮量的60%以上;无机碳多集中于100~200cm土层,其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子伟 郭岩彬 孟凡乔 王开勇 吴文良
该文结合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伊犁河谷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等方法,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原则和政府服务原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重点推进绿色种植业、绿色设施农业、绿色畜牧业、绿色林业、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保鲜储运业支柱产业,将伊犁河谷建设成为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基地,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推动伊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资源 绿色产业 发展战略 伊犁河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