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2)
2023(3762)
2022(3141)
2021(2946)
2020(2485)
2019(5445)
2018(5444)
2017(9722)
2016(5825)
2015(6409)
2014(6251)
2013(6223)
2012(6200)
2011(5765)
2010(5853)
2009(5103)
2008(5364)
2007(4657)
2006(4198)
2005(3727)
作者
(21508)
(18441)
(18161)
(17168)
(11397)
(9008)
(7912)
(7191)
(6821)
(6593)
(6480)
(6332)
(6243)
(6132)
(5933)
(5539)
(5470)
(5251)
(5185)
(5183)
(4964)
(4699)
(4640)
(4171)
(4151)
(4135)
(4081)
(3900)
(3894)
(3756)
学科
(18970)
经济(18948)
(11130)
(10472)
管理(10390)
方法(7338)
(7153)
企业(7153)
(7113)
数学(6083)
数学方法(5952)
土地(5028)
农业(4948)
地方(4779)
中国(4450)
环境(4343)
(4095)
业经(3973)
资源(3927)
生态(3610)
(3546)
(3487)
(3319)
税收(3237)
(3206)
理论(3006)
(2938)
贸易(2936)
(2886)
问题(2819)
机构
大学(87780)
学院(87138)
研究(39831)
科学(31962)
中国(28273)
(28041)
(26675)
经济(25996)
管理(25650)
(23941)
研究所(22716)
农业(22623)
理学(22007)
理学院(21513)
(20715)
管理学(20693)
业大(20619)
管理学院(20554)
中心(16806)
(14891)
(14843)
农业大学(14772)
(14474)
科学院(14201)
实验(14035)
(14030)
(13952)
师范(13779)
实验室(13531)
北京(13057)
基金
项目(65879)
科学(49967)
基金(47425)
(46719)
国家(46419)
研究(39032)
科学基金(36462)
自然(27989)
自然科(27238)
自然科学(27225)
自然科学基金(26691)
(25709)
基金项目(25656)
(23580)
社会(21950)
社会科(20572)
社会科学(20563)
资助(19028)
教育(16802)
重点(16749)
计划(16698)
科技(15917)
(14584)
编号(14187)
科研(13471)
(13440)
专项(12745)
(12690)
(12581)
创新(12026)
期刊
(29732)
经济(29732)
学报(26876)
(25098)
科学(22605)
研究(21741)
大学(18189)
中国(17961)
学学(17673)
农业(17189)
(10154)
资源(9278)
业大(8516)
(8289)
管理(7473)
(7159)
林业(6977)
教育(6693)
农业大学(6622)
自然(6085)
(5315)
金融(5315)
科技(5297)
中国农业(5169)
技术(4588)
业经(4373)
财经(4283)
(4249)
经济研究(4186)
自然科(3993)
共检索到127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芳  张红旗  董光龙  
作为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绿洲,伊犁河谷草地动态监测及其对降水的敏感性研究,对该区域草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像元尺度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伊犁河谷草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同期遥感降水数据产品,采用相关系数法和降水敏感性指数定量刻画不同类型草地NDVI的降水敏感性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0年伊犁河谷草地植被整体呈显著的退化趋势,NDVI值下降速度为1.5%/10a,其中高寒草地和山地草甸的NDVI下降趋势显著,而改善区主要为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随着草地改善程度增加,草地覆被变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俊杰  黄辉  崔东  刘海军  陈晨  
基于MODIS 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结合DEM数据及差值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1年2015年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受持续畜牧超载及气候条件恶化影响,2001年2015年伊犁河谷草地盖度持续降低,15a内全区草地平均盖度降低11.09%,90.04%草地的植被盖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主要为降幅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俊杰  刘海军  崔东  陈晨  
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区,利用MODIS NDVI数据及像元二分模型,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以草地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标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及Getis-Ord Gi*冷/热点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1-2015年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受持续过度放牧及气候条件影响,2001-2015年伊犁河谷草地整体持续退化,15年内退化草地比例达46.18%,但退化以轻度为主;2)空间上退化草地的分布范围逐步向高海拔区域扩展,海拔1 500-3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俊杰  黄辉  崔东  刘海军  陈晨  夏倩倩  
选取新疆伊犁河谷作为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草地生态典型分布区,利用MODIS NDVI遥感数据,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并以草地覆盖度作为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的参考因子,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表达,定量分析伊犁河谷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5年伊犁河谷90.04%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退化面积及覆盖度降幅逐步增大,但退化以轻度为主,且退化速度在2010—2015年有所减缓;(2)草地退化致使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减少10.30%,由畜牧超载和过牧所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声佩  张勃  王强  马中华  邹悦  张亚宁  
本文利用SPOTVGT-NDVI数据和旬气温、降水数据,分析了祁连山草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降水的旬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1999年-2007年祁连山草地植被NDVI呈缓慢增加趋势。典型草原和平原草地植被年均NDVI和生长季NDVI增加速率高于高寒草甸草地和沙漠草地。祁连山草地植被NDVI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分别为69776km2和15928km2,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分布在冷龙岭、拉脊山、大通山、达坂山、青海南山、走廊南山、托来山、托来南山等地区,减少的区域分布在乌鞘岭、大通河、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等河流河谷以及青海湖周边地区;②祁连山草地植被NDVI年内月和旬变化曲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尚二萍  张红旗  
伊犁河谷是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准确评估其碳库对当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In VEST模型碳存储模块,基于实测数据评估1980S、2000S、2010S三个不同时期伊犁河谷6种草地类型的四大碳库的碳存储。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草地的碳存储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980S、2000S、2010S的草地碳存储总量分别为32.61TgC、39.67TgC、25.92TgC,草地平均碳密度为9.76TC/hm~2、12.26TC/hm~2、8.45TC/hm~2;(2)草地碳密度以地下和土壤碳密度为主,两者之和为(7.49~10.35)TC/hm~2,占草地碳密度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燕刚   胡桂清   张文太   刘星宏   孙桂丽  
【目的】为科学防控西北干旱区草地水土流失以及比较不同雨型下植被的径流调控效果。【方法】2021—2022年雨季在伊宁市铁厂沟水土保持径流场,采用K均值方法将研究区13场侵蚀性降雨划分为3类,并监测5种自然植被(霸王、驼绒藜、伊犁绢蒿、骆驼刺、苦豆子)和3种人工植被(榆树、紫穗槐、狗牙根)的产流产沙特征,探讨不同雨型下各植被的产流产沙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雨型和植被小区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①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主导雨型是B雨型(中雨量、短历时、中雨强),对坡面产流产沙的贡献程度达到53.5%。A雨型(低雨量、长历时、低雨强)和C雨型(高雨量、长历时、高雨强)贡献率较低;②自然植被的减流减沙效益高于人工植被,自然植被在A雨型下减流减沙效益最好(87.3%~95.2%),人工植被在C雨型下减流减沙效益最差(39.2% ~52.7%);③降雨量和平均雨强显著影响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P﹤0.05),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伊犁绢蒿>苦豆子>霸王>紫穗槐>骆驼刺>狗牙根>榆树>驼绒藜。【结论】伊犁河谷进行植被恢复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不同雨型下自然植被的减流减沙效益优于人工植被,单一植被的减流减沙效益与其覆盖度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区国土绿化、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成刚  李卫红  李大龙  刘志明  富磊  
探讨河谷坡地的土壤特性及其可蚀性对保护土地资源、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伊犁河谷典型区域127个调查点表层土壤的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利用EPIC模型公式计算土壤可蚀性,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可蚀性的特征、探讨了土壤可蚀性与其他土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各特征因子的空间变化与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开垦坡地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改善了土壤结构与质地,有助于减小土壤可蚀性;土壤理化性质随着海拔升高、由西南向东北明显改善,土壤可蚀性降低,质地更好的土壤有助吸水、保水与植被生长,进而降低土壤可蚀性;各土壤特性,包括土壤可蚀性,空间异质性在小尺度上总体较小,空间分布自相关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育  俞玉  许顺  温兵霞  施如康  韩大勇  
【目的】当年生枝条是木本植物进行种群空间扩展、结实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反映种群进化和适应调节等重要生态学特征。研究当年生枝条的生长调节特征,可揭示植物种群的适应机制。【方法】通过分析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的长枝、中枝和短枝3种不同类型枝条各构件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对不同类型枝条功能的差异性及其在种群适应调节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类型枝条的叶片和茎之间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其中在总叶面积和茎生物量关系上,长枝和中枝上均为同速生长关系(斜率分别为1.170和1.135),而在短枝上为异速生长关系(斜率为0.657);在叶片生物量和茎生物量分配关系上,长枝、中枝和短枝分别表现为异速、同速、异速生长关系,回归方程的斜率依次为1.460、0.908和0.840。共同表明长枝和中枝具有更高的叶片生长能力,功能上侧重于扩展空间和光合生产,短枝的功能与有性繁殖过程有关。叶轴对叶片生长也有调节作用,在中枝和短枝上能够弥补茎对叶面积支持效率的不足,但在长枝上作用不明显。【结论】小叶白蜡的长枝和中枝具有更高的叶片支持效率,其功能不仅体现在扩展种群生长空间方面,同样也体现在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方面,当年生枝条具有更为复杂的功能分化,在种群适应调节中的作用更加多样化,建议在研究具有二态性枝条的植物生长调节特征时,应考虑枝条类型的差异性。图3表3参37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武红旗  范燕敏  靳瑰丽  夏小伟  
不同地区荒漠草地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如何将这种差异提取出来进而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物种和区分群落值得研究。本研究利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叉毛蓬(Petrosimonia sibirica)[W群落]和伊犁绢蒿+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S群落]两个群落进行光谱采集,分别测定群落及主要植物的反射光谱,通过分析植物光谱特征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探讨利用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进行植被分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两个时期,不同植物的绿光反射特征和红光吸收深度差异较大。伊犁绢蒿与涩芥(Malcolmia maritim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的NDVI接近。受植被季相的影响,物种与群落的RVI在5月差异明显,在9月受土壤背景的影响较大,致使物种和群落之间的RVI差异不明显,无法明确区分物种和群落。因此对于不同物种组成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可在5月牧草返青期利用RVI分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绍锷  廖雪萍  谭裕模  胡钧铭  贾坤  
采用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以及TRMM降水数据,分析广西1999-2011年植被NDVI变化特征,以及NDVI与降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1年广西植被NDVI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全区有54.71%面积的NDVI有所改善,45.06%面积的NDVI基本不变,仅有0.23%面积的NDVI出现退化。NDVI与降水量最大相关系数在0.4~0.6和0.6~0.8之间的面积分别占广西全区面积的71.76%和23.92%;桂中地区植被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比桂北、桂南地区更密切,受降水的影响更大。全区41.7%面积的NDVI与降水量的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第3个月,40.8...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侯光雷  张洪岩  郭聃  郭笑怡  
本文利用长白山区SPOT/VGT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该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滞后性。结果表明:①2000-2009年,长白山区植被NDVI逐年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区域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3.91%,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北坡和西坡,NDVI减少区域集中在南坡;②NDVI变化率随季节和植被类型变化而不同,NDVI增长主要集中在5月和9月,而7月NDVI变化较小,甚至出现下降趋势;③植被NDVI与温度和降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且NDVI与温度的相关性高于与降水的相关性,且随海拔升高,NDVI与温度相关性增强;④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期,不同植被类型,滞后期存在差异。苔原NDVI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大约10天,而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ND-VI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约为20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璇   崔东   刘文新   赵阳   依里帆·艾克拜尔江   吕丽琴   武玉鑫   江智诚   闫江超   李金哥  
为探讨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在不同入侵程度下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意大利苍耳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入侵程度其根茎叶碳(C)、氮(N)、磷(P)、钾(K)的含量及其比值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不同入侵程度下意大利苍耳的C、N、P、K及化学计量比之间存在差异,入侵强度越高时,意大利苍耳植株的生长速率越高。2)通过对3种入侵程度下意大利苍耳不同器官中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意大利苍耳在入侵过程中通过化学元素的分配与利用,使其加快吸收养分且提高了生长速率,进而增加了与当地植物的竞争力,促进意大利苍耳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入侵。3) N和P在意大利苍耳生长发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根茎叶在对营养养分分配利用和贮存的协同性。C、N、P、K是植物各器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一不可的元素,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受相同元素的限制。本研究从化学计量角度反映了意大利苍耳的入侵机制、入侵强度及危害,为治理意大利苍耳的入侵提供防控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雪婷   孙浩捷   宋长赢   赵鹏凯  
利用DBSCAN算法、地理探测器方法剖析伊犁河谷住宿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住宿业呈现整体分散与局部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伊宁市和新源县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为高聚集的核心区域。(2)伊犁河谷住宿业被划分为18个空间集群,共5个等级,空间上表现为东南—西北走向,且多数住宿业以旅游景点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3)不同因素对住宿业的影响程度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中景区、星级酒店、交通设施和人口等为核心影响要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尔琪  张红旗  董光龙  
为定量化评估多因子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联合效应,本文应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估算近30年来(1985-2000年和2000-2015两个时段)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降雨、植被盖度和土地利用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土壤侵蚀状况较轻,以微度侵蚀为主,面积占比达到83.99%,强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占比仅为2.25%,零星分布于南、北、中天山的局部地区;严重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低覆盖度的草地。对比两个时段,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呈总体改善但局部恶化的趋势,轻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都显著减少。从1985-2000年到2000-2015年,伊犁河谷的降雨侵蚀力明显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