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1)
2023(11433)
2022(10181)
2021(9540)
2020(7959)
2019(18782)
2018(18728)
2017(35911)
2016(19892)
2015(22367)
2014(22224)
2013(22101)
2012(20403)
2011(18457)
2010(18367)
2009(16696)
2008(16347)
2007(14123)
2006(12411)
2005(10674)
作者
(59662)
(49733)
(49528)
(46950)
(31701)
(23893)
(22211)
(19618)
(19049)
(17764)
(17097)
(16842)
(15810)
(15693)
(15417)
(15137)
(14929)
(14723)
(14211)
(13979)
(12532)
(12268)
(12141)
(11287)
(11117)
(11019)
(10981)
(10923)
(10013)
(9969)
学科
(80630)
经济(80543)
管理(54795)
(53291)
(43482)
企业(43482)
方法(38895)
数学(33538)
数学方法(33143)
(21926)
(20325)
中国(19049)
地方(18442)
(17730)
业经(17695)
农业(15117)
(14190)
贸易(14181)
(13670)
理论(13565)
(13343)
环境(13092)
(12306)
技术(12172)
(11282)
(11024)
财务(10965)
财务管理(10947)
企业财务(10368)
教育(10336)
机构
大学(288629)
学院(285527)
管理(113733)
(108442)
经济(106066)
理学(99796)
理学院(98542)
研究(98142)
管理学(96592)
管理学院(96117)
中国(69552)
科学(65729)
(62245)
(51584)
(50774)
业大(47218)
研究所(47115)
(46809)
中心(43101)
农业(40739)
(40406)
(39887)
师范(39505)
北京(39029)
财经(38701)
(35422)
(35217)
(33284)
师范大学(32313)
经济学(31566)
基金
项目(204730)
科学(160274)
基金(148659)
研究(145311)
(131858)
国家(130831)
科学基金(111014)
社会(89699)
社会科(84845)
社会科学(84821)
基金项目(80177)
(79512)
自然(75066)
自然科(73284)
自然科学(73261)
自然科学基金(71952)
(68075)
教育(66029)
资助(61005)
编号(58495)
成果(47045)
重点(46180)
(44547)
(43553)
(42139)
课题(40299)
科研(39535)
创新(39305)
计划(38400)
教育部(37369)
期刊
(114984)
经济(114984)
研究(80224)
学报(51574)
中国(49096)
科学(47195)
(46317)
管理(39749)
大学(37890)
学学(35781)
农业(32810)
(32645)
教育(30520)
技术(23333)
(19097)
金融(19097)
业经(18672)
财经(17905)
经济研究(17607)
(17425)
图书(15619)
问题(15295)
(15188)
资源(15074)
科技(14945)
(14385)
业大(13983)
技术经济(13868)
理论(13843)
实践(12877)
共检索到40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振东  昝梅  
基于MODIS·NDVI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CASA模型定量反演得到2012年—2014年伊犁地区以月为周期,空间分辨率为500 m的植被NPP。分析了研究区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对NPP的贡献率以及地形因子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2014年伊犁地区植被NPP的年平均值为200 gC·m~(-2)·~(a-1),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大于西部的特征;不同植被类型的月均NPP呈现3~7月增加,7~11月下降的趋势。但不同植被类型月均NPP的变化速率和变换幅度存在较大差异;草地对研究区NPP总量贡献率最大为58.59%,其次是农作物,贡献率为31.45%;针叶林和阔叶林对研究区的贡献率基本相同,分别为3.75%、3.60%;稀疏植被贡献率最小仅为2.61%;研究区年均NPP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通过验证表明,利用CASA模型对伊犁地区植被NPP估算的结果与MOD17A3产品一致性较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辉  玉素甫江·如素力  
利用2001—2015年MODIS NDVI数据,结合15 a来TRMM降水量与MODIS的LST地表温度遥感数据,采取趋势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伊犁地区分析15 a来伊犁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气候与非气候要素对NDVI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年均NDVI值为0.29,高山草甸的NDVI均值最大;2)15 a来,伊犁地区NDVI值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53.56%。3)伊犁地区植被NDVI与年降水量的偏相关性介于-1.0~0.94之间,稀疏草地正相关最大;裸地的负相关最大。4)伊犁地区植被NDVI与气温的偏相关性介于-0.920~1.096之间,旱地的偏相关性最大;5)NDVI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的复相关性介于0~0.96之间,稀疏草地的复相关性最大。6)伊犁地区NDVI值变化受气候要素与非气候要素的双重影响,年均NDVI变化受气候要素影响的区域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65.56%,其中,以降水量变化为主驱动的区域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11.5%,以气温变化为主驱动的区域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21.72%,以降水量与气温为强驱动的面积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27.0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  王秀红  申建秀  张宏业  
通过能值和GIS方法的耦合分析,以伊犁地区为例,探讨了温带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总体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研究结论如下:①1989—2008年,伊犁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投入和总产出均呈持续增长趋势。②目前伊犁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但亦呈现出恶化的趋势。③研究区在农业系统发展水平方面,大致呈现出"东北—西南"梯度格局;在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大致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④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进程中,伊犁地区应通过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等手段,促进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勇洪  权维俊  高燕虎  
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NOAA/AVHRR 1B卫星资料和气象资料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技术方法,该方法有3个特色:直接利用NOAA/AVHRR 1B卫星数据,不需要经过大气校正和方向反射率校正来实现NPP估算;考虑了植被覆盖类型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考虑了植被反照率在计算净辐射中的差异。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华北地区的NPP模拟结果表明:2007年华北地区植被的年总NPP为3.68×1014gC/a,各省总的NPP贡献率依次为:内蒙古64%、山西20%、河北13%、北京2%和天津1%,各季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夏季67%,秋季17%、春季15%,冬季1%。不同植被类型年N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超宗  陈蜀江  黄铁成  朱选  姚艳霞  李红军  郭超  
【目的】通过对伊犁地区的风速进行研究,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线性趋势线拟合、小波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对新疆伊犁地区8个地面气象站实测的近56年逐日风速资料数据进行回归、周期、突变等特征分析。【结果】研究显示:①1961-2016年,伊犁地区平均风速以-0.171 m/(s·a)的变化速率呈波动减小趋势,在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中,春季风速降低趋势最为显著,递减率最大-0.196 m/(s·a),冬季风速递减趋势变化最小。②风速在长时间尺度的变化中还存在突变的表现,年平均风速在1979年前后出现明显的突变点。③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年平均风速存在2个震荡周期变化,以18年震荡周期最为显著;四季震荡周期与全年风速震荡周期基本吻合,但又存在差异。④从空间分布来看,伊犁地区风速主要由西北向东、向西递减,风速倾向率均为减小趋势,尼勒克减小最为显著[-0.273 m/(s·a)]。【结论】伊犁地区风速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吻合,但其减小的速率要高于全国的速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艺  冯仲科  张晓丽  范永祥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在区域生态发展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计算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MODIS遥感产品MOD17A3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2000—2014年间NPP的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空间上与时间上研究森林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探究京津冀地区近15 a NPP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从空间分布整体情况来看,气温和降水量均对NPP有正相关影响。从时间相关性来看,NPP与年降水量为正相关关系,NPP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并根据所得结论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发展提出提高植被生产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生态现状的改进措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龚相文  李玉强  王旭洋  牛亚毅  连杰  罗永清  余沛东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碳收支平衡和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NPP、气象(气温和降水)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和回归分析法对2000-2010年科尔沁地区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其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科尔沁地区植被NPP年均值为121.32 g·(m~2·a)~(-1),增加速率为0.53g·(m~2·a)~(-1),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总区域的48.77%,其中NPP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科尔沁区[7.46g·(m~2·a)~(-1)]、库伦旗[5.09g·(m~2·a)~(-1)]等地,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巴林左旗[-4.64g·(m~2·a)~(-1)]、巴林右旗[-3.53g·(m~2·a)~(-1)]等县域。不同植被的固碳能力存在差异,其中阔叶林最强,栽培植被次之,灌丛最弱。植被NPP受降水量的影响高于气温,降水和气温协同作用的解释率高于单一因子,分别可解释草甸、阔叶林、草原、栽培植被和灌丛的94.70%、87.50%、85.80%、85.30%和76.30%。因此,降水和气温的协同作用对NPP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白玉换  
新疆伊犁地区人民医院地处伊宁市解放路南端,医院的前身为伊犁州新华医院,是全州唯一的一所传染病医院,1985年扩建成综合医院,1986年经自治区批准正式命名为伊犁地区人民医院。 该院起步晚、底子薄,从1986~1990年,经过5年时间的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完成了由专科医院向综合性医院的转化过程,目前已经是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力量的地区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 全院占地面积28.68亩,建筑面积22014.77平方米,全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69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中初级职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雅琪  姜群鸥  胡中民  吴戈男  
为研究对张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本研究解析张承地区2000—2014年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揭示该区域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张承地区NDVI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年际波动较大,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显著。2)对于气候要素,15年间光合有效辐射与气温呈下降趋势,而年降水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季节差异。3)在季节尺度上,夏季NDVI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而在冬季NDVI与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性更显著;在年际尺度上,NDVI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较低,但却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4)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但对于同一植被类型,NDVI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高。这些研究结论将为张承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德永  潘耀忠  姜萍  朱文泉  何浩  
为了了解气候变化对东亚地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该文利用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NOVA/AVHRR NDVI,8 km×8 km),采用改进参数的CASA模型研究了东亚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8年来研究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在波动中呈现增加趋势;净第一性生产力介于8~300 gC/(m2.a)的植被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或气候严寒、冬季漫长的高纬度地区,因而植被生产力较低;净第一性生产力介于300~700 gC/(m2.a)的植被主要分布于10°~35°N低纬度地区以及50°~60°N中高纬度地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平均介于700~2 000 gC/(m2.a)的植被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志坚  
一目前,我国实行以块为主的土地管理体制,土地管理部门及其领导受制于当地政府,致使土地部门有法难依,有令难行,从而导致以下后果:1片面卖地挣钱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领导眼睛紧紧地盯上了土地这块招财之宝,大量卖地挣钱和以地招商,侵犯农牧民的权力及其利益,阻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景元书  张悦  
基于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产品,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气候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间,研究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数值主要集中在420~670 g·m-2·a-1(以碳计),平均值为562 g·m-2·a-1(以碳计)。从时间角度来看,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年际波动大,且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呈现随时间逐渐降低趋势。从空间角度看,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呈南高北低、沿海高于内陆的分布规律。研究区内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受到了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石华  金宝轩  周峻松  王金亮  彭双云  
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以1974—2014年间的10期Landsat 5/8影像和DEM数据,对抚仙湖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行政区划界资料、行业部门专题资料等,分析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异及其与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1974—2014年,抚仙湖流域裸地(Ⅰ级)面积波动极小,低植被覆盖(Ⅱ级)、中低植被覆盖(Ⅲ级)、中高植被覆盖(Ⅳ级)面积变化波动大,变化趋势线数次出现谷值和峰值,高植被覆盖(Ⅴ级)面积则呈增加趋势。(2)坡度较小、地势较平缓的区域(0°15°)以裸地和低植被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石华  金宝轩  周峻松  王金亮  彭双云  
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以1974—2014年间的10期Landsat 5/8影像和DEM数据,对抚仙湖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行政区划界资料、行业部门专题资料等,分析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异及其与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1974—2014年,抚仙湖流域裸地(Ⅰ级)面积波动极小,低植被覆盖(Ⅱ级)、中低植被覆盖(Ⅲ级)、中高植被覆盖(Ⅳ级)面积变化波动大,变化趋势线数次出现谷值和峰值,高植被覆盖(Ⅴ级)面积则呈增加趋势。(2)坡度较小、地势较平缓的区域(0°~15°)以裸地和低植被覆盖为主;中低植被覆盖度、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分布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区域(>15°)。(3)抚仙湖流域各年份植被覆盖度Ⅰ级面积最大,1974,1977,1989,1996年Ⅱ,Ⅲ级面积较大,而Ⅳ,Ⅴ级面积较小;2000年后的Ⅱ,Ⅲ,Ⅳ级面积变化较小;2006,2009,2012,2014年Ⅳ,Ⅴ级的面积较大,Ⅱ,Ⅲ级的面积较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学过程模型,利用1982~1999年间NOAA-AVHRR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相匹配的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结合植被和土壤质地等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的总NPP为0.21PgC·a-1(1Pg=1015g),约占全国植被NPP总量的12.43%。NPP的总体分布趋势是,自东南至西北递减,这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18年来,青藏高原植被的NPP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1982年的0.19PgC增加到1999年的0.24PgC,年平均增加速率约为1%;其中,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宁地区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