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2)
2023(14395)
2022(12474)
2021(11533)
2020(9727)
2019(22161)
2018(22022)
2017(41404)
2016(23367)
2015(26075)
2014(26050)
2013(25310)
2012(23087)
2011(20750)
2010(20563)
2009(18436)
2008(17768)
2007(15374)
2006(13260)
2005(11202)
作者
(69937)
(57865)
(57692)
(54638)
(36772)
(27874)
(26097)
(23077)
(22184)
(20564)
(19746)
(19571)
(18565)
(18152)
(17995)
(17976)
(17749)
(17330)
(16596)
(16418)
(14892)
(14152)
(14149)
(13218)
(13060)
(13019)
(12865)
(12547)
(11718)
(11713)
学科
(82851)
经济(82750)
管理(62975)
(58808)
(48039)
企业(48039)
方法(39398)
数学(34168)
数学方法(33786)
(23918)
中国(22419)
(21989)
(20976)
业经(18867)
地方(16759)
理论(16659)
农业(15858)
(15769)
(15660)
贸易(15656)
(15190)
技术(14288)
教育(13721)
环境(13698)
(13450)
(13116)
财务(13045)
财务管理(13024)
(12675)
银行(12593)
机构
大学(322772)
学院(322514)
管理(123983)
(118198)
经济(115462)
研究(110073)
理学(108425)
理学院(107143)
管理学(105023)
管理学院(104476)
中国(77901)
科学(74274)
(69119)
(64956)
业大(57310)
(57246)
研究所(53122)
(52053)
农业(51743)
中心(48943)
(46886)
(43193)
北京(42921)
师范(42582)
财经(42491)
(40143)
(38738)
技术(38600)
(37760)
农业大学(34606)
基金
项目(232171)
科学(179263)
基金(164997)
研究(163306)
(147713)
国家(146478)
科学基金(123277)
社会(99158)
社会科(93740)
社会科学(93713)
(93404)
基金项目(88632)
自然(83588)
自然科(81604)
自然科学(81578)
自然科学基金(80082)
(79132)
教育(76360)
资助(67444)
编号(66635)
成果(53077)
重点(52716)
(49546)
(48933)
(48643)
课题(47060)
创新(45331)
计划(45263)
科研(45175)
大学(42233)
期刊
(123644)
经济(123644)
研究(88500)
学报(64042)
中国(62689)
(58290)
科学(53865)
大学(46613)
学学(44152)
管理(43135)
教育(41976)
农业(40415)
(37881)
技术(27633)
(22459)
金融(22459)
业经(21678)
(20756)
经济研究(19977)
财经(19684)
业大(18259)
科技(17723)
(17391)
图书(16952)
(16751)
问题(16185)
农业大学(14914)
理论(14579)
林业(14370)
技术经济(14245)
共检索到45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惠东  汪志楷  沈永林  
在199培养基中补充25.0mmol/L Hcpcs,5.5mmol/LD 葡萄糖,2.0mmol/L 丙酮酸钠,2.0mmol/L L-谷氨酰胺作基础培养基,观察了5种不同因素对体外培养系统中伊氏锥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20%灭活马血清、20%灭活犊牛血清或20%灭活驴血清都能较好地维持伊氏锥虫在体外生长;牛肺成纤维细胞或小牛胸腺成纤维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使用,一代细胞使用期分别是15d 和20d;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150μg/ml)和链霉素(250μg/ml)对虫体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每毫升培养基中的含虫量与不加青、链霉素者相比低4.0×10~5左右;2巯基乙醇(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惠东  汪志楷  沈永林  
以199培养基添加25.0mmol/L Hepes,5.5mmol/L D 葡萄糖,0.2mmol/L 2-巯基乙醇,2.0mmol/L 丙酮酸钠和2.0mmol/L L 谷氨酰胺为培养液,并加20%的灭活马血清,分别以牛肺成纤维细胞和小牛胸腺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细胞组成两种组合;或以同样的培养液改加20%灭活犊牛血清或20%灭活驴血清,以牛肺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组成另两种组合。用这4种组合在37℃和烛缸的气相条件下成功地连续培养伊氏锥虫江苏高邮株60d 以上,培养的虫体对小白鼠的感染性和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汪志楷  沈永林  
用云南株伊氏锥虫克隆后体外培养,培养后于第18~60d之间,每间隔一周通过免疫抑制鼠(CY鼠)克隆,建立了7个克隆群体(代号为018,025,032,039,046,053,060),并将其分别与7种克隆特异性抗血清(AS018~060)进行免疫溶解和中和试验。结果如下:①018和025能被AS018和AS025所溶解或中和;②032,039,046,053能被AS032,AS039,AS046,AS053所溶解或中和;③060只能被AS060所溶解或中和。根据上述结果,将7个克隆群体鉴定为3种变异抗原型(VAT),按国际VAT命名法,分别命名为YuTat1·1,YuTat1·2和YuTat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林  汪志楷  李国清  
体外培养后分离出的3个伊氏锥虫变异群体,经环磷酰胺处理大鼠(CY 大鼠)扩增收虫。虫体纯化后超声波裂解,超速离心制成可溶性抗原,经 Sephadex G-50脱盐和 DE-52离子交换层析提纯可变表面糖蛋白(VSG)。经 SDS-PAGE 鉴定,所提纯的3个 VSG 分子量均为40500。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组成分析仪分析,3个 VSG 均由 Asp,Pro,Thr,Ser,Glu,Gly,Ala,Cys,Val,Met,Ile,Leu,Tyr,Phe,Lys,His,Arg共17种氨基酸组成,但在组成比例上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 Pro,Met,Leu,Ile.Tyr 和 Clu。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在采用微气静相培养技术对东方巴贝斯虫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观察了 4℃保存不同时间的悬浮于 199培养液中的染虫红细胞和健康牛红细胞用于东方巴贝斯虫体外培养时的虫体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染虫红细胞在 4℃保存 2 0d仍可用于建立起始培养 ;健康牛红细胞保存 6d ,对培养影响不明显 ,而保存 9d即严重影响东方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这对东方巴贝斯虫的虫体保存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在采用微气静相培养技术对东方巴贝斯虫进行体外培养的基础上,观察了在4℃保存不同时间的悬浮于199培养液中的染虫红细胞和健康牛红细胞用于东方巴贝斯虫体外培养时的虫体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染虫红细胞在4℃保存20 d 仍可用于建立起始培养;健康牛红细胞保存6d,对培养影响不明显,而保存9d 即严重影响东方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这一结果对东方巴贝斯虫的虫体保存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刘钟灵  姚宝安  马丽华  
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研究了培养液容积、深度、更替时间对体外培养牛巴贝斯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层深度对牛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影响明显,理想的液层深度是6.2mm;在保持单位面积上培养液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培养容积大小对培养无影响;隔24h更换上清液,能使牛巴贝斯虫稳定地生长,延长更换培养液的时间能显著地抑制牛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试验还在此基础上,利用较大容积(16.0ml)对1株牛巴贝斯虫进行了长达27d的体外培养,继代8次,牛巴贝斯虫生长良好。本试验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水牛巴贝斯虫病及其免疫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贵雪  杨素芳  潘红平  卞桂华  石德顺  
【目的】主要探讨水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梳刮法从沼泽型水牛的卵巢中回收得到腔前卵泡,而后用McCoy's5a培养液在96孔培养板中体外培养5~10d,在显微镜下观测腔前卵泡的形态与增长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腔前卵泡的存活情况。【结果】在培养液中添加100μg·L-1的FSH能显著提高腔前卵泡培养5和10d后的增长幅度,当同时添加50mg·L-1的维生素C时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强;添加50mg·L-1的维生素C能提高腔前卵泡培养10d后的形态正常率,但对卵泡增长及存活没有影响;添加50μg·L-1的EGF能提高腔前卵泡培养5d的增长幅度,但对培养10d后腔前卵泡的作用不显著。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杰  郝艳红  李庆章  
采用 12种培养体系培养猪带绦虫六钩蚴 ,结果发现单层细胞且无气相存在的培养体系效果较好 ,促使大部分六钩蚴进入了六钩蚴后期发育 ,且虫体可延长存活至 16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姚宝安  马丽华  刘钟灵  
从非巴贝斯虫病流行地区以临床检查健康,免疫学检查无巴贝斯虫感染的黄牛,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分别与健康水牛红细胞和血清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混合,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体外培养水牛牛巴贝斯虫,结果表明:黄牛红细胞不能作为寄生于水牛体内的牛巴贝斯虫体外培养的支持细胞,黄牛血清支持牛巴贝斯虫生长的能力明显低于水牛血清。这一发现对研究寄生于水牛体内的牛巴贝斯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牛巴贝斯虫病的免疫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燕  孙朋  倪学勤  杨杰  曾东  张洪瑜  
为探讨瘤胃细菌多样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结合共性及特异性条带的克隆测序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牛体外厌氧条件下瘤胃细菌在CMC、PCS、J、K培养基及37和50℃培养温度下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7℃条件下不同培养基的DGGE图谱差异较大,虽然具有较高的平均条带数,CMC和K培养基样品分别为20和27条,但各样品间的相似性系数较低,J和CMC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84,J和PCS培养基间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  商旋  张晓敬  常世民  马爽  
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存活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启动小鼠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毒性分析、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镉对小鼠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小鼠皮肤组织原代启动第2天即有细胞迁出,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分裂旺盛,第6天即可长成汇合的细胞单层,并能稳定连续传代。20~160μMol/l氯化镉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率浓度分别为39.81和22.39μMol/l。CD Cl2处理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康  薛明强  倪建国  宋学宏  贡成良  
:研究中华鳖胚胎细胞体外培养适宜培养渗透压、培养基和培养温度等条件 ,并进行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胚胎原代细胞在 2 5~ 2 8℃ ,渗透压 2 50mmol/kg ,RPMI - 16 4 0 +10 %小牛血清培养液及无CO2 的条件下 ,生长良好 ,72h长满单层 ,并能顺利传代。细胞动力学试验表明 :传代细胞 1~ 3代为适应期、4~ 6代为旺盛期、7~ 9代为衰退期。第 6代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其染色体为整二倍体 ,并未发生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秀柱  朱艳娇  杜丽娟  王立强  康孟阳  王淑辉  
为探索提高精原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效率的技术方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动物精原干细胞培养体系,对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Spermatogonial stem cell,Isolation,Culture,Enrichment,in vitro"和"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为检索词,查阅精原干细胞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精原干细胞分离主要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纯化精原干细胞的方法有差速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法等,目前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富集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志明  马文芝  祁茂铜  闵亨辉  
以种蛋原壳为鸡胚体外培养的孵化蛋壳,就开孔位置、开孔大小以及鸡胚胚龄对鸡胚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头侧面开孔明显优于小头顶端开孔(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