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8)
2023(10182)
2022(9188)
2021(8739)
2020(7400)
2019(17199)
2018(17225)
2017(32866)
2016(18583)
2015(20978)
2014(20969)
2013(20717)
2012(19332)
2011(17360)
2010(17303)
2009(15594)
2008(15277)
2007(13067)
2006(11352)
2005(9737)
作者
(57229)
(47526)
(47177)
(44761)
(30721)
(22879)
(21349)
(18839)
(18030)
(16974)
(16348)
(16079)
(15293)
(14967)
(14848)
(14680)
(14609)
(14088)
(13597)
(13487)
(12174)
(11831)
(11613)
(10820)
(10748)
(10633)
(10629)
(10465)
(9721)
(9666)
学科
(67754)
经济(67669)
管理(48940)
(46466)
(38845)
企业(38845)
方法(33563)
数学(28686)
数学方法(28311)
(20197)
(17922)
中国(16462)
(16176)
业经(14896)
地方(13746)
理论(12723)
(12170)
(12081)
贸易(12076)
农业(12027)
(11944)
(11689)
环境(10953)
技术(10834)
教育(10579)
(10359)
财务(10300)
财务管理(10282)
企业财务(9750)
(9544)
机构
大学(268236)
学院(263661)
管理(102202)
(94447)
经济(92094)
研究(92073)
理学(89488)
理学院(88355)
管理学(86590)
管理学院(86150)
科学(63743)
中国(63418)
(57961)
(52109)
(49008)
业大(46332)
研究所(45576)
(41840)
农业(41674)
中心(40192)
(38034)
(36329)
北京(36161)
师范(35825)
财经(34456)
(33138)
(31329)
(30951)
技术(30169)
师范大学(29157)
基金
项目(189772)
科学(147175)
基金(136626)
研究(132781)
(121658)
国家(120676)
科学基金(101624)
社会(79328)
(75486)
社会科(74900)
社会科学(74879)
基金项目(73590)
自然(70172)
自然科(68504)
自然科学(68480)
自然科学基金(67217)
(64514)
教育(61052)
资助(56352)
编号(53525)
成果(43967)
重点(42968)
(40942)
(40010)
(39504)
课题(37674)
计划(37540)
科研(37278)
创新(36874)
大学(34698)
期刊
(101262)
经济(101262)
研究(72896)
学报(52856)
中国(48143)
(47224)
科学(45656)
大学(37856)
学学(35784)
管理(35283)
农业(33414)
教育(30262)
(29301)
技术(20851)
(17416)
金融(17416)
(16703)
业经(16022)
财经(15616)
业大(15127)
图书(15071)
经济研究(14965)
(14240)
科技(14208)
理论(13139)
(13097)
问题(13009)
实践(12332)
(12332)
农业大学(12262)
共检索到368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瑞珍  
由松材线虫(Pine Wood Nematode,PWN)引起的松树枯萎病在亚洲造成毁灭性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食线虫真菌能够捕杀线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伊氏杀线真菌(Esteya vermicola,Ev)是1995年发现的内寄生PWN的食线虫真菌,Ev能够在短时间内侵染并杀死PWN,其对PWN的高感染性和致死性使得Ev成为高潜力的生防菌株,但其进化历史和寄生适应机制尚不清楚,对食线虫真菌生活方式的分子基础知之甚少,不同食线虫真菌间的相似性和差异也是未知的。本研究中首次发现生防菌株Ev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茅裕婷  马涛  蓝来娇  温秀军  
松材线虫病对森林生态健康有显著影响,可以导致松林大面积死亡,有效预防松材线虫病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伊氏线虫菌是一种松材线虫的内寄生真菌,具有作为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天敌的潜力。近几年,对于这种鲜为人知的真菌的研究增多。本文从该菌的发现、形态学、培养、侵染机制、分子层面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该菌。伊氏线虫菌共有6个菌株,能产生月形孢子和杆状孢子2种类型的孢子,月形孢子能黏附到松材线虫体表并寄生于体内将其杀死。伊氏线虫菌能在松树和松树分泌的树脂中存活,通过产生宿主松树的香味而引诱松材线虫。培养条件对伊氏线虫菌生长、产孢、孢子侵染活力的影响较大,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等增强其对环境的抗性。伊氏线虫菌基因组已被完整测序,还克隆出1个对松材线虫具有强毒力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同时在菌株细胞内发现内生细菌的存在,可以通过分子方法检测该菌。在温室和野外采用树干注射、树冠喷洒和伤口接种等不同方法施用含有该真菌的生防菌,均显示其能降低松材线虫对松树的侵染。目前对于该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对于林间防治应用也有研究,但还是较少。关于该菌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几方面开展:1)分子层面弄清其侵染机制;2)商品化生物制剂; 3)野外防治方案; 4)松褐天牛与伊氏线虫菌之间的关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兴鹏  张杨  王瑞珍  董雷鸣  
【目的】比较伊氏杀线虫真菌Esteya vermicola(EV菌)在碳、氮营养源培养下的代谢差异,并找到重要代谢物或信号分子。【方法】选取培养真菌的碳培养基[主要为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PDB)]和培养细菌的氮培养基(主要为酵母粉),将EV菌在2种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7 d,收获菌丝体并提取代谢产物。采用非靶标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在阴、阳离子模式下对代谢物组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分析差异显著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共得到498种代谢物,阴、阳离子模式分别有176和362种,其中2种模式共同含有40种。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共有444种,占总数的89.2%,其中阴、阳离子模式分别有162和310种,有28种为2种模式共有。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使碳、氮培养条件下的代谢物聚为不同的簇并显著分离。氮培养条件下,磷酸胍基乙酸酯和对甲酚硫酸盐是大量产生且特有的代谢物;重要代谢物尿囊素、光色素、吲哚和海藻糖产量显著上调。通路分析将显著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富集到氨基酸和糖类代谢相关的代谢通路。【结论】EV菌在碳培养和氮培养条件下呈现明显的代谢差异,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糖类和氨基酸代谢。重要代谢物可为EV菌的高效培养和应用提供基础。图3表2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恩杰  李娜  王青华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目的]探究伊氏杀线真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松材线虫的联合毒力。[方法]使用Esteya 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通过线虫的形态变化、死亡率及死亡速度3个方面测定E.vermicola与Bt联合对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经过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处理过的线虫会出现内容物渗漏,体腔收缩、弯曲、断裂的现象;高浓度的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联合处理松材线虫可以明显地提高线虫的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100%;联合处理的线虫死亡速度较快,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用这两种生防微生物在合适的浓度下混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松材线虫的死亡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  纪燕玲  王晗  陈永敢  王志伟  
调查我国7省12个不同地区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经分离、培养后鉴定得到2种Epichlo属和4种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采用改良的QS(improved quick and safe,IQS)法进行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并通过PCR进行验证。以生长在平板上的菌丝为起始材料,仪器要求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安全、省时省力,整个提取过程大约40 min。该方法和常规SDS法相比,时间缩短到2周,为原来的1/4。以IQS法提取的DNA为模板,检测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中的NRPS基因,并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与已有的NRPS基因高度相似。这种快速提取法所获得的基因组DN...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杰  张晓鹏  李鹏高  赵志强  
分别将研磨、水煮两种预处理方法和改良CTAB法、试剂盒法两种提取方法进行组合,比较提取小鼠粪便细菌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发现,研磨预处理过的样品提取到的细菌基因组DNA的浓度和纯度均高于水煮预处理过的样品,研磨结合改良CTAB法提取到的DNA完整性好于其他方法,研磨结合改良CTAB法是一种提取粪便细菌基因组DNA较为实用可靠的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锋  杨玲  龚姝榕  张林  牛秋红  
采用16S rrNA基因文库和illumiNA miSeq技术测序对松材线虫内生细菌群落的宏基因组进行初步分析,文库显示优势菌群为黄单胞菌科(22.41%)、鞘脂杆菌科(17.66%)、丛毛单胞菌科(14.71%)、根瘤菌科(10.17%)。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松材线虫体内分离出5株内生细菌。利用形态学、生理学及16S rrNA序列特征等对这些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发现这些内生细菌在体外均显示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属Sct5的杀虫活性最大,作用4 d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即可达到100%。该细菌产生毒性蛋白酶并在体外快速形成生物膜。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内生细菌与杀线虫芽孢杆菌B16之间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阳雪  赵晓佳  谈家金  
为了进一步阐明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采用松材线虫(CK)和松材线虫与马尾松内生细菌GD2的混合物(T)分别接种马尾松,对松材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 Gene Ontology(GO)及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目标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空白虫)CK相比,共筛选到143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有63个上调基因,80个下调基因。Gene Ontolog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免疫系统过程、细胞膜、代谢过程、转运活性等功能类富集。KEGG通路在ECM-receptor互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糖酵解、胰岛素信号等通路富集。这些GO功能与KEGG通路涉及机体的免疫调节。选取8个基因进行RT-qPCR验证,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准确性。表明菌株GD2可以通过提高松材线虫的免疫调节能力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妞   余成敏   崔百明   任彩霞   杨丽颖   董钰   刘琳   郑银英  
【背景】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是仁果类果树火疫病的病原体,对全球苹果和梨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火疫病的防治面临巨大的挑战。【目的】分离一种新的裂解解淀粉欧文氏菌的噬菌体,并分析该噬菌体裂解相关基因的功能,为火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选择。【方法】以解淀粉欧文氏菌Ea102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流行火疫病的果园土壤中分离噬菌体。通过噬菌斑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PacBio测序技术测定噬菌体基因组,SPAdes组装序列,RAST注释基因组。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分析噬菌体Kuerle的裂解机制。【结果】分离纯化出一株裂解解淀粉欧文氏菌的噬菌体,命名为Kuerle。Kuerle由二十面体衣壳的头部和短尾组成,潜伏期约为50 min,裂解量约为240 pfu/cell。噬菌体基因组全长75 599 bp,GC含量48.0%,末端有393 bp的重复序列,未发现与溶原调控相关的基因。共预测到85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33个已知功能蛋白中包含一个由3 550 aa组成的巨大病毒颗粒相关的RNA聚合酶(virion-associated RNA polymerase,vRNAP),该vRNAP是Schitoviridae科噬菌体的主要特征之一。病毒粒子和基因结构表明噬菌体Kuerle属于有尾噬菌体类的Schitoviridae科病毒。聚集在DNA晚期表达区的3个裂解相关基因holin、endolysin和spanin组成了“裂解盒”。在大肠杆菌中Kuerle-holin的表达会抑制细胞的生长,而Kuerle-endolysin的表达可裂解细胞。二者共表达时Kuerle-holin会加速Kuerle-endolysin引起的细胞裂解。用叠氮化钠抑制细菌的一般分泌系统(Sec)或Kuerle-endolysin N端信号序列的缺失均会导致endolysin裂解功能丧失。上述结果表明噬菌体Kuerle具有pinholin-SAR endolysin裂解系统。Kuerle-holin(pinholin)使细胞质膜去极化以激活分泌的Kuerle-endolysin(SAR endolysin)降解肽聚糖层。【结论】Kuerle是一株烈性噬菌体并且Kuerle-endolysin抑菌效果显著,为后续火疫病生防试剂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材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燕玲   韩魁   茅冬梅   陈永敢   王志伟  
[目的]Epichlo?内生真菌能够产生抵御牲畜和害虫啃食的生物碱,其中部分生物碱由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合成。本研究拟分析E. festucae基因组内的NRPS编码基因,并预测其功能。[方法]以E. festucae E2368菌株基因组数据为对象,综合运用HMMER和全局比对等分析方法以及ClustScan、NRPS/PKS analysis和NCBI等数据库进行信息比对。[结果]确认了E2368基因组中含有至少19个候选NRPS基因,其中11个未在Epichlo?内生真菌中报道。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候选基因均为真菌中已报道的序列,但其中8个基因的功能未知;同时E2368基因组中存在环孢菌素合成酶基因扩增现象。构建候选NRPS基因所有A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发育树,发现不同NRPS基因的A结构域会聚到同一分枝,而相同NRPS基因的A结构域则分散于不同分枝,说明采用简并引物扩增NRPS基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论]对E2368基因组中NRPS基因的挖掘,将有助于解析NRPS基因的多样性,促进对新的天然产物的发现和生物合成途径的认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来发  杨宝君  李传道  
用南方根结线虫卵作接种试验,证明从根结线虫成虫及卵上分离76个菌株中大部分菌株有寄生能力,种间及株间寄生率差异明显,表明这种方法是检验寄生真菌寄生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通过测定,76个菌株中有10个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超过50%,种间及菌株间对卵的寄生能力存在很大差异;Paecilomyceslilacinus,Verticiliumchlamydosporium及V.lamelicola对Meloidogyneincognita,M.arenaria和M.javanica卵的寄生能力进行比较,在3种线虫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这3种真菌对这3种根结线虫有进行防治的可能性。首次研究了寄生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辉民  黄文坤  孔令安  彭德良  孙建华  
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从孢囊上分离寄生真菌,扩增其ITS序列,并通过室内生测和盆栽试验对其发酵液进行了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共鉴定获得31株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支顶孢属、枝孢属、曲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枝氯霉属、根霉、小球腔菌属、青霉菌属10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真菌最多有8株。黑曲霉属真菌HN214与曲霉属真菌HN132的发酵液稀释4倍后,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66%和96.56%;室内盆栽活性测定表明,真菌HN132的8倍发酵液处理后,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减少率达64.1%,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谈家金  冯志新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 ,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和松材线虫与坚强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以研究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松枝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 ,松枝发病 ,松枝髓部发生褐变 ,褐变的过程是由接种枝发展到主枝 ,再由主枝下部向上部发展 ,而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 ,松枝不发病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 ,松枝中的松材线虫繁殖量大、扩散速度快 ;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的过程是 :接种枝→主枝→侧枝→新梢 ,在主枝中由下部向上部扩散 ;松枝髓部褐变过程和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过程相一致 ,松材线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泽斌  黄丽  王海燕  李健文  王如兰  徐胜光  夏振远  
植物寄生线虫是危害植物的重要病原物,为了筛选到能在烟草体内稳定定殖并且对线虫具有明显杀线虫活性的烟草内生生防细菌,从127株烟草内生细菌中筛选出5株对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具有明显杀线虫活性的细菌。这5株细菌的发酵液稀释5倍处理线虫12 h后,线虫的死亡率均达90%以上;24 h后,死亡线虫虫体发生消解或渗漏。5株杀线虫细菌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在12 h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降低。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这5株杀线虫细菌中的4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余1株鉴定为苏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祖  
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在室内和室外盆土中对根结线虫卵均有较高的寄生率。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该菌的主要培养特性。寄生菌有轮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多数稍呈棱形,少数近椭园形或园形,单细胞,无色。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适宜的培养基pII为5—9。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是生长和产孢的最佳而比较廉价的培养基;马铃薯、蛋白胨、蔗糖、硝酸钙、磷酸氢二钠组成的培养基和猪粪浸出液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寄生菌的营养生长。寄生菌对蔗糖、果糖和阿拉伯糖有较好的利用力。全黑暗条件有利生长和产孢,半光照次之,全光照最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