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2)
- 2023(6490)
- 2022(5364)
- 2021(4955)
- 2020(4151)
- 2019(9217)
- 2018(8761)
- 2017(16495)
- 2016(9037)
- 2015(9598)
- 2014(9239)
- 2013(9160)
- 2012(8438)
- 2011(7560)
- 2010(7452)
- 2009(6967)
- 2008(7019)
- 2007(5981)
- 2006(5252)
- 2005(4482)
- 学科
- 济(35154)
- 经济(35104)
- 业(27442)
- 管理(26321)
- 企(22228)
- 企业(22228)
- 方法(16698)
- 数学(14850)
- 数学方法(14684)
- 财(10571)
- 农(10228)
- 学(9025)
- 制(8985)
- 贸(8581)
- 贸易(8581)
- 中国(8478)
- 易(8350)
- 业经(7876)
- 体(7014)
- 农业(6889)
- 务(6421)
- 财务(6409)
- 财务管理(6399)
- 企业财务(6125)
- 体制(6051)
- 环境(5665)
- 技术(5634)
- 融(5333)
- 金融(5332)
- 地方(5329)
- 机构
- 大学(135451)
- 学院(132735)
- 济(53345)
- 经济(52492)
- 管理(50258)
- 研究(47461)
- 理学(44921)
- 理学院(44349)
- 管理学(43390)
- 管理学院(43164)
- 中国(34186)
- 科学(32248)
- 农(31633)
- 京(28012)
- 业大(25713)
- 农业(25553)
- 所(25547)
- 研究所(23836)
- 财(23413)
- 中心(20581)
- 财经(19427)
- 江(18762)
- 经(17875)
- 农业大学(17237)
- 北京(17049)
- 院(16846)
- 范(16727)
- 经济学(16471)
- 师范(16394)
- 经济学院(15094)
- 基金
- 项目(96754)
- 科学(76014)
- 基金(72924)
- 家(67455)
- 国家(66918)
- 研究(61864)
- 科学基金(56043)
- 社会(41387)
- 社会科(39313)
- 社会科学(39300)
- 基金项目(39193)
- 自然(39154)
- 自然科(38327)
- 自然科学(38309)
- 自然科学基金(37682)
- 省(36770)
- 划(32582)
- 资助(29017)
- 教育(28174)
- 重点(22257)
- 编号(21981)
- 部(21289)
- 计划(20648)
- 创(20447)
- 发(19890)
- 科研(19452)
- 创新(19166)
- 业(18130)
- 国家社会(17925)
- 科技(17828)
共检索到183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尚艳丽 魏新强 胡菁菁
伊朗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气资源国。石油资源量304.4亿吨,占世界资源总量的6%。天然气资源量37.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7.6%。2013年伊朗出口原油7973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2144万吨。目前,伊朗油气行业采取开放的合作政策,但投资环境严峻。一、伊朗回购合同的几次修改1995年,伊朗调整新石油法案,在对外油气合作中推出回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年平 李玉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程远 葛海明 李振 罗东坤
本文以回购合同执行项目进入投资回收阶段为背景,对当前伊朗回购合同财税条款、执行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对税负的影响、当地税务机关对回购合同的认识和回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中国石油企业在伊朗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磊
一、美国1996年伊朗制裁法的立法背景和实施效果(一)立法背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始于卡特政府,1979年德黑兰美国大使馆人质扣押事件发生后,卡特政府迅速对伊朗采取了禁止美国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政府在美资产、禁止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等一系列制裁措施,之后随着被扣押的人质被释放,大部分制裁措施被取消。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振容
当代伊朗智库兴起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在数量上,伊朗智库位列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之首。在类型上,伊朗智库主要分为政府型智库、高校智库和独立智库,这些智库对伊朗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正日益上升,其中政府型智库主导着当代伊朗智库的发展。当前,中伊双方尚未建立起双边智库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因此,加强中国和伊朗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深化中伊战略合作的内涵。本文从伊朗智库的历史生成、现状及其特点、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中伊两国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伊朗 智库 外交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韵 王海滨 朱琳
美国和欧盟对伊朗的石油制裁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不同。美国对伊石油制裁历时较久,从初级制裁逐步发展为初级、次级制裁相结合。欧盟对伊石油制裁开始较晚,持续时间较短,主要为初级制裁。美欧石油制裁都包括了贸易制裁和金融制裁的内容,对伊朗的石油开发、原油出口以及汽油和设备进口等都带来了重大消极影响。美欧石油制裁的动因有很大不同,欧盟希望通过石油制裁迫使伊朗停止核项目,因此《伊核协议》后,欧盟不再恢复对伊石油制裁。美国制裁的目的是实现伊朗的政权更迭,因此在特朗普上台后又恢复了对伊朗的所有制裁。长期来看,美国对伊朗的战略意图不会改变,伊朗石油业也将继续受到石油制裁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石油制裁 伊朗 美国 欧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鹏 栾海亮
伊朗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资源大国,其对外油气合作主要采用回购合同模式。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伊朗回购合同的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充分反映出伊朗对外油气政策的改变,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
伊朗 国际油气合作 回购合同 合作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格琴
由于国内种种压力,奥巴马上台后主推与伊朗缓和关系的新政策很快又回到了前任的框架中:接触、谈判与遏制、制裁双管齐下。由于奥巴马政府在对伊战略上并无多大变化,无论是接触、谈判还是遏制、制裁,其政策实施都有它的局限性,无法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伊朗核问题,更无法改变美伊关系现状。中东变局对美国的伊朗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对美国传统的反伊阵线构成冲击,并激化了沙特、以色列等美国盟友与伊朗的敌对关系。美国正努力在变局中削弱伊朗的战略地位,不让伊朗在变局中受益。然而旧有思维下的博弈,无法真正解决美伊之间的问题,当然也无法有效解决伊朗核问题。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伊朗政策 调整 中东变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如果去打伊朗,将会陷入一个比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量多深的泥潭,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自1953年摩萨台政府被推翻,美国和伊朗结下仇恨。当仇恨"升华"为意识形态之后,仇恨更加深重。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伊朗想要发展核武器,这将改变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筹码。按照美国原有的外交政策,伊朗核武器问题将无解。要解决伊朗核问题,需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美国对其伊朗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关键词:
伊朗核问题 美国对伊朗政策 中东无核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平
伊朗的外资保护法及其执行规定金平(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编者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也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尤其是成为中国向海外出口大型成套设备和技术的重要市场之一。鉴于目前伊朗的经济状况,绝大多数项目,特别是以包括大型成套设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钮松
面对着海湾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力量的逐步坐大以及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无论是海合会国家还是以色列都感受到了全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安全感。面对伊朗这个共同的现实威胁,以色列与海合会国家开始了安全方面的接触和初步合作。在当前巴以和平仍未实现的前提下妥当处理与以色列的关系并实现安全利益上的双赢对于以色列与海合会国家都是巨大的考验,但以色列与海合会之间关系走向在面对共同的伊朗威胁上会有一定的突破。
关键词:
以色列 海合会 伊朗 中东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艾少伟 杨兴礼 张超阳 熊小庆 刘今朝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国兵
巴斯基民兵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武装力量。霍梅尼设立该组织的初衷是为了动员民众积极捍卫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此后在哈梅内伊授意下,巴斯基民兵逐渐加入保守派阵营,并在内贾德政府时期实现了快速发展。鲁哈尼上台后,伊朗国内政治派系斗争加剧,该组织随之进入了蛰伏期。巴斯基民兵具有基层性、等级性、"革命性"和功能多元化等组织特征,对伊朗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巴斯基民兵还介入伊朗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建设。当前,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伊朗制裁的背景下,巴斯基民兵将继续发挥其作为政府"安全阀"的作用。
关键词:
巴斯基民兵 伊朗政治 伊斯兰革命卫队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猛
伊朗议会政治的显著特点是形式重于内容,议会选举是伊朗政坛派系斗争的风向标,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的派系斗争清晰地反映了伊朗政治的发展历程。基于领袖和总统在伊朗权力架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差异,1989年以来议会选举中关于总统阵营与领袖阵营的票箱对决实际上是一个假问题,本质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的路线斗争。2012年以来,各派势力就后哈梅内伊时代的权力布局展开了激烈争夺,表面上看是保守派内部上层利益与底层利益的碰撞,是不同派系间的政治博弈,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伊斯兰政权下一步发展"依靠谁、服务谁"的路径选择角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