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
- 2023(786)
- 2022(627)
- 2021(669)
- 2020(522)
- 2019(1168)
- 2018(1174)
- 2017(1922)
- 2016(1013)
- 2015(1105)
- 2014(1002)
- 2013(971)
- 2012(933)
- 2011(910)
- 2010(932)
- 2009(848)
- 2008(873)
- 2007(807)
- 2006(773)
- 2005(580)
- 学科
- 济(3672)
- 经济(3665)
- 学(1781)
- 中国(1451)
- 教育(1329)
- 管理(1055)
- 和(938)
- 业(917)
- 思想(882)
- 方法(858)
- 理论(854)
- 主义(846)
- 政治(826)
- 农(815)
- 问题(769)
- 经济学(743)
- 企(689)
- 企业(689)
- 数学(677)
- 数学方法(654)
- 制(633)
- 社会(606)
- 现代(573)
- 业经(562)
- 财(561)
- 策(549)
- 建设(544)
- 及其(541)
- 克(540)
- 思(538)
- 机构
- 大学(15544)
- 学院(14363)
- 研究(6271)
- 济(5348)
- 经济(5212)
- 中国(4270)
- 科学(3992)
- 京(3438)
- 所(3344)
- 范(3333)
- 师范(3316)
- 管理(3201)
- 研究所(3038)
- 师范大学(2816)
- 理学(2670)
- 理学院(2596)
- 财(2489)
- 管理学(2471)
- 管理学院(2439)
- 教育(2353)
- 北京(2334)
- 中心(2323)
- 院(2195)
- 经济学(2115)
- 农(2110)
- 财经(1988)
- 江(1981)
- 科学院(1915)
- 州(1871)
- 社会(1858)
共检索到2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崔守军
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伊斯兰极端主义重要形式的圣战萨拉菲主义,正日益成为多数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思想基础和动员工具。考察圣战萨拉菲主义形成的历史根源,有助于理解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变过程。从本质上看,圣战萨拉菲主义主要汲取和发展了中世纪和近代极端教派、沙特瓦哈比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激进思想,是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互动的产物,在激化地区冲突与暴力恐怖活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田文林
伊斯兰极端主义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容忽视的一股逆流。从表现来看,活动范围的全球性、政策主张的极端性和行为手段的残忍性构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主要特征。从根源来看,宗教保守思潮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形成的思想基础;经济边缘化和贫困化处境是极端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催生极端主义的外部根源。从现实困境来看,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复古主义倾向与复杂现实难以对接,无力承担经济复兴重任,难以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从长远来看,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有关各方仍需保持警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桂晓伟
本文从犯罪社会学视角提出"整合性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变的主要过程,即个体极端化、组织动员和机会利用三个阶段。在理论上,这三个阶段之间的递进转化取决于压力、社区解体、互动学习、组织动员、机会利用五个要件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框架改进了既有研究中的概念在分析和操作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演变过程的完整解释。同时,它对"恢复社区支持和约束功能"的强调,对"化解意识形态/制度矛盾"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在上述工作中作用的剖析,也可为相关国家更好地应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晋
学界对于伊斯兰极端主义特质的认识存在含混不清的问题,基于伊斯兰政治思想的视角对比伊斯兰极端派政治思想家和伊斯兰温和派政治思想家之间观点的异同,对厘清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概念及其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埃及历史上四位重要伊斯兰政治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提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核心特质是强调"真主主权"与现实世界的"对立性",鼓动"武装圣战"的"暴力性"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关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讨论,也应当依据"对立性"和"暴力性"来予以定义和定性。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涛 宁彧
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早期传播带有浓厚的经院特点,传播的力度与广度相对有限。穆拉比特运动、穆瓦希德运动以及"富拉尼圣战"为19世纪萨拉菲主义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手段日益多元化。其中,极端化的萨拉菲主义以"圣战"分子为传播载体渗透至撒哈拉及其周边地区,不仅冲击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苏菲主义为主流的宗教格局,而且在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体制的同时,消耗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红利。某些宣扬萨拉菲主义的极端组织在辖区内进行社会控制,灌输超越国界的"乌玛"与"哈里发国家"理念,对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已困难重重的民族国家建构构成了挑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文刚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端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主义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这一区域。非洲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既受外界因素影响,又与非洲国家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多党民主化风潮、经济社会欠发展以及民族国家构建一体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伊斯兰主义思潮和运动不会改变非洲伊斯兰教总体温和且具包容性的大局,但其对非洲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伊斯兰主义在非洲会长期存在,但因自身矛盾重重,加之近年来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加大了对其遏制和打击力度,长远来看,伊斯兰主义在非洲难有更大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吕耀军 张红娟
在伊斯兰世界,最早从理论上关注女性权利的是持改革观点的男性穆斯林。此后,穆斯林女性知识分子开始以诗歌、小说、自传、新闻报道等形式,唤起妇女的权利意识。20世纪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为发展阿拉伯女性权利提供了平台,一些旨在推动改变女性社会地位的跨地区女权组织先后建立。阿拉伯国家独立后,自由主义的女权运动渐趋平缓,政府主导的国家女权主义逐渐兴起。这一时期,女权活动家积极参与关于国家、伊斯兰教或民主发展的公共辩论。20世纪70年代末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明显牵制了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女权主义者转而借用创制的传统方式,在伊斯兰框架内发展女性权利思想。21世纪以来,受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西方人权理论的质疑,穆斯林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由此发展出一套更符合当代伊斯兰世界现实的女权理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涛 宁彧
作为伊斯兰社会与政治思潮的重要表现形式,萨拉菲主义是西方学界长期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英文文献从历史多重语境的视角出发对萨拉菲主义的本体论进行了探究,围绕萨拉菲主义的教团实践、政党政治实践及反政府武装的暴力实践等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萨拉菲主义实践论观点。在萨拉菲主义的地区与全球影响方面,英语学界达成了基本共识,即在"圣战萨拉菲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全球网络严重破坏了地区稳定,甚至可能解构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现有国际体系。英文文献对萨拉菲主义的研究呈现出题材多样、观点多元的特征,但也存在许多西方特有的局限性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丁隆 妥福良
"忠诚与抗拒"是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关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关系以及穆斯林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前伊斯兰时期和伊斯兰教创立后"忠诚与抗拒"概念的演变,并以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框架化理论范式为视角,考察现代伊斯兰教萨拉菲派对"忠诚与抗拒"概念的阐释,分析这一概念由社会关系准则向宗教信条转变进而演变为政治动员工具的过程。现代萨拉菲主义对"忠诚与抗拒"原则的极端化诠释主要表现为要求穆斯林与其他群体隔绝,以正统自居来判定其他具有非萨拉菲主义倾向、不实践"忠诚与抗拒"原则的穆斯林为"悖信者"。被政治化诠释的"忠诚与抗拒"原则逐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极端组织开展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文林
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由来已久 ,从文化角度看 ,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在意识形态层面 ,体现为伊斯兰国家观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冲突 ;在传统文化层面 ,体现为伊斯兰的独特属性对西方文化的抗拒 ;在社会心理层面 ,体现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社会心理
关键词:
伊斯兰 西方 文化冲突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宇洁
在当代伊斯兰思想中,自19世纪以来兴起的改革主义思潮并没有在日益严峻的现实政治环境中枯竭,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一些思想家秉承伊斯兰教历史上理性与启示并重的传统,以发展的眼光对伊斯兰信仰进行解读,着眼于对当下穆斯林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并试图提出兼顾传统与现代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两位当代穆斯林知识分子阿卜杜·卡里姆·索罗什和阿卜杜拉·艾哈迈德·纳伊姆的理论为切入点,从改革主义的视角分析其关于伊斯兰教法与现代国家关系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宇洁 黄婧怡
穆斯林女性的权利与地位问题,是伊斯兰研究中备受争议的热点话题。以新思潮面貌出现的伊斯兰女权主义坚持伊斯兰教倡导的公平正义精神,试图在反思伊斯兰传统尤其是父权制观念的同时,通过重新诠释宗教经典、组织社会活动,为解决穆斯林女性的现实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当代伊斯兰女权主义知识分子在诠释宗教经典和挑战传统模式的过程中,寻找调适传统宗教与现代社会的新路径,展现出穆斯林女性处理宗教遗产的能动性。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谢许潭
东方主义是关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关系的经典理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海湾战争以及"9·11"事件的刺激下,新东方主义在二元对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延续与补充东方主义的原有内涵、强化"他者化"方式以及在传播中提升伊斯兰世界本土声音的消息源功能等手段,成为现代西方世界审视东方世界的新框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三家主流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相关报道,认为新东方主义叙事方式对后"9·11"时代美国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力,这种叙事方式成为美国媒体报道反恐战争与伊斯兰世界事务的重要手段。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跃晨
冷战后,伊斯兰极端组织在索马里迅速发展,成为该国乃至非洲之角面临的最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之一。从根源上来看,索马里伊斯兰极端组织是体系层面、地区层面与国家层面结构性因素互动的综合产物。索马里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理念相互共享、成员相互渗透和行动策略相互模仿等特点,境外极端分子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索马里伊斯兰极端组织频繁发动暴力恐袭,不仅对索马里的民族国家构建造成挑战,而且极大地冲击了非洲之角的国际关系格局。面对索马里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泛滥,国际社会和地区力量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目前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索马里伊斯兰极端组织对意识形态的多重"包装"和其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各方力量在打击索马里伊斯兰极端组织过程中的相互掣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许维鸿 吴昊
回顾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历程,从1963年成立首家伊斯兰银行,到2007年伊斯兰金融资产达到3000亿美元,伊斯兰金融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实例剖析了伊斯兰债券与资产支持证券的异同,并从伊斯兰债券的金融本质入手,从宏观的角度展开对伊斯兰金融的未来前景的探讨,指出伊斯兰金融是传统伊斯兰融资体系适应全球化经济下的一种新模式探索,并期待着伊斯兰现代主义能够更好地促进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和成熟,使伊斯兰社会更好地融合到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
关键词:
伊斯兰金融 伊斯兰债券 资产支持证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