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2)
2023(2579)
2022(2173)
2021(2120)
2020(1792)
2019(3916)
2018(3841)
2017(6684)
2016(3617)
2015(4147)
2014(3931)
2013(3591)
2012(3418)
2011(2995)
2010(3196)
2009(2756)
2008(2720)
2007(2560)
2006(2222)
2005(1890)
作者
(9666)
(8040)
(7970)
(7322)
(5128)
(3922)
(3609)
(2961)
(2956)
(2825)
(2759)
(2635)
(2564)
(2557)
(2451)
(2441)
(2300)
(2272)
(2262)
(2155)
(1954)
(1946)
(1943)
(1900)
(1857)
(1775)
(1741)
(1679)
(1587)
(1571)
学科
(11093)
经济(11069)
(8582)
管理(7941)
(6920)
企业(6920)
中国(4610)
(4114)
方法(3598)
(2852)
数学(2809)
数学方法(2737)
理论(2737)
(2702)
业经(2600)
农业(2579)
(2436)
金融(2432)
教育(2396)
(2389)
(2255)
(2205)
(2179)
银行(2177)
地方(2151)
(2094)
(2043)
贸易(2042)
(1990)
关系(1971)
机构
学院(47106)
大学(46749)
(17232)
研究(17053)
经济(16864)
管理(16309)
理学(13811)
理学院(13608)
管理学(13284)
管理学院(13197)
中国(11844)
科学(10255)
(9759)
(8569)
(8265)
中心(7947)
(7788)
师范(7731)
研究所(7547)
(7124)
(6846)
财经(6642)
北京(6305)
业大(6213)
技术(6184)
(6168)
(6115)
师范大学(6114)
(5986)
教育(5643)
基金
项目(32774)
研究(26226)
科学(25465)
基金(22576)
(20713)
国家(20024)
科学基金(16146)
社会(16058)
社会科(15079)
社会科学(15071)
教育(12886)
(12818)
编号(11761)
基金项目(11506)
(11102)
成果(10790)
自然(9148)
自然科(8899)
自然科学(8894)
自然科学基金(8732)
资助(8705)
课题(8212)
项目编号(7552)
重点(7529)
(7303)
(7182)
(7146)
(7044)
(6947)
国家社会(6803)
期刊
(20125)
经济(20125)
研究(15066)
中国(11416)
教育(10131)
学报(7631)
(7069)
(6816)
科学(6775)
管理(6214)
大学(5914)
学学(5474)
农业(4889)
技术(4355)
(3461)
金融(3461)
(3262)
图书(3220)
业经(3141)
职业(3100)
财经(3083)
经济研究(2990)
世界(2972)
(2791)
论坛(2791)
(2750)
(2719)
问题(2483)
科技(2423)
书馆(2276)
共检索到73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燕军  
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东政治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在现代中东政治中,伊斯兰教构成了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两者间存在的不协调,使伊斯兰教对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这一特性在沙特阿拉伯的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伊斯兰教在塑造沙特国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沙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滞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既有历史传统的影响,也与伊斯兰教的某些内生性特征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密切相关。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宇洁  
在当代伊斯兰思想中,自19世纪以来兴起的改革主义思潮并没有在日益严峻的现实政治环境中枯竭,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一些思想家秉承伊斯兰教历史上理性与启示并重的传统,以发展的眼光对伊斯兰信仰进行解读,着眼于对当下穆斯林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并试图提出兼顾传统与现代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两位当代穆斯林知识分子阿卜杜·卡里姆·索罗什和阿卜杜拉·艾哈迈德·纳伊姆的理论为切入点,从改革主义的视角分析其关于伊斯兰教法与现代国家关系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琳  
儒家与伊斯兰教都代表或者曾经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从内容来看都能够称得上是高度发达完善的思想体系,二者与其他讲究脱离尘世,无欲无求的避世宗教哲学相比具有鲜明的入世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经济思想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可证明二者在经济思想上既有相近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其中接近的观点尤为突出,非常值得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建树  
冷战结束后 ,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迅速复兴。本文分析了伊斯兰教在中亚复兴的多种因素 ,以及复兴的伊斯兰教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回族经济思想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双重文化特征。特别是从产业观、农业文化、商业伦理等角度,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经典农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回族的农商思想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与伊斯兰教经典经济思想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永宝  
伊斯兰世界逐渐摆脱殖民统治后,纷纷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并以不同方式尝试民主化。然而长期以来,伊斯兰国家民主化进程处于滞后状态,这与伊斯兰世界经历的政治演变及其导致的各种消极结果密切相关。伊斯兰国家民主化进程滞后的成因主要包括"舒拉"协商制度的解体和乌里玛宗教学者阶层的衰败,殖民统治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极端世俗化模式存在弊端、宪政体制趋于瓦解与议会制度面临失败,以及威权政体变异等。本文从伊斯兰国家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其民主化进程延缓与滞后的内在根源,为学界研判伊斯兰国家未来政治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钮松  
随着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不断加深,伊斯兰朝觐活动与中东地区安全的关联度也日益紧密。朝觐作为伊斯兰教的基本制度,本身具有积极作用。但从朝觐的具体制度设计和执行的角度来看,介入朝觐的教派因素、主权因素和国内政治因素或单独作用,或相互交织,从而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致使朝觐活动本身出现了巨大的异化效应。1979年以来,无论是沙特与伊朗关系的变迁,还是巴勒斯坦法塔赫与哈马斯的政权之争以及哈马斯内部的权力斗争,抑或是沙特与卡塔尔断交风波,朝觐活动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伊斯兰世界各种政治或教派势力为实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韶艳  李明丽  
近年来,中国和伊斯兰国家①贸易往来越来越紧密。伊斯兰国家对农产品巨大的、日益增长的进口需求是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而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战略要求和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是推动中国不断开拓伊斯兰国家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2007—2011年伊斯兰国家和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的分析,从伊斯兰国家进口结构和需求特征入手,结合中国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对中国拓展对伊斯兰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空间进行了分析。伊斯兰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原因及经济、人口增长因素会有很大的农产品进口需求,这为中国凭借比较优势和相关支持政策进入该市场提供了很大的贸易空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文瑞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经贸往来大有潜力。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经贸往来的状况,提出了发展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经贸往来的相关税收政策和措施,并提出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穆斯林用品保税区"的设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许维鸿  吴昊  
回顾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历程,从1963年成立首家伊斯兰银行,到2007年伊斯兰金融资产达到3000亿美元,伊斯兰金融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实例剖析了伊斯兰债券与资产支持证券的异同,并从伊斯兰债券的金融本质入手,从宏观的角度展开对伊斯兰金融的未来前景的探讨,指出伊斯兰金融是传统伊斯兰融资体系适应全球化经济下的一种新模式探索,并期待着伊斯兰现代主义能够更好地促进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和成熟,使伊斯兰社会更好地融合到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亭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期;与此同时,各界人士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观。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利用西方现代政治概念和理论,重塑中国传统的"天下""民族""国家"等观念,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思想。这一思想转变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天下观"消解和朝贡体系解体,到"中华民族"概念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几个阶段。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在消灭"伊斯兰国"和冲突后重建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尽管宗教能够为库尔德人实现民族自决提供重要的聚合和动员的动力,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呈现出暴力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极端化特征,因此后"伊斯兰国"时期,植根当地宗教土壤的民族主义势力不得不反思其宗教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外部干预力量倾向于推动建立地区世俗民主化秩序并扶植符合其期待的政权继承者。在宗教土壤深厚的中东,如果为了更快地走向独立,为迎合西方化的世俗主义期待而策略性地削减本民族的宗教外在表达,从而规避外界对其极端化的担忧,那么宗教民族主义将面临潜在困境:一旦民族自决和政治发展的预期目标没有如约实现,被压抑的民族宗教力量很可能在未来出现报复性的复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瞿强  
凭借石油资源,伊斯兰世界积累了巨额的石油美元;近年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资金流动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特征之一就是本土化的伊斯兰金融迅速发展。从现实角度看,这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新的现象,从理论角度看,它为欧美高度复杂的金融体系提供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对立模式。本文首先解释伊斯兰金融的概念及其规模,然后分析其主要的运作模式、风险特征以及对各国的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任晓猛  史晋川  
本文从伊斯兰金融的原则、实践特征、比较研究及金融与宏观经济绩效四个方面,展开伊斯兰金融研究的文献综述。阐述伊斯兰金融没有利息、收益损失共担的基本原则,分别介绍类债务型融资较多、具有替代商业风险及客户认知态度三个方面的伊斯兰金融实践特征,并对伊斯兰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分主题的比较研究,然后从伊斯兰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性关系及与经济增长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评价与伊斯兰金融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