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2)
- 2023(4558)
- 2022(3888)
- 2021(3632)
- 2020(3098)
- 2019(6935)
- 2018(6768)
- 2017(12846)
- 2016(7533)
- 2015(8031)
- 2014(8189)
- 2013(8188)
- 2012(7851)
- 2011(7326)
- 2010(7563)
- 2009(6550)
- 2008(6853)
- 2007(6018)
- 2006(5215)
- 2005(4735)
- 学科
- 济(25995)
- 经济(25957)
- 业(18687)
- 管理(18333)
- 企(14817)
- 企业(14817)
- 方法(12552)
- 数学(10681)
- 数学方法(10505)
- 学(10404)
- 财(7566)
- 农(7270)
- 中国(6473)
- 制(5736)
- 银(5183)
- 融(5182)
- 金融(5180)
- 银行(5148)
- 务(5138)
- 财务(5123)
- 业经(5117)
- 财务管理(5114)
- 贸(5016)
- 贸易(5016)
- 企业财务(4956)
- 行(4923)
- 易(4864)
- 农业(4824)
- 理论(4666)
- 技术(4216)
- 机构
- 大学(113791)
- 学院(111518)
- 研究(45358)
- 济(39689)
- 经济(38816)
- 管理(35875)
- 科学(33076)
- 中国(32010)
- 理学(31349)
- 理学院(30772)
- 管理学(29912)
- 管理学院(29691)
- 农(29686)
- 所(26247)
- 京(25184)
- 研究所(24537)
- 农业(24174)
- 业大(22189)
- 中心(19298)
- 财(19233)
- 江(17376)
- 院(15875)
- 范(15854)
- 财经(15643)
- 师范(15559)
- 农业大学(15520)
- 北京(15315)
- 科学院(15045)
- 室(14832)
- 省(14829)
- 基金
- 项目(79313)
- 科学(60977)
- 基金(58500)
- 家(55431)
- 国家(55034)
- 研究(49502)
- 科学基金(44272)
- 自然(32156)
- 自然科(31454)
- 自然科学(31440)
- 自然科学基金(30902)
- 基金项目(30789)
- 省(30216)
- 社会(30090)
- 社会科(28474)
- 社会科学(28461)
- 划(27473)
- 资助(24526)
- 教育(22817)
- 重点(19341)
- 计划(18130)
- 编号(17557)
- 部(17524)
- 发(16582)
- 科技(16430)
- 创(16134)
- 科研(16058)
- 创新(15294)
- 成果(15071)
- 业(14559)
共检索到160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山 贺稚非 李洪军
【目的】探讨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变化规律及与肉品品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伊拉兔经屠宰之后,肌肉内的糖原会在一定时间内酵解转化为乳酸,从而改变胴体的pH值,并进一步影响肉品的持水力、剪切力、肉色等品质指标。以伊拉兔背最长肌(LD)和左后腿肌(LL)为原料,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了伊拉兔宰后45 min、4 h、8 h、12 h、24 h、36 h肌糖原含量的变化,并对兔宰后相应时间点的肉品品质指标如pH值、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色泽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分析。此外,将主要设计因子(pH、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总损失、剪切力、L*、a*、b*、C*)作为X变量,以肌糖原的含量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
关键词:
伊拉兔 肌糖原 兔肉品质 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增 赵保平 邓昌彦 熊远著
本文以40头猪的试验材料研究了血浆中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乳酸脱氢酶和氟烷基因型及PSE肉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氟烷阳性HAL~(nn)基因型猪血浆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极显著地高于氟烷阳性HAL~(NN)基因型猪(P<0.05),而且血浆丙酮酸激酶及磷酸果糖激酶的对数值与肌肉品质指标pH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血浆丙酮酸激酶活性值及对数值也与其他肉质指标如系水力和光反射值存在较高相关(P<0.001);乳酸脱氢酶与肉质指标也呈较高相关的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红英 任战军 杨雪娇 张成东
【目的】探寻影响兔肉中脂肪酸性状的优势基因型。【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60只美系獭兔、51只伊拉肉兔FABP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兔肉中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2个兔品种在intron1中存在C/T突变,该突变位点能被TaiⅠ限制性酶识别,且经酶切后发现,2个兔群体中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美系獭兔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3,0.467和0.450,等位基因C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683和0.317;伊拉肉兔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37,0.549和0.314,等位基因C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88和0.412。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美系獭兔群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乐成 余冰 蔡景义 田刚
家兔日粮中的脂质能够影响兔肉的品质,科学利用日粮脂质,能够克服兔肉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平衡和易氧化的缺点,提高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品质。文章简述了日粮脂质在兔肉中的蓄积及对兔肉脂肪酸成分、抗氧化性、系水力和嫩度的影响。
关键词:
日粮脂质 兔肉 肉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平 杨金增
本文用20头猪的肌肉样品研究了肌肉组织中丙酮酸激酶(PK)、磷酸果糖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和PSE肌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屠宰后45min采取的肌肉中PK和PFK活性在正常肌肉和PSE肌肉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PK与常规肉质指标pH值、系水力和光反射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P<0.01)。
关键词:
猪 丙酮酸激酶 PSE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建凤 王继英 王彦平 蔺海朝 刘雪萍 葛春旭 王诚
本试验分析了鲁烟白猪肌糖原含量与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相关关系。将30头体重35 kg左右的鲁烟白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到体重达100 kg时屠宰,并测定肌糖原、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肌糖原含量与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肌糖原含量与部分胴体性状相关性显著,与眼肌面积、瘦肉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P<0.05)和0.444(P<0.05);与骨骼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3(P<0.05),与其他胴体性状相关较弱;肌糖原含量与部分肉质性状相关性显著,如与失水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6(P<0.05);与pH2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勤飞 贺稚非 李洪军
【目的】通过测定单层大笼和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屠宰性能和宰后肌肉成熟过程中肉质的变化,为肉兔养殖圈舍建设中兔笼的选择和兔肉加工消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分别用单层大笼和三层兔笼饲养在同一栋兔舍内的70日龄、健康、接近群体平均体重的加利福尼亚肉兔各10只(公母各半),按家兔屠宰方法屠宰后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肌肉成熟过程中的pH、肉色、剪切力、蒸煮损失和失水率。【结果】相同日龄下,两种兔笼饲养对肉兔的屠宰重影响不显著;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和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相比,全净膛中段的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而后段的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腹腔脂肪率极显著降低(p<0.01),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
关键词:
肉兔 兔笼类型 屠宰性能 肉质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门小明 邓波 徐子伟 刘敏华 齐珂珂
【目的】揭示猪宰后肌肉的非乳酸(CP+ADP→Cr+ATP,ATP-CP)供能特点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为猪肉品质调控与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市体重金华猪、浙江中白猪、杜浙猪(杜洛克×浙江中白猪)和杜大长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阉公猪各8头,屠宰后测定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肉质性状(pH45min pH24h、剪切力(SF)、系水力(WHC)、宰后24h蛋白质溶解度)、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与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tri phosphatase,ATPase)活性、高能磷酸化合物(adenosine diphosphate,ADP;ade...
关键词:
非乳酸供能 猪肉品质 肌肉部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建凤 王继英 蔺海朝 张印 呼红梅 王诚 武英
测定了杜洛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杜洛克猪背最长肌pH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糖原和TBA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糖原、乳酸和TB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影响极显著,对解冻失水率、糖原、乳酸和TBA值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TBA值与糖原呈显著负相关,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pH与乳酸极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与滴水损失和乳酸呈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孝青 杨杰 徐小波 秦枫 李健 宦海琳 李晟 邵乐 张霞 顾洪如 刘满昌
研究了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臀肌中MSTN基因表达量影响及其与肉品质间的相关性,旨在描述不同饲养环境对调控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与发酵床饲养模式下,MSTN mRNA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常规饲养相比,发酵床猪臀肌中MSTN mRN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8.6%;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模式下臀肌中MSTN mRNA表达量与剪切力显著负相关(P0.05)。
关键词:
猪 发酵床 MSTN 表达量 肉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吉 刘建 孙建帮 杨仕柳 李静如 谭建坤 彭英林
以湖南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原发性心肌症相关蛋白5基因(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5,CMYA5)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对肌肉品质影响的遗传效应。试验结果:在猪群中发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A、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87 5、0.712 5;湖南黑猪群体在CMYA5基因BspTI位点上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599 9和0.409 7,表明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肌内脂肪、丝氨酸、饱和脂肪酸含量等13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AA型个体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C型(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山 贺稚非 肖夏 李洪军
【目的】探讨不同热加工处理后伊拉兔肌内磷脂在冷藏期间的动态变化,为伊拉兔肉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伊拉兔背部最长肌为原料,用3种不同的热加工方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各样品在0—9 d冷藏期间肌内磷脂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此外,将主要8个设计因子(原料、3种热加工方式和4个贮藏时期)作为X变量,以肌内磷脂脂肪酸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对伊拉兔的肌内磷脂脂肪酸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在0—9 d冷藏期间,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处理后伊拉兔的肌内磷脂含量(干重%)均有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6—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勇庆 王根林 魏述东 王林云 王刚 包新见 曹洪防 石景胜
【目的】探讨肉质特性的构成实质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0~90kg体重莱芜猪和40~100kg体重鲁莱黑猪共84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和性质(交联度)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莱芜猪肌肉总胶原蛋白含量(TC)、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IC)和胶原蛋白的溶解度(CS)以及肉质特性的大理石纹(MS)和剪切值(SF)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鲁莱黑猪肌肉中TC、IC、CS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SC)以及肉质特性的MS、熟肉率(CP)和拿破率(NY)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显著(P<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浩迪 李雅菲 郑增拓 乌音嘎 明亮 王琳琳 DULGUUN TUYATSETSEG Jambal 吉日木图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驼肉的肌纤维组成及其对成熟过程中肉品质的影响,为驼肉的分部位精细加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收集内蒙古阿拉善4岁双峰驼的背最长肌(longissimus thoracis,LT)、半腱肌(semitendinosus,ST)和腰大肌(psoas major,PM)肉样,利用ATPase酶染法和My HC基因亚型PCR检测法,检测肌纤维组成类型、不同类型肌纤维数量和面积比及单个肌纤维的平均面积和直径;将3个部位驼肉样品在4℃下分别成熟1,6,12,24和72 h,检测不同时间驼肉的p H、色差(L、a~*、b~*)、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分析肌纤维类型与肌纤维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个部位驼肉中均以Ⅱb型肌纤维占比最高,其中ST的Ⅰ型肌纤维数量比最低,仅为11.58%,显著低于LT和PM(P<0.05);PM部位的Ⅱb型肌纤维数量比为37.34%,显著低于LT和ST(P<0.05)。3个部位肉样的p H值随着成熟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ST的p H值变化最大,72 h时p H最低。L值和b~*值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a~*值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M的L、a~*、b~*值显著高于LT和ST(1 h L值除外)。蒸煮损失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ST的蒸煮损失在72 h显著高于LT和PM(P<0.05)。剪切力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以ST的剪切力最大(P<0.05)。Ⅰ型肌纤维数量比、面积比、单个肌纤维面积和直径与剪切力呈负相关,与a~*和b~*值呈正相关;Ⅱb型肌纤维4个指标与p H呈负相关,与剪切力和蒸煮损失呈正相关;Ⅱx型肌纤维基因相对表达量与p H呈负相关,与剪切力呈正相关。【结论】Ⅰ型肌纤维占比高的肌肉,成熟过程中肉的色泽更鲜艳,嫩度更好;Ⅱx和Ⅱb型肌纤维占比高的肌肉,成熟过程中肉的剪切力大,嫩度差。
关键词:
驼肉加工 肌纤维类型 宰后成熟 驼肉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辰曦 史奎春 邹玉峰 徐幸莲 周光宏
研究谷氨酸螯合钙可以实现食盐部分替代的内在原因。以兔腰大肌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对比钙盐组(1.25%谷氨酸螯合钙+1.20%食盐,质量分数)和对照组(常规食盐添加量组,添加3%食盐,质量分数)的盐溶性蛋白溶解度、溶解和未溶解组分中的蛋白组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热凝胶形成前后的蛋白分子高级结构(拉曼光谱)和水分子存在状态(低场核磁共振NMR)变化以及凝胶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钙盐组的蛋白溶解度为24.24%,显著低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